南投縣105學年度第一學期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二年級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計畫表 |
﹙一﹚ 二年級上學期之學習目標
1. 知道學校健康中心有哪些設備或設施。
2. 能正確使用健康中心的設備或設施,達到維護健康的目的。
3. 能知道學校健康中心的功能。
4. 了解學校護理人員的辛苦付出,學會感恩與感謝。
5. 敘述內服或外用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
6. 了解用藥資訊及服務來源。
7. 能說出內服或外用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
8. 認識內服與外用藥物的正確保存方法。
9. 認識藥物回收箱的功能。
10. 能認識身體的五官。
11. 能認識五官各有其特殊的功能。
12. 能知道愛護自己的身體。
13. 能認識眼睛的保健方法。
14. 能了解自己的視力狀況。
15. 能知道定期視力檢查的重要性。
16. 能知道愛眼護眼的方法。
17. 了解學校視力檢查通知單的作用。
18. 發現視力有問題時,能告知家長,尋求協助。
19. 視力有問題時,能先做出到眼科就診的行為,而不是先到眼鏡行配眼鏡。
20. 能知道愛護耳朵的方法。
21. 能積極實踐愛護耳朵的方法。
22. 能知道愛護舌頭和皮膚的方法。
23. 能積極實踐愛護舌頭和皮膚的方法。
24. 能在遊戲中靈活操作身體,做出各種肢體動作。
25. 能隨著音樂,完成基本的舞蹈動作。
26. 能熟練「說哈囉」的跳法,並能正確的配合音樂跳。
27. 能隨時與他人友善的跳舞並享受樂趣。
28. 描述居家環境所能看到及接觸到的危險事物,如:電器、瓦斯、用火、殺蟲劑、刀剪。
29. 能了解在浴室或廚房玩耍的危險性,且能選擇適當的遊戲場所。
30. 能了解並演練輕微燒燙傷的處理口訣及步驟。
31. 遇到危險,能保持鎮定,並設法找到協助的人。
32. 能說明在緊急時,如何獲得幫助。
33. 能說出糖果、餅乾、飲料並不是身體需要的營養來源。
34. 能知道攝取過高熱量食物與肥胖之間的關聯。
35. 了解均衡飲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方法。
36. 能分辨適合自己的均衡飲食量。
37. 能知道日常的飲食習慣會影響身體健康。
38. 能說出飲食方面要注意哪些事。
39. 能知道過重兒童在減重方面不宜節食,還是著重在培養良好飲食習慣與適宜的運動保持身體的健康。
40. 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41. 能發現並說出自己在健康部分的困擾。
42. 能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否符合均衡飲食。
43. 能根據飲食問題,了解均衡飲食的方法與重要性。
44. 能完成折返、改變方向跑的動作。
45. 能完成跳、跨組合動作。
46. 能在移動過程中做出方向的改變,以及單、雙腳跳的連續動作。
47. 能運用身體玩平衡遊戲。
48. 能認識平衡木。
49. 能說出使用平衡木時要注意的事項。
50. 能學會與完成在平衡木上的動作和安全練習的方法。
51. 能說出家庭成員的姻親關係。
52. 能知道親戚間稱謂,並打招呼。
53. 願意與家人一起參與各種遊戲或活動。
54. 能運用溝通解決和家人的意見不合。
55. 把愛掛在口中,對家人的體貼以語言與非語言的方式,來表達對家人的關愛。
56. 能說出各種童玩的起源。
57. 能了解各種童玩的玩法及簡易的動作要領。
58. 能比較讓竹蜻蜓往上飛與往前飛的動作要領差異。
59. 能做出讓竹蜻蜓飛得高、飛得遠及飛得久的動作。
60. 能說出讓竹蜻蜓飛得高、飛得遠及飛得久的動作要領差異。
61. 能說出沙包童玩的由來及不同玩法。
62. 能做出簡單之拋接沙包動作。
63. 能做出簡單之拋撿沙包動作。
64. 能做出拋接沙包的動作。
65. 能做出拋檢沙包的連續動作。
66. 能合作完成各種團體傳球的動作。
67. 能和同組學童培養團隊默契。
68. 透過活動培養基礎的球感。
69. 能和同組學童做完成拍球的動作。
70. 能邊運球邊控制行進的方向。
71. 透過活動培養基礎的球感。
72. 能合作完成各種接球的動作。
73. 能和同組學童培養團隊默契。
74. 透過活動培養基礎的球感。
(二) |
二 |
年級上學期九年一貫 |
健康與體育 |
課程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
實施期間 |
主題 |
單元名稱 |
分段能力 指標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節數 |
教學資源 |
評量方法 |
重大議題能力指標 |
十大基本能力 |
一 |
8/28 - 9/3 |
一、健康有一套 |
1.健康守護神 |
|
1.知道學校健康中心有哪些設備或設施。 2.能正確使用健康中心的設備或設施,達到維護健康的目的。 |
活動一、認識健康中心 (一)藉由學校健康中心每學期初為學童作例行測量時,進行參訪活動,帶領學童觀察並注意內部設備與設施。 (二)透過討論與分享,進而了解如何正確使用,以維護學童健康及解除其心中的恐懼或疑慮。 |
2 |
教師: 1.自備筆記本、筆或相機。 |
觀察檢核 |
|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二 |
9/4 - 9/10 |
一、健康有一套 |
1.健康守護神 |
|
1.知道學校健康中心有哪些設備或設施。 2.能正確使用健康中心的設備或設施,達到維護健康的目的。 |
活動一、認識健康中心 (一)藉由學校健康中心每學期初為學童作例行測量時,進行參訪活動,帶領學童觀察並注意內部設備與設施。 (二)透過討論與分享,進而了解如何正確使用,以維護學童健康及解除其心中的恐懼或疑慮。 |
2 |
教師: 1.自備筆記本、筆或相機。 |
觀察檢核 |
|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三 |
9/11 - 9/17 |
一、健康有一套 |
1.健康守護神 |
|
1.能知道學校健康中心的功能。 2.了解學校護理人員的辛苦付出,學會感恩與感謝。 3.敘述內服或外用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 4.了解用藥資訊及服務來源。 5.認識內服與外用藥物正確的保存方法。 6.認識藥物回收箱的功能。 |
活動二、健康中心的功能 (一)透過討論、分析,使學童能充分了解健康中心的功能,並了解學校健康中心是全校師生的健康守護神,更能體會到校護阿姨的辛苦,進而感謝她。 活動三、正確有效的用藥 (一)應用學習認知,了解藥物的正確保存方法。 活動四、我會保管藥物 (一)應用學習認知,了解藥物的正確保存方法。 |
|
教師: 1.情境圖(健康中心功能)、A4紙張(每生一張)、彩色筆。 2.圖卡(藥袋)、教學DVD(用藥人的權力五大問)、情境圖(正確用藥注意事項) 3.情境圖(內服或外用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教學輔助DVD(正確使用外用藥、阿媽的領悟)。 4.圖卡(藥物回收箱)、常備藥物的空瓶或外包裝(需有內服或外用的標示)、教學輔助DVD(藥品的效期與保存期限、動畫~用藥須知)。 |
觀察檢核 |
|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四 |
9/18 - 9/24 |
一、健康有一套 |
2.愛護五官 |
|
1.能認識身體五官。 2.能認識五官各自有其特殊的功能。 3.能知道愛護自己的身體。 5.能了解自己的視力狀況。 6.能知道定期視力檢查的重要性。 7.能知道愛眼護眼的方法。 8.了解學校視力檢查通知單的作用。 9.發現視力有問題時,能告知家長,尋求協助。 10.視力有問題時,能先做出眼科就診的行為,而不是先到眼鏡行配眼鏡。 |
活動一、神奇的五官 (一)引導學童知道五官的正確名稱及位置。 (二)引導學童知道五官各有其特殊的功能。 (三)讓學童能愛護自己的身體。 活動二、愛護五官有妙招 第一招∼愛眼行動 (一)引導學童知道愛護眼睛的方法。 (二)引導學童知道正確的視力表健方法。 (三)讓學童能了解自己的視力狀況,若有視力異常,應盡快知眼科治療。 |
2 |
教師: 情境圖(我們的五官)、圖畫紙數張、圖卡(風景、五顏六色、物品形狀、導盲磚、、電梯的點字板)、鈴鐺(可用鈴鼓、三角鐵、哨子、響板替代)、香水(可用有味道的物品,如:花……)、糖果、冷水及溫水;情境圖(視力表)、圖卡(愛護眼睛的方法、視力檢查複檢表)。 學生:每人一面鏡子 |
觀察檢核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五 |
9/25 - 10/1 |
一、健康有一套 |
2.愛護五官 |
|
1.能知道愛護耳朵的方法。 2.能積極實踐愛護耳朵的方法。 3.能知道愛護舌頭和皮膚的方法。 4.能積極實踐愛護舌頭和皮膚的方法。 |
活動二、愛護五官有妙招 第二招∼耳朵保健 第三招∼護鼻秘訣 (一)引導學童知道愛護耳朵及鼻子的方法。 (二)引導學童知道正確的耳朵及鼻子保健方法,並積極實踐。 第四招∼護舌妙法。 第五招∼愛護皮膚。 (一)引導學童能認識愛護舌頭和皮膚的方法。(二)引導學童能積極實踐愛護舌頭和皮膚的方法。 (三)建立愛護及保健自己身體的行為。 |
2 |
教師: 圖卡(耳朵保健、護鼻秘訣、護舌妙法、愛護皮膚)、教學輔助DVD(動畫~愛護五官)。 |
觀察檢核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六 |
10/2 - 10/8 |
一、健康有一套 |
3.大家來唱跳 |
|
1.能在遊戲中靈活造做身體,做出各種肢體動作。 2.能隨音樂,完成基本的舞蹈動作。 |
活動一、快樂動一動 (一)能聽教師指令及示範,完成肢體的動作。 (二)能在遊戲中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肢體動作。 活動二、請你跟我走 (一)能和同學一起跳舞,並增進肢體的律動。 (二)利用「猜拳歌」促進同學間感情及默契。 |
2 |
教師:錄放音機、教學輔助CD;教學輔助DVD、CD(猜拳歌) |
觀察檢核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七 |
10/9 - 10/15 |
一、健康有一套 |
3.大家來唱跳 |
|
1.能熟練「說哈囉」的跳法,並能正確的配合音樂跳。 2.能隨時與他人友善的跳舞並享受樂趣。 |
活動三、快樂來跳舞 (一)能明瞭並熟練「說哈囉」的跳法並改編歌詞與動作。 (二)能表現出遵守秩序,互助合作,友善等良好的學習態度。 |
2 |
教師: |
觀察檢核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
八 |
10/16 - 10/22 |
一、健康有一套 |
4.安全有保障 |
|
1.描述居家環境所能看到及接觸到的危險事物,如:電器、瓦斯、用火、殺蟲劑、刀剪。 2.能瞭解在浴室或廚房玩耍的危險性,且能選擇適當的遊戲場所。 3.能了解並演練清為燒燙傷的處理口訣及步驟。 4.遇到危險時,能保持鎮定,並設法找到協助的人。 5.能說明在緊急時,如何獲得幫助。 |
活動一、讓家更安全 (一)學童能藉由討論與觀察,了解居家安全的注意事項。 活動二、遠離燒燙傷 (一)能透過影片故事了解避免燒燙傷得注意事項,並藉由解說與演練,能熟記口訣和正確處理燒燙傷的步驟。 活動三、找誰幫忙 (一)能了解在遇到危險時,要先保持鎮定,並立即找到協助的人。 |
2 |
教師: 1.蒐集家庭事故傷害的相關新聞報導、情境圖(居家空間配置圖) 2.教學輔助DVD(防災逗陣來、遠離燒燙傷)、情境圖(燙傷急救五步驟圖) 3.圖卡(找誰幫忙)、情境圖(求救方法)。 |
觀察檢核 |
◎人權教育 |
三、生活規劃與終身學習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九 |
10/23 - 10/29 |
二、活力加油站 |
5.健康的飲食 |
|
1.能說出糖果、餅乾、飲料並不是身體需要的營養素來源。 2.能知道攝取過多高熱量食物與肥胖之間的關聯。 3.了解均衡飲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方法。 4.能分辨適合自己的均衡飲食量。 |
活動一、遠離糖果屋 (一)知道零食、糖果、飲料不是飲食必要的成分。 (二)知道攝取過多高熱量食物會造成肥胖。 活動二、均衡營養保健康 (一)說出均衡飲食保持身體健康。 (二)能說出適合自己的均衡飲食數量。 (三)知道自己今天吃什麼,有沒有符合均衡飲食的原則。 |
2 |
教師: 1.教學輔助DVD(糖果屋的故事)。 2.情境圖(學童7至12歲每日飲食指南)。 |
觀察檢核 |
◎家政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
十 |
10/30 - 11/5 |
二、活力加油戰 |
5.健康的飲食 |
|
1.能知道日常的飲食習慣會影響身體健康。 2.能說出飲食方面要注意哪些事。 3.能知道過重兒童在減重方面不宜節食,還是著重在培養良好飲食習慣與適宜的運動來保持身體的健康。 4.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5.能發現並說出自己在健康部分的困擾。 6.能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否符合均衡飲食。 7.能根據飲食問題,了解均衡飲食的方法與重要性。 |
活動三、健康小尖兵 (一)學童因為還在發育期,身體需要食物的營養素才能健康長大,所以過重學童不宜靠節食減重。 (二)日常的飲食習慣會影響身體健康,不只是想減重者需要注意,所有人都要留意。 活動四、飲食與健康 (一)能指出飲食習慣的問題,並說出符合均衡飲食的方法,並且確實做到。 |
2 |
|
觀察檢核 |
◎家政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
十一 |
11/6 - 11/12 |
二、活力加油站 |
6.跑跳遊戲 |
|
1.能完成折返、改變方向跑的動作。 2.能完成跳、跨組合動作。 |
活動一、折返跑 (一)能用跑、急停和方向改變的反應完成折返跑的動作。 活動二、彈力精靈 (一)能在遊戲中展現單、雙腳跳,以及跨跳的動作。 |
2 |
教師: 2.橡皮筋繩、學童椅子。 |
觀察檢核 |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
十二 |
11/13 - 11/19 |
二、活力加油站 |
6.跑跳遊戲 |
|
1. 能完成跳、跨組合動作。 2.能在移動過程中做出方向的改變,以及單、雙腳跳的連續動作。 |
活動二、彈力精靈 (一)能在遊戲中展現單、雙腳跳,以及跨跳的動作。 活動三、跑跑跳跳 (一)能完成單、雙腳混合組合和連續跳。 (二)能和同學快樂的完成遊戲並遵守遊戲規則。 |
2 |
教師: 1.橡皮筋繩、學童椅子。 2.橡皮筋繩、學童椅子;哨子、畫線器或粉筆(畫河流)、呼拉圈。 |
觀察檢核 |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
十三 |
11/20 - 11/26 |
二、活力加油站 |
7.平衡高手 |
|
1.能運用身體玩平衡遊戲。 |
活動一、平衡遊戲。 (一)能學會並是應各種身體的平衡。 1.單腳站立平衡。 2.雙手互推平衡。 3.爬行練習。 4.直行練習。 |
2 |
教師: |
觀察檢核 |
◎性別平等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
十四 |
11/27 - 12/3 |
二、活力加油站 |
7.平衡高手 |
|
1.能認識平衡木。 2.能說出使用平衡木時要注意的事項3.能學會完成在平衡木上的動作和安全練習的方法。 |
活動二、認識平衡木 (一)認識運動設備之一平衡木,並了解平衡木提供的功能。 (二)說出使用平衡木時要注意的事項。 (三)了解並學會平衡木上的爬、走、蹲等基本動作。 (四)完成各項於平衡木上的指定動作。 活動三、安全過關 (一)完成各項於平衡木的指定動作。 1.熱身活動 2.巨人走路 3.矮人走路 4.螃蟹走路 5.金雞獨立 |
2 |
教師: 低平衡木、墊子、哨子、平坦安全的場地。 |
觀察檢核 |
◎性別平等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
十五 |
12/4 - 12/10 |
三、歡樂時光 |
8.家庭歡樂派 |
|
1.能說出家庭成員的姻親關係。 2.能知道親戚間稱謂,並打招呼。 3.願意與家人一起參與各種遊戲或活動。 |
活動一、打招呼,有禮貌 (一)能知道血親和姻親關係。 (二)能與親戚有禮貌的打招呼。 活動二、歡樂時光 (一)說出喜歡和家人一起遊戲或活動。 (二)願意為家人做些什麼。 |
2 |
教師: 請學生事先準備家人的照片帶到課堂上、情境圖(家族親戚稱謂圖);圖卡(稱謂掛牌)、細繩或夾子。 |
觀察檢核 |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
十六 |
12/11 - 12/17 |
三、歡樂時光 |
8.家庭歡樂派 |
|
1.能運用溝通解決與家人的意見不合。 2.把愛掛在口中,對家人的體貼以語言與非語言的方式,來表達對家人的關愛。 |
活動三、你好我也好 (一)不用哭鬧的方式解決與家人的意見不合。 (二)能考慮後果,使用商量的方式解決問題。 活動四、愛的禮物 (一)能表達出自己對家人的愛。 |
2 |
教師: 愛心小卡、卡紙、色筆。 |
觀察檢核 |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
十七 |
12/18 - 12/24 |
三、歡樂時光 |
9.古早味的童玩 |
|
1.能說出各種童玩的起源。 2.能了解各種童玩的玩法及簡易的動作要領。 3.能做出並比較讓竹蜻蜓往上飛與往前飛的動作要領差異。 4.能做出使竹蜻蜓飛得高、飛得遠及飛得久的動作。 5.能說出使竹蜻蜓飛得高、飛得遠及飛得久的動作要領差異。 |
活動一、有趣的童玩 (一)能說出各種童玩的起源及不同童玩的玩法。 (二)學童能透過討論了解更多的童玩。 (三)認識竹蜻蜓並能用雙手搓動竹蜻蜓使其飛上去。 (四)能透過比賽或團體活動方式認識竹蜻蜓的玩法。 |
2 |
教師: |
觀察檢核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
十八 |
12/25 - 12/31 |
三、歡樂時光 |
9.古早味的童玩 |
|
1.能說出沙包童玩的由來及不同玩法。 2.能做出簡單之拋接沙包動作。 3.能做出簡單之拋檢沙包動作。 4.能做出拋接沙包動作。 5.能做出拋檢沙包的連續動作。 |
活動二、好玩的沙包 (一)能說出沙包童玩的由來。 (二)能說出拋接沙包及拋檢沙包的動作要領。 (三)藉由拋接沙包及拋檢沙包的動作學習,訓練學童手眼協調能力。 |
2 |
教師: |
觀察檢核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
十九 |
1/1 - 1/7 |
三、歡樂時光 |
10.玩球樂趣多 |
|
1.能合作完成各種團體傳球的動作。 2.能和同組學童培養團隊默契。 3.透過活動培養基礎的球感。 4.能和同組學童合作完成拍球動作。 5.能邊運球邊控制行進的方向。 6.透過活動培養基礎的球感。 7.能合作完成各個接球的動作。 8.能和同組學童培養團隊默契。 9.透過活動培養基礎的球感。 |
活動一、你傳我接 (一)能努力學習並執行教師示範動作。 (二)能和同學互相合作完成動作。 活動二、拍球樂 (一)能和同組同學合作完成拍球的動作。 (二)能努力執行教師指示動作。 活動三、彈接高手 (一)學習並執行教師指示的動作。 (二)能順暢的完成彈接活動,並將球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再進行彈接。 |
2 |
教師: |
觀察檢核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演與創新 |
二十 |
1/8 - 1/14 |
三、歡樂時光 |
10.玩球樂趣多 |
|
1.能合作完成各個接球的動作。 2.能和同組學童培養團隊默契。 3.透過活動培養基礎的球感。 4.能合作完成各個投穿呼拉圈的動作。 5.能和同組學童培養團隊默契。 6.透過活動培養基礎的球感。 |
活動三、彈接高手 (一)學習並執行教師指示的動作。 (二)能順暢的完成彈接活動,並將球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再進行彈接。 活動四、投穿目標 1.學童能合作完成各個投穿呼拉圈的動作。 活動五、快閃高手 1.能透過活動培養球感。 |
2 |
教師: |
觀察檢核 |
|
|
二十一 |
1/15 - 1/19 |
總複習 |
|
|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