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105學年度第二學期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五年級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計畫表 |
(一)課程架構圖
(二)五年級下學期之學習目標
1.能認識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內容。
2.能明瞭食品保存的正確方式。
3.能認識食品加工的方式。
4.能說出加工食品的選購原則。
5.能選擇食品保存的正確方式。
6.能舉例說明食品加工的方式。
7.能應用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內容,選擇符合營養、安全、經濟的食物。
7.能明瞭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內容。
8.選購加工食品時,能表現正確的消費行為。
9.能確認自己應對食物選擇負責任的重要性。
10.能了解健康檢查的意義,以維護個人健康。
11.能了解糖尿病形成的原因。
12.知道全民健保的目的,懂得善用及珍惜醫療資源。
13.了解健保醫療實施分級制的意義。
14.知道如何選購安全合格的藥品。
15.能遵從醫師的建議,表現出維護個人健康的行為。
16.生病時,能表現出正確的診療行為。
17.能養成不在不明場所選購藥品的行為。
18.能主動關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學習做好健康管理。
19.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健康管理,為促進人我的建康而努力。
20.能建立正確的診療觀念與態度,善用及珍惜醫療資源。
21.認識成藥、指示藥、處方藥的藥物分級。
22.能了解吸菸、成癮藥物及其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影響。
23.能正確使用成藥、指示藥及處方藥。
24.能熟練拒絕吸菸與使用成癮藥物的技巧。
25.能運用做決定的技巧,對吸菸與使用成癮藥物做出明智的決定。
26.能認同促進健康行為,並影響家人認同與參與。
27.能明瞭青春期的到來及兩性第二性徵的異同。
28.能知道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並能處理青春期的生理問題。
29.學會性別角色的認同與調適,建立兩性平等與尊重的互動關係。
30.能知道在青春期被異性吸引是正常的現象。
31.能學會欣賞別人的特質,並加強改進自己的缺點。
32.能明白兩性特質的差異。
33.能明白身體外觀的改造,如:染髮、刺青、穿耳洞等身體的改變對健康的影響。
34.能學習在與異性相處及身體活動中表現合宜、尊重與有禮的行為。
35.透過家庭休閒活動,增進親子互動關係。
36.討論如何利用有效溝通以增進家庭和諧。
37.能愉快的分享家人休閒活動的經驗。
38.能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39.能做出傳接動作並和同學合作完成接力遊戲。
40.能遵守遊戲規則並和同學一起完成傳接遊戲。
41.能了解跳遠運動及比賽規則。
42.能做出正確的急行跳遠動作。
43.能遵守遊戲規則並和同學一起進行各項學習活動。
44.認識扯鈴運動與民俗童玩的意義,進而戮力傳承民俗運動。
45.了解扯鈴運動的發展史及各種扯鈴動作的要領。
46.能操作扯鈴的運鈴、調鈴等基本動作。
47.能操作扯鈴的各種花式動作。
48.能快樂、積極的參與活動,進而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49.了解武術運動具有增進體適能的效果。
50.能了解並說出各種招式動作要領及方法。
51.能做出正確的基本動作並能加以應用。
52.能在活動中放鬆身體完成動作。
53.能快樂的進行活動。
54.能積極參與並和他人互相合作並完成活動。
55.透過活動了解巧固球的基本動作。
56.知道如何利用場地進行巧固球相關活動。
57.練習巧固球的基本動作。
58.培養巧固球傳接球、射門的能力。
59.能於活動中展現巧固球的基本能力。
60.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61.能做出跳箱動作,伸展自己的身體。
62.能做出簡單的肢體動作,並利用遊戲訓練身體反應、敏捷度。
63.和同學一起進行各項學習活動。
64.能了解熱身及身體伸展對運動前的重要性。
65.能了解身體的律動及節奏感的訓練對舞蹈的重要性。
66.能熟練竹竿舞的節奏並能完成完整的舞蹈動作。
67.能和他人互相合作並完成活動。
68.能在活動中放鬆身體並快樂的進行活動。
69.能領會到與他人合作完成活動的快樂心情。
70.識單槓運動的知識與安全使用方法。
71.做出單槓動作及利用遊戲訓練身體反應、鍛鍊手臂的肌力。
72.學一起認真進行各項學習活動及能保護別人試做動作,針對缺點加以改進。
73.過活動了解排球高手托球基本動作。
74.道如何利用場地進行排球相關活動。
75.養排球高手托球的基本能力。
76.排球高手托球的姿勢動作和要領。
77.利用排球高手托球的動作和人進行傳接活動。
78.於遊戲活動中展現排球高手托球的能力。
79.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三) 五 年級 下學期 九年一貫 健康與體育 課程 各單元內涵分析
|
起訖週次 |
起 訖 日 期 |
主題 |
單元 |
分段能力指標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節數 |
教學資源 |
評量 方法 |
重大議題能力指標 |
十大基本能力 |
||||||||||||
一 |
2/12-2/18 |
主題一、健康防護站 |
一、消費停看聽 |
|
1.能認識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內容。 2.能明瞭食品保存的正確方式。 3.能認識食品加工的方式。 4.能說出加工食品的選購原則。 5.能選擇食品保存的正確方式。 6.能舉例說明食品加工的方式。 7.能應用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內容,選擇符合營養、安全、經濟的食物。 7.能明瞭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內容。 8.選購加工食品時,能表現正確的消費行為。 9.能確認自己應對食物選擇負責任的重要性。 |
活動3 加工食品審慎選 一、重點 (一)認識並說出客家人食物保存方式。 (二)認識並說出食品加工的方式。 二、活動 (一)課前準備:蒐集及布置與食品物加工方式相關的圖片或資料。 (二)引起動機 1.你曾經吃過梅干扣肉或是芥菜嗎?喜不喜歡?為什麼? 2.學童分享個人經驗。 (三)發展活動∼食物加工知多少 1.教師以天然食品與加工食品(鮮奶與起司、新鮮水果與水果乾……),請學童比較看看。 2.師生共同閱讀搜集資料,發表各種加工方式。參考答案: (1)醃漬法:食物中加入大量的鹽或糖,以減慢或防止細菌成長 (2)真空或罐頭:隔絕食物與空氣中的細菌、黴菌接觸。 (3)乾燥法:利用陽光晒乾或人工烘乾等方式,使食物脫水乾燥,以抑制(阻止)細菌、黴菌生長。 3.分組討論哪些食物適合以晒、醃、醬、低(高)溫、乾燥……等方式來保存?參考答案: (1)醃漬法:臘肉、醬菜、蜜餞、果醬…… (2)乾燥法:菜脯、梅乾菜、蝦米、魚乾…… (3)發酵法:優酪乳、養樂多、豆腐乳、醬油……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
||||||||||||
二 |
2/19-2/25 |
主題一、健康防護站 |
一、消費停看聽 |
|
1.能認識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內容。 2.能明瞭食品保存的正確方式。 3.能認識食品加工的方式。 4.能說出加工食品的選購原則。 5.能選擇食品保存的正確方式。 6.能舉例說明食品加工的方式。 7.能應用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內容,選擇符合營養、安全、經濟的食物。 7.能明瞭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內容。 8.選購加工食品時,能表現正確的消費行為。 9.能確認自己應對食物選擇負責任的重要性。 |
活動3 加工食品審慎選 一、重點 (一)認識並說出客家人食物保存方式。 (二)認識並說出食品加工的方式。 二、活動 (一)課前準備:蒐集及布置與食品物加工方式相關的圖片或資料。 (二)引起動機 1.你曾經吃過梅干扣肉或是芥菜嗎?喜不喜歡?為什麼? 2.學童分享個人經驗。 (三)發展活動∼食物加工知多少 1.教師以天然食品與加工食品(鮮奶與起司、新鮮水果與水果乾……),請學童比較看看。 2.師生共同閱讀搜集資料,發表各種加工方式。參考答案: (1)醃漬法:食物中加入大量的鹽或糖,以減慢或防止細菌成長 (2)真空或罐頭:隔絕食物與空氣中的細菌、黴菌接觸。 (3)乾燥法:利用陽光晒乾或人工烘乾等方式,使食物脫水乾燥,以抑制(阻止)細菌、黴菌生長。 3.分組討論哪些食物適合以晒、醃、醬、低(高)溫、乾燥……等方式來保存?參考答案: (1)醃漬法:臘肉、醬菜、蜜餞、果醬…… (2)乾燥法:菜脯、梅乾菜、蝦米、魚乾…… (3)發酵法:優酪乳、養樂多、豆腐乳、醬油……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
||||||||||||
三 |
2/26-3/4 |
主題一、健康防護站 |
二、寶貝奶奶的健康 |
|
1.能了解健康檢查的意義,以維護個人健康。 2.能了解糖尿病形成的原因。 3.知道全民健保的目的,懂得善用及珍惜醫療資源。 4.了解健保醫療實施分級制的意義。 5.知道如何選購安全合格的藥品。 6.能遵從醫師的建議,表現出維護個人健康的行為。 7.生病時,能表現出正確的診療行為。 8.能養成不在不明場所選購藥品的行為。 9.能主動關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學習做好健康管理。 10.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健康管理,為促進人我的建康而努力。 11.能建立正確的診療觀念與態度,善用及珍惜醫療資源。 |
活動3 善用醫療分級制度 一、重點:「大醫院的醫師素質較高」、「大醫院的醫療設備較優」、「生病要到大醫院診療比較好」這些傳統就醫觀念,導致早期醫院人滿為患,不管大小病都要到醫院,不但增加醫師看診的負擔,也間接影響問診的品質。本活動希望學童透過對全民健保醫療分級制度的了解,善用健保醫療資源,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正確的醫療行為。 二、活動 (一)引起動機 1.教師提問,引導學童發表,分享自己就醫的經驗。 2.教師引導學童回想,自己就醫的院所是地方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還是醫學中心?選擇該院所診療的原因為何? 3.教師指導學童閱讀教材內容,準備進行討論與發表活動。 (二)討論與發表 1.家人的就醫習慣符合醫療分級制度嗎? 2.大醫院診療費高,合理嗎? 3.大醫院的醫師真的比較優嗎? 4.生病一定要到大醫院治療嗎? 5.醫療分級制度的實施對醫師與病患可能會有什麼影響? 6.你支持醫療分級制度的實施嗎?為什麼? (三)師生共同歸納 1.目前健保醫療實施分級制,由下往上共分四級,分別為基層醫療單位(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 2.根據分級制度,部分醫療負擔費用,由下往上愈來愈高(多)。 3.大醫院醫療設備齊全,主要醫治重大病症,小病痛在基層院所診治即可。 4.醫療分級,不但可以減少醫療浪費,還可以讓民眾獲得完整性的醫療照顧,大家都應該配合與善 用。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
||||||||||||
四 |
3/5-3/11 |
主題一、健康防護站 |
二、寶貝奶奶的健康 |
|
1.能了解健康檢查的意義,以維護個人健康。 2.能了解糖尿病形成的原因。 3.知道全民健保的目的,懂得善用及珍惜醫療資源。 4.了解健保醫療實施分級制的意義。 5.知道如何選購安全合格的藥品。 6.能遵從醫師的建議,表現出維護個人健康的行為。 7.生病時,能表現出正確的診療行為。 8.能養成不在不明場所選購藥品的行為。 9.能主動關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學習做好健康管理。 10.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健康管理,為促進人我的建康而努力。 11.能建立正確的診療觀念與態度,善用及珍惜醫療資源。 |
活動3 善用醫療分級制度 一、重點:「大醫院的醫師素質較高」、「大醫院的醫療設備較優」、「生病要到大醫院診療比較好」這些傳統就醫觀念,導致早期醫院人滿為患,不管大小病都要到醫院,不但增加醫師看診的負擔,也間接影響問診的品質。本活動希望學童透過對全民健保醫療分級制度的了解,善用健保醫療資源,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正確的醫療行為。 二、活動 (一)引起動機 1.教師提問,引導學童發表,分享自己就醫的經驗。 2.教師引導學童回想,自己就醫的院所是地方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還是醫學中心?選擇該院所診療的原因為何? 3.教師指導學童閱讀教材內容,準備進行討論與發表活動。 (二)討論與發表 1.家人的就醫習慣符合醫療分級制度嗎? 2.大醫院診療費高,合理嗎? 3.大醫院的醫師真的比較優嗎? 4.生病一定要到大醫院治療嗎? 5.醫療分級制度的實施對醫師與病患可能會有什麼影響? 6.你支持醫療分級制度的實施嗎?為什麼? (三)師生共同歸納 1.目前健保醫療實施分級制,由下往上共分四級,分別為基層醫療單位(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 2.根據分級制度,部分醫療負擔費用,由下往上愈來愈高(多)。 3.大醫院醫療設備齊全,主要醫治重大病症,小病痛在基層院所診治即可。 4.醫療分級,不但可以減少醫療浪費,還可以讓民眾獲得完整性的醫療照顧,大家都應該配合與善 用。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
||||||||||||
五 |
3/12-3/18 |
主題一、健康防護站 |
三、 無毒家園 |
能拒絕其危害。 |
1.認識成藥、指示藥、處方藥的藥物分級。 2.能了解吸菸、成癮藥物及其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影響。 3.能正確使用成藥、指示藥及處方藥。 4.能熟練拒絕吸菸與使用成癮藥物的技巧。 5.能運用做決定的技巧,對吸菸與使用成癮藥物做出明智的決定。 6.能認同促進健康行為,並影響家人認同與參與。 |
活動1 用對藥才有效 一、重點:透過課本圖文內容的討論,能夠了解有病看醫師,用藥問藥師,也能區別成藥、指示藥及處方藥 二、活動 (一)引起動機:利用電影分級制度,說明藥物依照安全性也有分級:成藥 、指示藥及處方藥。 (二)發展活動 1.閱讀課本圖文與討論 (1)廣播電臺播放的止咳糖漿廣告,真的能有效治療感冒嗎? (2)咳嗽時,未經醫生診察就直接購買止咳糖漿的行為安全嗎? 2.歸納:依據學童的討論內容指導說明,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不當服用藥物會引起不良反應,嚴重甚至喪命。 3.了解藥品依照安全性分為成藥、指示藥及處方藥三級: (1)成藥:藥性緩和、耐久儲存、使用簡便等特性,民眾可在一般藥局自由購買,並依其說明使用。外包裝標示成藥字樣且一定要標示「衛署成製字第○○○號」、甲類成藥、乙類 成藥字樣。 (2)指示藥:須經過藥局的藥事人員或醫師認可推薦才可購買,以防止有不適用或使用不當的情形。外包裝標示「衛署藥製字第○○○號」、「指示藥品」、「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 (3)處方藥:須經由醫師看診後,開立處方箋,再由藥事人員確認無誤後調配。外包裝標示「衛署藥製字第○○○號」,「本藥須由醫師處方使用」。 4.辨識與討論 (1)學童辨識教師事先準備的數種成藥、指示藥及處方藥,進行分類;回家後亦能辨識家中的常備用藥與了解其正確使用。 (2)討論藥品要依照安全性分為成藥、指示藥及處方藥三級的重要性。 (三)綜合活動 1.師生共同歸納 (1)藥品分級制度是世界潮流,可以讓民眾在使用藥品上更安心,也可節省不必要的看診時間。 (2)在生活中立正確的用藥知識和概念,用藥前須知的事項及藥品的效期與保存,並影響家人和朋友,才能讓大家更健康。 2.將學童分組,對於成藥、指示藥及處方藥的區別進行搶答,複習今日學習內容重點。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
||||||||||||
六 |
3/19-3/25 |
主題二、 青春組曲 |
四、 飛躍 的青春 |
|
1.能明瞭青春期的到來及兩性第二性徵的異同。 2.能知道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並能處理青春期的生理問題。 3.學會性別角色的認同與調適,建立兩性平等與尊重的互動關係。 4.能知道在青春期被異性吸引是正常的現象。 5.能學會欣賞別人的特質,並加強改進自己的缺點。 6.能明白兩性特質的差異。 7.能明白身體外觀的改造,如:染髮、刺青、穿耳洞等身體的改變對健康的影響。 8.能學習在與異性相處及身體活動中表現合宜、尊重與有禮的行為。 |
活動3 展現自信做自己 一、 重點:由小君的困擾,引導學童思考外觀改變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二、活動 (一)小君的困擾 1.探討 (1)你想追求流行嗎? (2)你會想做身體上的改變嗎?如染髮、穿耳洞等。 (3)碰到問題或困擾時,可以找誰幫忙與協助? (4)如果好朋友邀你一起去做外觀的改變,你會去嗎?為什麼? (5)你可能覺得染髮、穿耳洞、刺青可以讓你覺得既好看又炫,但你知道對健康會有哪些不良的影響嗎? (6)身體外觀的改造,真的能讓自己看起來更討人喜歡嗎? (7)你對自己的外貌滿意嗎?怎樣裝扮才是適合自己且又合宜? 2.師生共同歸納 (1)青春期時,每個人的情形都不同,有人在五至六年級時就進入青春期,也有人到國中才開始有第二性徵,其實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處理。 (2)有問題時,可請教教師、長輩、健康中心護士阿姨等。 (3)追求流行或崇拜偶像是現在年輕人常有的,只要不影響正常作息、身體健康和功課,是無礙的。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
||||||||||||
七 |
3/26-4/1 |
評量週 主題二、 青春組曲 |
四、 飛躍 的青春 |
|
1.能明瞭青春期的到來及兩性第二性徵的異同。 2.能知道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並能處理青春期的生理問題。 3.學會性別角色的認同與調適,建立兩性平等與尊重的互動關係。 4.能知道在青春期被異性吸引是正常的現象。 5.能學會欣賞別人的特質,並加強改進自己的缺點。 6.能明白兩性特質的差異。 7.能明白身體外觀的改造,如:染髮、刺青、穿耳洞等身體的改變對健康的影響。 8.能學習在與異性相處及身體活動中表現合宜、尊重與有禮的行為。 |
活動3 展現自信做自己 一、 重點:由小君的困擾,引導學童思考外觀改變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二、活動 (一)小君的困擾 1.探討 (1)你想追求流行嗎? (2)你會想做身體上的改變嗎?如染髮、穿耳洞等。 (3)碰到問題或困擾時,可以找誰幫忙與協助? (4)如果好朋友邀你一起去做外觀的改變,你會去嗎?為什麼? (5)你可能覺得染髮、穿耳洞、刺青可以讓你覺得既好看又炫,但你知道對健康會有哪些不良的影響嗎? (6)身體外觀的改造,真的能讓自己看起來更討人喜歡嗎? (7)你對自己的外貌滿意嗎?怎樣裝扮才是適合自己且又合宜? 2.師生共同歸納 (1)青春期時,每個人的情形都不同,有人在五至六年級時就進入青春期,也有人到國中才開始有第二性徵,其實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處理。 (2)有問題時,可請教教師、長輩、健康中心護士阿姨等。 (3)追求流行或崇拜偶像是現在年輕人常有的,只要不影響正常作息、身體健康和功課,是無礙的。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
||||||||||||
八 |
4/2-4/8 |
主題二、青春組曲 |
五、 家和萬事興 |
|
1.能說出參與家庭活動可以增加家人共同生活經驗。 2.能說出哪些休閒活動可以增進家人情感交流的機會。 3.能愉快的分享家人休閒活動的經驗。 4.能依好處、注意事項及必要條件等細項介紹家庭休閒活動種類。 5.能和家人參與家庭休閒活動。 |
活動1 家人有約 一、重點 (一)增進學童對家庭休閒活動的認識。 (二)藉由參與家庭休閒活動來拓展家庭成員的生活經驗。 (三)和同學討論家庭休閒活動的四個面向,也可以使用在和家人討論參與休閒活動時的重點。 二、活動 (一)經驗分享與討論 1.回想你和家人聚在一起時,多半在做些什麼?而這項活動可以增進你和家人間的情感交流嗎? 2.請準備一張與家人共同從事休閒活動的照片,帶到學校和同學分享回憶,如介紹活動的名稱、從事活動的過程、心情感受等等。 (二)家庭休閒活動 1.請各組分項討論 (1)為什麼喜歡這項休閒活動? (2)這項休閒活動適合家人嗎? (3)這項休閒活動可以增加家人互動的機會嗎? (4)參與這項休閒活動的限制多不多?是否受限於天氣、場所或經濟因素? 2.請各組派代表上臺報告討論的結果。 3.當我們和家人要共同從事休閒活動時,也可以使用上列的四個問題和家人進行討論喔! (三)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童了解「從事家庭休閒活動的好處」: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
|
||||||||||||
九 |
4/9-4/15 |
主題三、樂活跑碰跳 |
六、 班際大隊接力賽 |
|
1.能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2.能做出傳接動作並和同學合作完成接力遊戲。 3.能遵守遊戲規則並和同學一起完成傳接遊戲。 |
活動3 班際接力賽 一、重點 (一)能與隊友順利完成大隊接力競賽。 (二)能與一起參賽班級共同展現大隊接力競賽的精神。 二、活動 (一)在練習一段時間後,教師安排協同教學,邀請其他班級來一場友誼賽,考驗彼此的練習成果與展現各班團隊精神。 (二)事先安排好大隊接棒次及道次。 (三)教師先行協調工作分配:如主裁判發號口令,接力區裁判指揮接力區選手進出等。 (四)教師利用實際比賽進行教學驗收: 1.讓學童展現對於大隊接力賽的規則了解與遵守。 2.傳接棒的技巧與默契。 (1)使用換手握棒的傳接棒方法,跑第一棒的人以左手持棒,並使用蹲踞式起跑。。 (2)如果在比賽中掉棒了,只有掉棒者可以將棒子重新撿起,不得由旁人撿棒,但在撿棒時不能妨礙他人進行比賽。 3.團隊精神。 (五)場地說明 1.不同的場地的道次前伸數不同,搶道線也不同,應依各校實際場地調整。 2.通常國小場地通常為200 公尺的跑道,如果每人跑100 公尺,通常是由第二棒通過彎道以後搶跑道,如圖所示。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
十 |
4/16-4/22 |
主題三、樂活跑碰跳 |
七、 急行跳遠 |
|
1.能了解跳遠運動及比賽規則。 2.能做出正確的急行跳遠動作。 3.能遵守遊戲規則並和同學一起進行各項學習活動。 |
活動1 找出起跳慣用腳 一、重點:能利用跨跳來找出起跳慣用腳。 二、活動 (一)教師於活動前,帶領學童做暖身運動,特別加強腿部、肩部與手臂肌肉的伸展。 (二)教師說明:跳遠的動作主要由助跑、起跳、空中動作、著地等四部分組合而成,跳遠的距離來自於助跑所得的速度,加上起跳,空中和落地動作的良好配合,首先要先找出 每個人起跳慣用腳。 (三)將學童分為4 至6 組,分配至事先畫好的數組立定跳遠測量場地。 (四)教師示範以左腳和右腳不同腳的原地跨跳,並說明因為每個人的習慣的起跳腳不同,使用左右不同腳的跨跳,跳遠的距離會有所不同,試試看利用不同腳來跨跳,找出你跨跳較遠、較大力的踏跳腳。 (五)請學童利用不同起跳腳練習跨跳,丈量左右不同起跳腳的跳遠距離。 (六)練習數次後請學童相互討論與分享自己的習慣的起跳腳為何?是否有跳得比較遠?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
十一 |
4/23-4/29 |
主題三、樂活跑碰跳 |
八、 旋轉之美 |
|
1.認識扯鈴運動與民俗童玩的意義,進而戮力傳承民俗運動。 2.了解扯鈴運動的發展史及各種扯鈴動作的要領。 3.能操作扯鈴的運鈴、調鈴等基本動作。 4.能操作扯鈴的各種花式動作。 5.能快樂、積極的參與活動,進而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
活動2 與扯鈴做朋友 一、重點: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器材。 二、活動 ◎學扯鈴的安全事項 (一)場地要平坦、空曠,且光線要明亮 (二)檢查棍繩是否牢固,鈴繩的長度約兩手平伸或由地上到胸部的長度,較為恰當。 (三)接、拋鈴的高度不要太高。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
|
||||||||||||
十二 |
4/30-5/6 |
主題三、樂活跑碰跳 |
九、 武術高手 |
|
1.了解武術運動具有增進體適能的效果。 2.能了解並說出各種招式動作要領及方法。 3.能做出正確的基本動作並能加以應用。 4.能在活動中放鬆身體完成動作。 5.能快樂的進行活動。 6.能積極參與並和他人互相合作並完成活動。 |
活動2 武術遊戲 一、重點︰能以遊戲的方式,練習「簡易拳術」武術招式。 二、活動 (一)武術擂臺 1.五人一組排成一列,配合老師的招式名稱口令一起完成連續動作。 2.依整齊及正確度再由老師及全班互評投票,看那一組得最高票即獲勝。 (二)我變變變 1.將學過的武術招重新組合再展現出來,每展示出招式時就喊口令硬過程中應用身體躍起與落下來轉換不同的招式。 2.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童要多互相觀摩動作,過程中教師亦再強調正確的動作。 (四)希望透過表演與遊戲,以提升學童對武術動作的興趣與了解。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
十三 |
5/7-5/13 |
主題三、樂活跑碰跳 |
十、 一起來玩巧固球 |
|
1.透過活動了解巧固球的基本動作。 2.知道如何利用場地進行巧固球相關活動。 3.練習巧固球的基本動作。 渔培養巧固球傳接球、射門的能力。 4.能於活動中展現巧固球的基本能力。 5.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
活動1 巧固球的來源 一、重點:教師和學童說明巧固球的來源及我國巧固球的發展。 二、活動 (一)巧固球的由來:瑞士生物學家布蘭德博士(H.Brandat)在日內瓦從事多年的實驗,研究如何將身體活動的科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活動上,他認為唯有透過教育的功能,才能使競賽運動獲得充實的正當理由,並從此一觀點延伸,將現有的遊戲,經精細的分析研究後,從教育的團體遊戲觀點,於1970 年結合籃球、排球、壁網球與德式手球發展出巧固球運動。中文名稱是由原文「TCHOUK」音譯,加上巧固球 射網時,所發出的聲音像「巧克」,所以稱之為巧固球。臺灣巧固球過去參與國際性賽會,從1980 年至2005 年共25 年中,幾乎都獲得冠軍,是非常適合國人從事的體育競賽活動。 (二)評量項目:能知道巧固球的由來。 活動1 巧固球的來源 一、重點:教師和學童說明巧固球的來源及我國巧固球的發展。 二、活動 (一)巧固球的由來:瑞士生物學家布蘭德博士(H.Brandat)在日內瓦從事多年的實驗,研究如何將身體活動的科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活動上,他認為唯有透過教育的功能,才能使競賽運動獲得充實的正當理由,並從此一觀點延伸,將現有的遊戲,經精細的分析研究後,從教育的團體遊戲觀點,於1970 年結合籃球、排球、壁網球與德式手球發展出巧固球運動。中文名稱是由原文「TCHOUK」音譯,加上巧固球 射網時,所發出的聲音像「巧克」,所以稱之為巧固球。臺灣巧固球過去參與國際性賽會,從1980 年至2005 年共25 年中,幾乎都獲得冠軍,是非常適合國人從事的體育競賽活動。 (二)評量項目:能知道巧固球的由來。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
十四 |
5/14-5/20 |
評量週 主題三、樂活跑碰跳 |
十、 一起來玩巧固球 |
|
1.透過活動了解巧固球的基本動作。 2.知道如何利用場地進行巧固球相關活動。 3.練習巧固球的基本動作。 渔培養巧固球傳接球、射門的能力。 4.能於活動中展現巧固球的基本能力。 5.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
活動1 巧固球的來源 一、重點:教師和學童說明巧固球的來源及我國巧固球的發展。 二、活動 (一)巧固球的由來:瑞士生物學家布蘭德博士(H.Brandat)在日內瓦從事多年的實驗,研究如何將身體活動的科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活動上,他認為唯有透過教育的功能,才能使競賽運動獲得充實的正當理由,並從此一觀點延伸,將現有的遊戲,經精細的分析研究後,從教育的團體遊戲觀點,於1970 年結合籃球、排球、壁網球與德式手球發展出巧固球運動。中文名稱是由原文「TCHOUK」音譯,加上巧固球 射網時,所發出的聲音像「巧克」,所以稱之為巧固球。臺灣巧固球過去參與國際性賽會,從1980 年至2005 年共25 年中,幾乎都獲得冠軍,是非常適合國人從事的體育競賽活動。 (二)評量項目:能知道巧固球的由來。 活動1 巧固球的來源 一、重點:教師和學童說明巧固球的來源及我國巧固球的發展。 二、活動 (一)巧固球的由來:瑞士生物學家布蘭德博士(H.Brandat)在日內瓦從事多年的實驗,研究如何將身體活動的科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活動上,他認為唯有透過教育的功能,才能使競賽運動獲得充實的正當理由,並從此一觀點延伸,將現有的遊戲,經精細的分析研究後,從教育的團體遊戲觀點,於1970 年結合籃球、排球、壁網球與德式手球發展出巧固球運動。中文名稱是由原文「TCHOUK」音譯,加上巧固球 射網時,所發出的聲音像「巧克」,所以稱之為巧固球。臺灣巧固球過去參與國際性賽會,從1980 年至2005 年共25 年中,幾乎都獲得冠軍,是非常適合國人從事的體育競賽活動。 (二)評量項目:能知道巧固球的由來。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
十五 |
5/21-5/27 |
主題四、運動你我他 |
十一、跳箱高手 |
|
1.能做出跳箱動作,伸展自己的身體。 2.能做出簡單的肢體動作,並利用遊戲訓練身體反應、敏捷度。 3.和同學一起進行各項學習活動。 |
活動1 推撐練習 一、重點︰能利用跳箱,練習分腿騰越的動作。 二、活動 (一)熱身活動 1.在跳箱上做手部撐的動作,體會身體雙腳騰空、手部肌肉撐住身體的感覺。 2.在跳箱上跨坐,體會坐上跳箱的感覺,減少恐懼感。 3.在做各種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避免運動傷害。 4.先指導學童練習組裝跳箱,對跳箱的寬度、長度及高度,有初步的了解,以提高認真學習的態度 5.指導學童控制前進速度。 (二)發展活動 1.學兔跳:學童站在墊子上,採用蹲姿,收腹屈腿,雙手向前撐在墊子上,抬頭往前跳,雙腳蹬離地面,雙腳著地時,盡量靠近掌緣,動作像兔子跳(如課本圖示)。 2.推撐左右跳:利用助跑踏上踏板,雙手撐在跳箱上再往跳箱旁跳下,可以練習跳箱左右兩邊動作(如課本圖示)。 3.支撐前進:將兩座跳箱成直線排列(如課本圖示),請學童坐在跳箱上,雙手撐在跳箱上,支撐身體往前移動,到跳箱另一端時,跳下跳箱,指導學童雙膝微彎,安全跳下跳箱。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
十六 |
5/28-6/3 |
主題四、運動你我他 |
十一、跳箱高手 |
|
1.能做出跳箱動作,伸展自己的身體。 2.能做出簡單的肢體動作,並利用遊戲訓練身體反應、敏捷度。 3.和同學一起進行各項學習活動。 |
活動1 推撐練習 一、重點︰能利用跳箱,練習分腿騰越的動作。 二、活動 (一)熱身活動 1.在跳箱上做手部撐的動作,體會身體雙腳騰空、手部肌肉撐住身體的感覺。 2.在跳箱上跨坐,體會坐上跳箱的感覺,減少恐懼感。 3.在做各種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避免運動傷害。 4.先指導學童練習組裝跳箱,對跳箱的寬度、長度及高度,有初步的了解,以提高認真學習的態度 5.指導學童控制前進速度。 (二)發展活動 1.學兔跳:學童站在墊子上,採用蹲姿,收腹屈腿,雙手向前撐在墊子上,抬頭往前跳,雙腳蹬離地面,雙腳著地時,盡量靠近掌緣,動作像兔子跳(如課本圖示)。 2.推撐左右跳:利用助跑踏上踏板,雙手撐在跳箱上再往跳箱旁跳下,可以練習跳箱左右兩邊動作(如課本圖示)。 3.支撐前進:將兩座跳箱成直線排列(如課本圖示),請學童坐在跳箱上,雙手撐在跳箱上,支撐身體往前移動,到跳箱另一端時,跳下跳箱,指導學童雙膝微彎,安全跳下跳箱。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
十七 |
6/4-6/10 |
主題四、運動你我他 |
十二、大家來跳竹竿舞 |
|
1.能了解熱身及身體伸展對運動前的重要性。 2.能了解身體的律動及節奏感的訓練對舞蹈的重要性。 3.能熟練竹竿舞的節奏並能完成完整的舞蹈動作。 4.能和他人互相合作並完成活動。 5.能在活動中放鬆身體並快樂的進行活動。 6.能領會到與他人合作完成活動的快樂心情。 |
活動1 竹竿舞的節奏 一、重點 (一)能以簡單的動作練習竹竿舞敲擊的口訣。 (二)能敲擊出竹竿舞的節奏。 (三)教師能說明竹竿舞的特色,竹竿經由敲擊時本身就能形成一種聲音的節奏。 二、活動 (一)竹竿舞又稱打柴舞、跳柴舞。兩人蹲在地上,手握兩條長竹竿開合(稱為持竿者),另一個站在兩條竹竿中抬腳落腳,以免腳被竹竿夾到,同時有節奏的做出動作。 (二)節奏練習一:敲竹竿的節奏口訣∼開合開合開開合。 1.兩手拍腿(開,1 拍)、拍手(合,1 拍)、重複拍腿拍手一次、連續拍腿二次(開開,2 拍) 、拍手(合,1 拍)指導學童邊念口訣邊做動作。 2.面對面練習,並指導彼此以培養默契,以適當的速度進行。 3.可從一人或多人一起練習,並指導以適當的速度完成練習。 (三)節奏練習二 1.開合開合開開合節奏練習:兩人互拍手(開,1 拍)、自己拍手(合,1 拍)、重複互拍自拍手一次(開合,2 拍)、連續互拍二次(開開,2 拍)、拍手(合,1 拍)。 2.面對面練習,並指導彼此以培養默契,以適當的速度進行。 (四)竹竿的敲法 1.開:兩人相對蹲下(或坐著),兩人各握一竿,當「開」時雙竿分開,同時,敲擊地上半圓竹片 2.合:雙竿並攏並敲擊短竹片。 (五)腳步練習:在節奏明快的音樂中進行練習。 1.口訣:點、勾、點、勾、跳、跳、跳。 2.配合口訣,一人練習時,方向自由,左腳、右腳哪腳起皆不拘,遇到夥伴時說聲好。 3.兩人一組,手牽手同一方向一起做點、勾、點、勾、跑跑跑的舞步,教師吹哨子時換同伴並擊掌說聲好。 (六)節奏遊戲 1.在空地上擺好跳繩,以跳繩代替竹竿,配合口訣:點、勾、點、勾、跑、跑、跑。 2.活動過程中可自由移位。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
十八 |
6/11-6/17 |
主題四、運動你我他 |
十三、單槓運動我最行 |
|
1.識單槓運動的知識與安全使用方法。 2.做出單槓動作及利用遊戲訓練身體反應、鍛鍊手臂的肌力。 3.學一起認真進行各項學習活動及能保護別人試做動作,針對缺點加以改進。 |
活動1 撐上單槓 一、重點 (一)了解及學會撐上單槓。 (二)確認安全活動的注意事項,並和同學輪流操作。 二、活動 (一)擺盪上槓:讓學童站在單槓下方往上跳躍,兩手正握單槓,屈膝,身體向前上方擺盪,引體向上撐起,雙手撐住身體,保持撐在單槓上後,安全跳下單槓(如課本圖示)。 (二)槓上橫移:教師指導學童跳上單槓後,撐在單槓上,往左右橫移,教師在旁協助,防止學童無法完成動作,發生危險(如課本圖示)。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
十九 |
6/18-6/24 |
主題四、運動你我他 |
十四、 排球高手 |
|
1.過活動了解排球高手托球基本動作。 2.道如何利用場地進行排球相關活動。 3.養排球高手托球的基本能力。 4.排球高手托球的姿勢動作和要領。 5.利用排球高手托球的動作和人進行傳接活動。 6.於遊戲活動中展現排球高手托球的能力。 7.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
活動2 移位練習 一、重點:能完成教師示範動作,並於活動中展現動作。 二、活動 (一)教師示範動作後,請學童練習。 (二)教師從旁協助並指導動作的正確性 1.墊步 (1)移動約半步的距離,適用於較短距離(約2 公尺)的移動。 (2)啟動腳向前跨出一小步,另一腳跟上,準備擊球。 2.併步 (1)左右橫移一步的距離,較適用於左右方向的快速移動。 (2)啟動腳向左右邊橫跨出一步,另一腳收腿碰到啟動腳後,啟動腳再往左右橫移一步,準備接擊。 3.交叉步 (1)適用於較遠地方的快速移動。 (2)啟動腳移動跨過另一腳,呈交叉狀,再以啟動腳為軸心,跨出外腳來準備接擊。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
二十 |
6/25-6/30 |
評量週 主題四、運動你我他 休業式 |
十四、 排球高手 |
|
1.過活動了解排球高手托球基本動作。 2.道如何利用場地進行排球相關活動。 3.養排球高手托球的基本能力。 4.排球高手托球的姿勢動作和要領。 5.利用排球高手托球的動作和人進行傳接活動。 6.於遊戲活動中展現排球高手托球的能力。 7.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 |
活動2 移位練習 一、重點:能完成教師示範動作,並於活動中展現動作。 二、活動 (一)教師示範動作後,請學童練習。 (二)教師從旁協助並指導動作的正確性 1.墊步 (1)移動約半步的距離,適用於較短距離(約2 公尺)的移動。 (2)啟動腳向前跨出一小步,另一腳跟上,準備擊球。 2.併步 (1)左右橫移一步的距離,較適用於左右方向的快速移動。 (2)啟動腳向左右邊橫跨出一步,另一腳收腿碰到啟動腳後,啟動腳再往左右橫移一步,準備接擊。 3.交叉步 (1)適用於較遠地方的快速移動。 (2)啟動腳移動跨過另一腳,呈交叉狀,再以啟動腳為軸心,跨出外腳來準備接擊。 |
3 |
南一數位教學館 |
口語評量 操作評量 觀察檢核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