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104 學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閩南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1)節
二、本學期學習目標:
(一)能朗誦第一課課文並熟悉相關句型。
(二)學會多種臺灣特產的閩南語說法,並發音正確。
(三)複習第一課所學。
(四)能朗誦第二課課文並學會相關句型。
(五)學會各國國名與其特產的閩南語說法。
(六)複習第二課所學。
(七)能複習第一單元所學。
(八)學會朗誦第三課課文和相關造句。
(九)能學會科技產品的閩南語說法並發音正確。
(十)複習第三課所學。
(十一)複習第二單元所學。
(十二)能朗誦第四課課文並學會相關句型。
(十三)能學會使用閩南語讚美他人。
(十四)複習第四課所學。
(十五)能朗誦第五課課文,並學會相關的句型。
(十六)能了解孝順父母的道理,並複習第五課所學。
(十七)複習第三單元所學。
(十八)學會臺灣俗語並了解其意義。
(十九)能學會吟唱〈楓橋夜泊〉,並體會詩中的情感。
(二十)能欣賞閩南語歌曲之美。
(二十一)能夠複習本學期所學。
三、本學期課程架構:
四、教學統整計畫表
週次 |
起訖日期 |
主題 |
單元名稱 |
十大基 本能力 |
分段能力指標 |
教學 目標 |
教學內容 |
教學節 數 |
教學資源 |
評量 方式 |
重大議題 |
主題統整 |
一 |
8/28-9/3 |
一、對臺灣看世界 |
1.叫出我的名臺灣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社會 健康與體育 |
能朗誦第一課課文並熟悉相關句型。 |
1.教師問學生:「啥物表現會當講是『愛臺灣』?」(什麼表現可以說是「愛臺灣」?)請學生發表意見。 2.利用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卡通學臺語動畫」讓學生欣賞。 3.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4.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5.請學生將課本書後的國語對照貼紙貼到課文頁,然後再逐句對照課文,先念一句閩南語,再念一句國語。 6.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作者覺得「愛臺灣」有沒有分地域或時間?為什麼? (2)從哪一句可以看出臺灣人具有堅強的精神與勇氣?(答案:攑起玉山的肩胛) (3)這首詩所要傳達的意旨是什麼?(答案:愛臺灣) 7.補充介紹本課出現的「方音差」。 8.讓學生練習「照樣寫短語」。例如: (1)不管佇(草地)的(暗暝)。 à不管佇(公園)的(下晡)。 à不管佇(學校)的(早時)。 (2)(踢開)(擋路)的(石頭)。 à(拍開)(一重一重)的(包裝)。 à(唱出)(美麗)的(歌聲)。 9.參考備課用書「教學補給站」,播放CD1,進行「造詞練習」和「造句練習」。 10.教師可設計情境對話,讓學生練習對話。 11.活動∼大朗誦家:將全班分兩組,兩組輪流念課文一次;或由一組先念第一句,另一組接著念第二句......以此類推直到課文結束。之後兩組互換念課文的順序,再練習一次。 12.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課課文。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
二 |
9/4-9/10 |
一、對臺灣看世界 |
1.叫出我的名臺灣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社會 健康與體育 |
|
1.教師問學生家鄉有什麼著名的特產?有沒有去吃(看)過?請學生發表意見。 2.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語詞後,教師再講解語詞,並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3.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語詞造句,並鼓勵學生發表造句。 4.參考備課用書「教學補給站」,介紹各縣市的特產和小吃。 5.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講看覓」內容。 6.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後,各推派兩位代表上臺,依照「講看覓」的句型,進行對話練習。 7.活動∼臺灣特產大會串:全班分數組,進行搶答遊戲。教師說各鄉鎮城市的名稱,請學生舉手搶答該鄉鎮城市的特產。例如:花蓮→大理石。答對的組別得一分,最後統計各組得分。 8.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9.搭配電子書的「語詞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紙筆測驗 |
性別平等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
三 |
9/11-9/17 |
一、對臺灣看世界 |
1.叫出我的名臺灣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國語文 B- 社會 健康與體育 |
複習第一課所學。 |
1.教師問學生記得學過哪些語詞,先帶領學生複習本課所學語詞。 2.播放CD1或電子書,並利用音標卡,教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音標。 3.教師讓學生認讀例詞的發音,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4.教師可請學生試著從日常生活中聽過或說過的經驗中舉出例詞。 5.播放CD1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完成音標練習。 6.搭配電子書的「音標遊戲」,帶領學生進行練習。 7.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8.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9.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練習」內容並作答。 10.教師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11.參考備課用書第148頁,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12.活動∼買特產:教師將學生分兩組,一組是代表臺灣各鄉鎮城市的「地名組」,例如西螺、甲仙、臺中等等;一組是準備買特產的「觀光組」。地名組的成員圍成一圈後,觀光組的成員便可上前與地名組的成員一對一進行對話。例如:「遮是啥物所在?」(這裡是什麼地方?)、「遮是大溪。」(這裡是大溪。)、「請問你敢有咧賣豆乾?」(請問你有在賣豆干嗎?)、「當然嘛有!」(當然有!)對話完成後,觀光組成員全體往左挪動一步,和下一位地名組成員進行對話。以此類推,進行數次後,兩組互換再練習一次。 13.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4.活動∼猜猜看:教師設計和本課語詞相關的謎語,讓學生利用書後語詞圖卡,把正確答案找出來。例如,教師說:「伊會當用來切物件。」(它可以用來切東西。)學生則趕快找出正確的語詞圖卡並回答:「金門菜刀。」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3.音標卡 4.學習單 5.圖卡 |
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朗誦評量 紙筆測驗 |
性別平等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
四 |
9/18-9/24 |
一、對臺灣看世界 |
2.出國去觀光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閩南語 健康與體育 |
能朗誦第二課課文並學會相關句型。 |
1.教師問學生:「恁敢捌出國過?去佗一个國家?」(你們有出過國嗎?去哪一個國家?)、「若是會當出國 2.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卡通學臺語動畫」讓學生欣賞。 3.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後,再進行課文內容講解。 4.請學生將課本書後的國語對照貼紙貼到課文頁,然後再逐句對照課文,先念一句閩南語,再念一句國語。 5.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阿宗去了哪些國家觀光? (2)想想看,日本除了壽司還有什麼特產?(其他國家以此類推) (3)課文的入聲字有哪些? 6.教師帶領學生練習「照樣寫短語」: (1)出(國)去(觀光)。 →出(門)去(學校)。 →出(海)去(掠魚)。 (2)一大(片)的(牧草)。 →一大(箱)的(冊)。 →一大(欉)的(樹仔)。 7.參考備課用書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帶領學生練習「造詞練習」和「造句練習」。 8.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9.活動∼課文接力賽:將全班分兩組,第一組先念「阿宗」,第二組接著念「阿宗」,第一組再念「定定出國去觀光」,第二組再念「去日本」......。以此類推念完課文。 10.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課課文。 1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和課文相關的影片連結讓學生欣賞。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歌曲演唱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
|
五 |
9/25-10/1 |
一、對臺灣看世界 |
2.出國去觀光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健康與體育 |
學會各國國名與其特產的閩南語說法。 |
1.教師問學生:「恁敢知影紅茶是佗一國的特產?」(你們知道紅茶是哪一國的特產嗎?)以此類推進行問答。 2.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語詞。 3.教師講解語詞,並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4.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語詞造句,並鼓勵學生發表造句。 5.教師參考備課用書「教學補給站」,介紹其他國家的名稱、各國有名的食物和特產。 6.活動∼大家來找碴:教師說一個和國名、特產相關的句子,讓學生判斷正確或錯誤。教師可說出句子後,抽籤指定學生回答,或者讓全班一起作答,認為對的兩手高舉,指尖對指尖擺出一個拱型;認為錯的,兩手高舉交叉表示錯誤。例如教師說:「韓國的特產是黃金。」學生就趕緊比出╳。 7.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做伙來造句」。 8.教師講解「做伙來造句」的句型,並帶領學生練習造句。 9.搭配電子書的「語詞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10.活動∼益智聯想:教師以某國特色或名產等相關資料為提示,設計謎題讓學生猜。例如,教師說「壽司」,學生就回答「日本」;教師說「麥仔酒」(啤酒),學生就回答「德國」。 11.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2.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和本課相關的影片讓學生欣賞。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紙筆測驗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
|
六 |
10/2-10/8 |
一、對臺灣看世界 |
2.出國去觀光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閩南語 健康與體育 |
複習第二課所學。 |
1.搭配教學電子書,帶領學生演唱本課歌曲,並抽問學生本課語詞,藉此複習本課課文和語詞。 2.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音標。 3.教師讓學生認讀例詞的發音,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4.配合書後的音標卡,讓學生用聲母結合本課的入聲,進行拼讀練習,並糾正其發音。 5.播放CD1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完成音標練習。 6.活動∼音標賓果:教師請學生在紙上畫出3×3的方格,並在方格中填入1∼9,同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3×3的方格,並在方格中隨意填入第一、二課所學入聲。教師請學生選一個方格,如「at/at」,並念出含有該音標的語詞,如「警tshat/cāt」後,就可自由選擇1∼9其中一個數字,臺下的同學則將方才指定的數字圈起來。最快完成兩條線的人就喊「賓果」。 7.搭配電子書的「音標遊戲」,帶領學生進行練習。 8.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9.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10.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練習」內容並作答。 11.教師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12.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笑話「老人旅行團」。 13.活動∼看誰來演戲:教師參考笑話「老人旅行團」,請學生依內容進行表演,再票選出最佳演員。 14.參考備課用書第149頁,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15.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3.音標卡 4.白紙 5.學習單 |
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紙筆測驗 朗誦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
|
七 |
10/9-10/15 |
一、對臺灣看世界 |
2.出國去觀光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閩南語 健康與體育 |
能複習第一單元所學。 |
1.教師問學生:「恁歇熱的時有做啥物代誌?」(你們放暑假的時候有做什麼事情?)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2.搭配電子書的「單元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3.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閩南語遊樂園」內容後作答。 4.教師公布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5.教師播放電子書,帶領學生一起跟念完整內容。 6.教師隨機指派學生念誦,可採分段或全部念誦,以加強學習成效。 7.播放CD1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聆聽「複習1」內容。 8.教師請學生先作答,完成後,教師再和學生共同討論答案。 9.活動∼搶答擂臺:教師先說本單元某一句課文,請學生舉手搶答下一句課文;或者教師先說某地名或國名,請學生舉手搶答該地或該國的特產。例如教師說:「愛就勇敢叫出我的名。」(愛就勇敢叫出我的名字。)學生回答:「叫做臺灣。」教師說:「西螺。」學生回答:「豆油。」(醬油。) 10.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看圖聽故事」。 11.教師先講解「看圖聽故事」內容,然後問學生是否了解故事大意,並就故事內容提問,請學生依據圖片舉手回答問題。 12.問學生是否能看圖說出故事,請學生試著說說看。 13.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圖聽故事動畫」讓學生欣賞,加深學習印象。 14.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單元所學。 15.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影音動畫」讓學生欣賞。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 朗誦評量 影片欣賞 報告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
|
八 |
10/16-10/22 |
二、進步的科技 |
3.電腦會曉揀塗豆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社會 |
學會朗誦第三課課文和相關句型。 |
1.教師問學生:「恁知影佗幾項科技產品?」(你們知道哪幾種科技產品?)、「咱會當用遮的科技產品來做啥物代誌?」(我們可以用這些科技產品來做什麼事情?)請學生舉手發表意見。 2.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卡通學臺語動畫」讓學生欣賞。 3.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4.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5.請學生將課本書後的國語對照貼紙貼到課文頁,然後再逐句對照課文,先念一句閩南語,再念一句國語。 6.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電視廣告說,電腦可以做什麼事情? (2)秀娟說電腦還可以做哪幾件事情? (3)請問哪一件事情是電腦可能無法做到的? 7.教師講解完課文後,可讓學生練習「照樣寫短語」。例如: (1)(揀)(塗豆)。 →(炊)(番薯)。 →(聽)(音樂)。 (2)共(我)(掠龍)一下。 →共(伊)(關心)一下。 →共(逐家)(通知)一下。 8.參考備課用書「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進行「造詞練習」和「造句練習」。 9.參考備課用書補充教材,播放CD1,進行「文白音」教學。 10.活動∼課文接龍:教師先邊走邊念第一句課文,當第一句念完後,隨機拍一個學生的桌子,該學生就起立在班上來回走動,並念第二句課文。第二句念完後,隨機拍另一個學生的桌子,以此類推進行遊戲。 11.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課課文。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聽力測驗 |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
|
九 |
10/23-10/29 |
二、進步的科技 |
3.電腦會曉揀塗豆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社會 |
能學會科技產品的閩南語說法並發音正確。 |
1.教師問學生:「恁有用過啥物科技產品?」(你們有用過什麼科技產品?)、「恁感覺這項科技產品好用無?」(你們覺得這項科技產品好用嗎?)等問題,請學生發表意見。 2.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語詞。 3.教師講解本課語詞,並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4.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備課用書之語詞造句,並鼓勵學生發表造句。 5.參考「教學補給站」,播放CD1或電子書,介紹其他的科技產品。 6.活動∼吸磁鐵:教師請學生每人選擇一種科技產品後,互相用閩南語問對方是什麼科技產品。若兩人不同,就繼續去問別人;若相同,兩人就成為一組。接著兩人再去問其他人,只要相同的就成為一組,最後看哪一組人數最多。 7.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臆謎猜」。 8.教師講解「臆謎猜」內容,問學生是否能猜出謎底是什麼?請學生發表意見,教師再公布答案,並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9.搭配電子書的「語詞遊戲」,帶領學生分組進行遊戲,藉此複習本課語詞。 10.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1.參考備課用書第150頁,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3.學習單 |
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 朗誦評量 紙筆測驗 |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
|
十 |
10/30-11/5 |
二、進步的科技 |
3.電腦會曉揀塗豆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社會 |
複習第三課所學。 |
1.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帶領學生再念誦本課課文、語詞數次,複習本課所學。 2.播放CD1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音標。 3.教師帶領學生認讀例詞的發音,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4.教師可利用書後的音標卡,讓學生用聲母結合本課的入聲,進行拼讀練習,並糾正其發音。 5.播放CD1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完成音標練習。 6.教師可搭配電子書的「音標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7.活動∼音標配對:教師將本課所學入聲音標寫在黑板上,並將全班分三組,三組派代表猜拳,猜贏的人優先選一個入聲音標,接著三組各自討論哪些聲母可以入聲進行拼讀。討論結束後,教師請各組派代表發表討論成果。 8.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9.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10.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練習」內容並作答。 11.教師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12.活動∼記憶大考驗:全班分數組,教師說一種科技產品,例如:「電腦。」下一組代表就說:「電腦、△△(不同科技產品)。」下下一組代表就說:「電腦、△△、☆☆(不同科技產品)。」即每一組須依序說出前面幾組說過的科技產品,再自己加上一種不同的科技產品。若有說錯,該組就再找人遞補。以此類推,考驗哪一組的記憶力最佳。 13.若有時間,可參考備課用書補充教材,教導學生家電產品或影音、通訊產品的閩南語說法。 14.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3.音標卡 |
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紙筆測驗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
|
十一 |
11/6-11/12 |
二、進步的科技 |
3.電腦會曉揀塗豆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社會 |
複習第二單元所學。 |
1.教師問學生:「恁敢有寄電子批的經驗?」(你們有寄電子郵件的經驗嗎?)再問學生使用e-mail(電子郵件)寄信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請學生試著發表。 2.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閩南語遊樂園」內容後作答。 3.教師公布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4.教師帶領學生依對話順序朗誦數次後,將學生分四組,每人扮演一種角色,依序朗誦對話。 5.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複習2」內容。 6.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進行討論,請學生將貼紙貼進課本中,再播放電子書帶領學生說一次。 7.搭配電子書的「單元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8.活動∼老師講:利用課本書後圖卡進行遊戲。教師說:「老師講─手機仔。」(老師說──手機。)學生就把手機圖卡舉起來;若教師說:「電腦。」學生不能有動作。以此類推,出錯的人就出局,看誰能得到最後勝利。 9.教師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看圖聽故事」。 10.教師先講解「看圖聽故事」內容,然後問學生是否了解故事大意,並就故事內容提問,請學生依據圖片舉手回答問題。 1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圖聽故事動畫」讓學生欣賞,加深學習印象。 12.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單元所學。 13.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影音動畫」讓學生欣賞。 |
1 |
1.教用CD1 2.教學電子書 3.圖卡 |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 影片欣賞 |
人權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
|
十二 |
11/13-11/19 |
三、溫暖的世界 |
4.阿川真好禮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閩南語 社會 綜合活動 |
能朗誦第四課課文並學會相關句型。 |
1.教師問學生:「恁敢有坐公車的經驗?」(你們有坐公車的經驗嗎?)、「恁敢捌讓位予人,抑是看過人讓位予需要的人?」(你們曾經讓座給人,或者看過人讓座給需要的人嗎?)請學生發表意見。 2.利用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卡通學臺語動畫」讓學生欣賞。 3.教師播放電子書的課文頁面,問學生圖片相關問題,藉此引導學生說出「公車」、「讓位」等本課相關語詞。 4.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5.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6.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阿川搭什麼交通工具去學校? (2)老爺爺為什麼不接受阿川的讓座? (3)阿川最後為什麼會哭? (4)你認為阿川第一次站起來的時候,是要下車還是讓座給老爺爺?為什麼? 7.教師講解完課文後,可讓學生練習「照樣寫短句」。例如: (1)(公車內)拄仔好(賰)(一个位)。 →(桌頂)拄仔好(囥)(兩雙箸)。 →(鼎仔內底)拄仔好(賰)(一碗麵)。 (2)(你)攏無欲予(我)(落車)。 →(阿母)攏無欲予(小弟)(食糖仔)。 →(老師)攏無欲予(阮)(啉咖啡)。 8.播放CD2或電子書,教導學生「造詞練習」、「句型練習」和「造句練習」。 9.活動∼朗誦專家:教師將全班分數組,每組輪流朗誦一遍整課(或一段)課文,最後再一起表決哪一組念得最好。 10.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複習本堂課所學。 |
1 |
1.教用CD2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朗誦評量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
|
十三 |
11/20-11/26 |
三、溫暖的世界 |
4.阿川真好禮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閩南語 社會 綜合活動 |
能學會使用閩南語讚美他人。 |
1.教師問學生:「恁的阿爸、阿母攏按怎呵咾恁?」(你們的爸爸、媽媽都怎麼稱讚你們?)、「恁有聽過抑是對人講過啥物呵咾的話?」(你們有聽過或是對人說過什麼讚美的話?)請學生發表意見。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語詞。 3.教師講解語詞,並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4.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備課用書之語詞造句,並鼓勵學生發表造句。 5.參考備課用書「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呵咾人的個性佮行為」的語詞。 6.參考備課用書補充教材,介紹和本課相關的俗語。 7.活動∼讚美接力:教師先說一句讚美班上某位學生的話,接著請該學生起立,先向教師道謝,接著選擇班上一位同學,對他說一句讚美的話,以此類推,每位學生不得重複。例如,教師說:「阿安的字寫了真媠。」(阿安的字寫得很漂亮。)阿安向教師說「多謝你」(謝謝你)後,說:「阿美真 8.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聆聽、念誦本課「孽譎仔話」。 9.和學生討論這兩句歇後語的意思,並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10.和學生討論哪些情境之下可以用這兩句歇後語,帶領學生進行對話練習。 11.參考備課用書第151頁,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12.搭配CD2或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3.若有時間,教師可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和本課語詞相關的影片讓學生欣賞。 |
1 |
1.教用CD2 2.教學電子書 3.學習單 |
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紙筆測驗 團體遊戲 報告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
|
十四 |
11/27-12/3 |
三、溫暖的世界 |
4.阿川真好禮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閩南語 社會 綜合活動 |
複習第四課所學。 |
1.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複習本課課文和語詞。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習本課的音標。 3.帶領學生認讀例詞的發音後,並念誦數次。 4.教師可配合書後的音標卡,讓學生用聲母結合本課的入聲,進行拼讀練習,並糾正其發音。 5.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完成音標練習。 6.搭配電子書的「音標遊戲」,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7.若有時間,可參考「教學補給站」的音標舉例,補充介紹其他的入聲語詞。 8.活動∼音標對對碰:教師事先在紙上畫4×4的方格,並隨意寫上不同聲母,接著在黑板上畫4×4的方格,並依序填入1∼16。教師將學生分組,先請一位學生選擇號碼後,將數字擦掉,寫上對應的聲母,請學生將聲母配上第一∼四課所學入聲進行拼讀,拼讀正確則得分,答錯就把機會讓給其他組,最後統計各組得分。 9.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10.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11.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練習」內容並作答。 12.教師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13.活動∼寫語詞:將學生分成兩組,各推派代表上臺,由教師用閩南語念出本課所學過的語詞(含課文),兩位學生須於15秒內在黑板上寫出該語詞(不得互相偷看),時間到則停筆,然後兩組再各派其他學生輪流上臺,比照上面的方式進行遊戲,最後由教師評分。 14.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5.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影音動畫」讓學生欣賞。 |
1 |
1.教用CD2 2.教學電子書 3.音標卡 |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
|
十五 |
12/4-12/10 |
三、溫暖的世界 |
5.阿爹的飯包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綜合活動 |
能朗誦第五課課文,並學會相關的句型。 |
1.教師問學生:「若是點心無夠規家伙仔分的時,恁爸母攏會按怎處理?」(如果點心不夠全家人分配的時候,你們的父母都會怎麼處理?)請學生回答問題,藉此讓學生發現父母將好吃的東西留給子女的做法,和背後的深意。 2.播放教學電子書的「看卡通學臺語動畫」讓學生欣賞。 3.教師播放電子書的課文頁面,問學生圖片相關問題,藉此引導學生說出「飯包」(便當)、「鐵馬」(腳踏車)等本課相關語詞。 4.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5.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6.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兄弟倆的早餐是什麼? (2)弟弟猜想爸爸的便當應該有什麼?實際上爸爸的便當裡裝什麼? (3)爸爸的工作是什麼?他什麼時候出門工作? 7.教師講解完課文後,可讓學生練習「照樣寫短句」。例如: (1)(阿爹)的(飯包)到底啥物款。 →(阿兄)的(課本)到底啥物款。 →(志明)的(冊包)到底啥物款。 (2)阮(偷偷)(走)入去(灶跤)內。 →阮(勻勻仔)(行)入去(房間)內。 →阮(趕緊)(覕)入去(倉庫)內。 8.播放CD2或電子書,教導學生「造詞練習」和「句型練習」。 9.活動∼課文朗誦家:教師將全班分數組,各組分別朗誦課文,再請全班表決哪一組念得比較好。 10.若有時間,可利用CD2,向學生介紹本課文白音。 11.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課課文。 |
1 |
1.教用CD2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紙筆測驗 報告評量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家政教育 |
|
十六 |
12/11-12/17 |
三、溫暖的世界 |
5.阿爹的飯包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綜合活動 |
能了解孝順父母的道理,並複習第五課所學。 |
1.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複習本課課文,藉此讓學生熟悉本課課文。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聆聽「講看覓」問題後,和學生一起討論答案。 3.教師公布第1、2題的答案,並請學生將答案寫在課本中。(第3題請學生自行作答) 4.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欣賞備課用書補充教材的現代詩〈阮阿娘〉。 5.教師解釋〈阮阿娘〉一詩的意思後,帶領學生朗誦一次。 6.教師問學生讀完〈阮阿娘〉這首詩的感想,請學生舉手發表。 7.參考備課用書第152頁,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8.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9.教師公布正確答案,並和學生進行討論。 10.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練習」內容並作答。 11.教師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12.活動∼溫暖的家:教師將學生分數組,請各組以「溫暖的家」為主題,設計一齣短劇,上臺表演,和同學分享口語創作的樂趣。 13.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複習本課所學。 14.若有時間,教師可播放電子書的「影音動畫」讓學生欣賞。 |
1 |
1.教用CD2 2.教學電子書 3.學習單 |
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紙筆測驗 報告評量 朗誦評量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家政教育 |
|
十七 |
12/18-12/24 |
三、溫暖的世界 |
5.阿爹的飯包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綜合活動 |
複習第三單元所學。 |
1.搭配電子書的「單元遊戲」,帶領學生分組進行遊戲,藉此複習本單元語詞。 2.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聆聽「閩南語遊樂園」。 3.教師和學生進行討論,請學生發表造句後,再帶領學生將答案填入課本中。 4.教師隨機指派學生念誦及造句,以加強學習成效。 5.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聆聽「複習3」內容。 6.教師請學生先作答,完成後,教師再和學生共同討論。 7.活動∼俗語開講:教師帶領學生念誦一遍俗語後,將學生分組,各組選一則俗語進行討論,最後教師再請各組派代表發表對那一則俗語的看法,例如:認不認同俗語的說法、有哪些例子可以提供證明。或者發表自己對學會該則俗語的感想。 8.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看圖聽故事」。 9.教師先講解「看圖聽故事」內容,然後問學生是否了解故事大意,並就故事內容提問,請學生依據圖片舉手回答問題。 10.問學生是否能看圖說出故事,請學生試著說說看。 1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圖聽故事動畫」讓學生欣賞,加深學習印象。 12.播放CD2或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3.搭配教學電子書的「臺語尋寶王」,讓學生藉由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
1 |
1.教用CD2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紙筆測驗 影片欣賞 朗誦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家政教育 |
|
十八 |
12/25-12/31 |
俗語 |
俗語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綜合活動 |
學會臺灣俗語並了解其意義。 |
1.教師先和學生閒聊,並在對話中插入數則俗語。接著問學生這幾則俗語的意思,請學生翻開課本尋找答案,然後再請學生舉手說出答案,由此帶入本課主題。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俗語。 3.教師講解俗語內容,並帶領學生念誦俗語。 4.教師講解完俗語後,可讓學生練習造句。例如: (1)臺灣各地的天氣攏無仝,咱對「基隆雨,滬尾風,臺北日,安平湧」這句俗語就知。 (2)雖然伊已經佇北部蹛十幾冬,毋過「離鄉不離腔」,對伊講話的腔調會當知影伊是南部人。 (3)人講「字是隨身寶」,你應該愛趁少年的時認真讀冊,日後才袂後悔。 (4)做人毋通傷絕情,愛共人留一寡情面。人講「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就是這个道理。 (5)「指頭仔,咬著逐枝疼」,你佮恁小妹攏是阿爸的心肝寶貝。 5.活動∼俗語造句:教師先用本課的俗語造句,再讓學生自行挑選1∼2句俗語練習造句,並上臺發表。 6.教師參考備課用書補充教材,播放CD2或電子書,補充介紹其他俗語。 7.教師可請學生上臺做簡單的情境對話表演。 8.教師問學生喜愛本堂課所學的哪一句俗語?或對哪一句俗語最有感觸?請學生舉手發表。 9.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複習本堂課所學。 10.若有時間,教師可播放電子書的「俗語布袋戲」讓學生欣賞。 |
1 |
1.教用CD2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朗誦評量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
|
十九 |
1/1-1/7 |
古詩吟唱 |
楓橋夜泊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閩南語 國語文 B- C- 綜合活動 |
能學會吟唱〈楓橋夜泊〉,並體會詩中的情感。 |
1.教師問學生:「恁敢捌離開厝佇外口蹛過?」(你們曾經離開家在外面住過嗎?)、「恁離開厝的時敢會想厝?心情按怎?」(你們離開家的時候會想家嗎?心情如何?)請學生舉手自由發表。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3.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數次。 4.教師針對古詩吟唱做補充說明: (1)古詩吟唱須用文言音(讀書音)來朗讀。 (2)朗讀詩詞時,名詞一律念本調,不需變調。 (3)朗讀七言絕句時,每一句的第二、第四、第七字拉長音;遇入聲字時,短促急收藏,須停頓延長拍子。 (4)此處「船」一字配合詩韻讀siân/sen5。 5.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詩人寫作此詩的時間在什麼時候?當時天氣如何? (2)詩人寫作此詩的地點在哪裡?有什麼景色? (3)詩人聽到了哪裡傳來的什麼聲音? (4)說說看,詩人寫作此詩要抒發什麼心情? 6.教師請學生朗讀課文一次,並將本課押韻的字圈起來,最後請學生舉手說一次本課大意。 7.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學唱古詩〈楓橋夜泊〉。 8.參考備課用書「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其他和氣象相關的語詞。 9.活動∼搖頭晃腦朗讀家:教師將全班分數組,各組上臺輪流朗讀或吟唱本詩,最後再請學生票選表決出表現最好的組別。 10.搭配CD2或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11.活動∼我會說:教師問學生還知道哪些思鄉詩(例如:李白〈靜夜思〉、王維〈 |
1 |
1.教用CD2 2.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歌曲演唱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
|
二十 |
1/8-1/14 |
閩南語歌欣賞 |
感謝你的愛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閩南語 國語文 B- 社會 綜合活動 |
能欣賞閩南語歌曲之美。 |
1.教師可以問學生:「當你拄著困難的時,若是有人共你鬥相共,你敢會共人說多謝?」(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有人幫助你,你會向人道謝嗎?)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再帶入本課課文教學。 2.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念誦本課課文。 3.教師講解課文內容及解釋語詞,並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4.進行課文內容問答: (1)請依據自己的生活狀況,將課文中的「你」替換成不同的主詞。 (2)哪一個字點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答案:愛) (3)閱讀本文後,你有什麼感想? 5.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6.教師參考備課用書「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和本課相關的語詞。 7.活動∼快樂誦:教師先請學生將課本上的語詞「感謝」、「身邊」、「希望」、「千言萬語」、「跤步」、「好日子」、「勇氣」、「疼惜」、「春天」用筆圈起來。兩人一組,邊念課文邊各自拍大腿打節奏,一字一拍,念到上述語詞時,兩人雙手互拍。念到最後一句「春天」時,兩人雙手互拍後在胸前比出愛心的形狀。 8.活動∼愛的小卡片:教師備妥小卡片,全班每人兩張,請學生自行寫下想要感謝的人的話。若時間允許,可給學生準備空白卡片,由學生自行設計卡片樣式和內容。完成卡片後,再交給對方,並與同學分享感謝話語。 9.教師參考備課用書「教學補給站」,播放CD2或電子書,介紹和本課主題相關的「俗語」、「孽譎仔話」和「囡仔歌」。 10.教師可參考備課用書補充教材,介紹現代詩〈擔菜賣蔥〉。 11.搭配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堂課所學。 |
1 |
1.教用CD2 2.教學電子書 3.全班人數乘以2的小卡片或空白卡片 4.繪畫用具 5.剪刀 6.膠水 7.色紙 |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 歌曲演唱 繪畫評量 報告評量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
|
二十一 |
1/15-1/19 |
總複習 |
總複習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閩南語 國語文 B- |
能夠複習本學期所學。 |
1.播放本冊1到5課的課文CD曲目,帶領學生念誦課文。 2.教師可配合各課的書後圖卡,讓學生複習本學期學過的語詞,並糾正其發音。 3.請學生分組討論最喜歡本冊的哪個單元,原因為何?接著請各組推派代表向全班發表該組的想法。 4.進行活動「猜猜樂」,教師請學生闔上課本,接著教師隨意說出一個課本語詞或課文句子,請學生翻課本找出該詞在哪裡,舉手搶答。回答者若答對頁數並念出該句,則給予獎勵。 5.搭配教學電子書,帶領學生聆聽、念誦本冊課文、語詞或欣賞本冊課文相關影片。 |
1 |
1.圖卡 2.教用CD1、2 3.教學電子書 |
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報告評量 團體遊戲 影片欣賞 |
性別平等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