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105學年度第二學期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六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計畫表
一、
課程架構圖:
二、
課程理念:
數學課程發展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各階段學生的身心與思考型態的發展歷程,提供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學習方式。學習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討論,激盪各種想法,激發創造力,明確表達想法,強化合理判斷的思維與理性溝通的能力,期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建立數學知識。
三、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以現實生活的題材為中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掌握數、量、形的概念與關係;從現實生活中和同學或家庭成員理性溝通數學;從現實生活中,擬定數學問題,並培養其批判、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欣賞數學的能力。
四、
課程目標:
1.
掌握數、量、形的概念與關係。
2.
培養日常所需的數學素養。
3.
發展形成數學問題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4.
發展以數學作為明確表達、理性溝通工具的能力。
5.
培養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
6.
培養欣賞數學的能力。
五、 教學策略建議:
編輯教材時,適時納入各類評量問題與活動,希望能幫助教師在各種脈絡中適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同時在評量問題中,也適時納入學生與學生間及學生與教師間溝通的機制,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與人溝通、分析與批判的能力。甚至納入學生與家庭成員共同學習的機制,一方面讓學生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家長了解數學教育的走向。
六、參考資料:
1. 胡志偉、方文熙(民國83年),中文文章的易讀性指標。第四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發表。臺北市。
2. Anderson,
J.R. (1991). Cognitive
Psychology (3rd ed).
3. Mayer, R.E. (197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ative approach.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4. 教育部(1999):九年一貫數學能力指標。
5. 李源順:數學教師知識庫(http://www.mtedu.tmtc.edu.tw/data/file/110.doc)
6. 洪有情(民82):青少年的代數運算發展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7. 呂玉琴(1991):分數概念:文獻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四期,753-606。
8. 楊壬孝(1988):國中小學生分數概念的發展。國科會計畫研究發展。
9. 國立編譯館(民87):國民中學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10. 九章出版社編(民77):數學誕生的故事。九章出版社。
七、課程計畫:
學習總目標:
1. 能解決分數除法的應用問題;能解決分數(小數)加減乘除混合的四則問題;能解決分數與小數四則混合計算的問題。
2. 能做時間的分數與小數化聚;能用時間(或距離)的長短,比較物體在固定距離(或時間)內的運動快慢;認識平均速率的意義及速率的普遍單位(如:公尺/秒、公里/時);能透過化聚作時速、分速或秒速之間的單位換算及比較;能應用距離、時間和速率三者的關係,解決生活中有關速率的問題。
3. 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中面與面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及線與面的垂直關係;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能計算複合形體的體積。
4.
認識基準量與比較量;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和的方法;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差的方法;能了解並運用母子和或母子差求母數的方法。
5. 能簡化或圖示給定的題目,透過思考、分析找出解題的方法;能列式表徵生活情境中的數量關係並進行解題,及檢驗解的合理性。
6. 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長條圖並報讀;能整理有序資料,繪製折線圖並報讀;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成圓形百分圖並報讀;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成圓形圖並報讀。
起訖週次 |
起訖日期 |
主 題 |
單元名稱 |
對應能力指標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重點 |
教學節數 |
教學資源 |
評量方式 |
重大議題 |
十大基本能力 |
一 |
2/12 - 2/18 |
數與量 |
一、分數與小數的四則計算 |
6-n-04 能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及熟練其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6-n-05 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分數的兩步驟問題,並能併式計算。 連結: C-S-4,C-C-8,C-E-4 |
1.能解決分數除法的應用問題。 2.解決分數加、減、乘、除混合的四則問題。 |
【活動一】分數除法的應用 1.透過情境布題的觀察和討論,解決分數除法的比例、單價和其他應用問題。 【活動二】分數四則計算 1.透過情境布題的觀察和討論,解決分數加減(與乘)的混合應用問題。 2.透過情境布題的觀察和討論,解決分數連乘與先乘後除的應用問題。 3.透過情境布題的觀察和討論,解決分數四則混合的應用問題。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1 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二 |
2/19 - 2/25 |
數與量 |
一、分數與小數的四則計算 |
6-n-04 能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及熟練其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6-n-05 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分數的兩步驟問題,並能併式計算。 6-n-08 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小數的兩步驟問題,並能併式計算。 連結: C-S-4,C-C-8,C-E-4 |
1.能解決小數加、減、乘、除混合的四則問題。 2.能解決分數和小數四則混合計算問題。 |
【活動三】小數四則計算 1.透過情境的觀察和討論,解決小數加與減(或乘)的混合應用問題。 2.透過情境的觀察和討論,解決小數乘、除或混合的應用問題。 3.透過情境的觀察和討論,解決小數四則混合的應用問題。 【活動四】分數與小數混合的四則計算 1.透過情境布題,解決分數與小數混 2. 透過情境布題,解決分數與小數混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1 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三 |
2/26 - 3/4 |
數與量 |
二、速率 |
6-n-11 能理解常用導出量單位的記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6-n-12 能認識速度的意義及其常用單位。 連結: C-S-3,C-S-4 |
1.能做時間的分數與小數化聚。 2.能用時間(或距離)的長短,比較物體在固定距離(或時間)內的運動快慢。 3.認識平均速率的意義及速率的普遍單位(如:公尺/秒、公里/時)。 |
【活動一】時間單位的換算 1.透過平均布題的討論和想法,能做日、時、分、秒的分數、小數化聚。 【活動二】速率 1.能比較快慢並理解平均速率的意義與知道速率公式。 2.認識時速、分速與秒速的意義。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
【人權教育】 1-3-2 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 1-3-3 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四 |
3/5 - 3/11 |
數與量 |
二、速率 |
6-n-11 能理解常用導出量單位的記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6-n-12 能認識速度的意義及其常用單位。 連結: C-S-3,C-S-4 |
1.能透過化聚作時速、分速或秒速之間的單位換算及比較。 2.理解距離、時間和速率之間的關係,並由兩項已知求算第三項。 |
【活動三】速率單位的換算 1.能做分速與秒速的單位換算,進而比較速率快慢。 2.能做時速與分速的單位換算,進而比較速率快慢。 3.能做速率的單位換算,進而比較速率快慢。 【活動四】距離、時間和速率的關係 1.利用乘除互逆關係,由速率公式中已知的兩項求算第三項。 2.能解決速率基本應用問題。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
【人權教育】 1-3-2 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 1-3-3 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五 |
3/12 - 3/18 |
數與量、代數 |
二、速率 |
6-n-12 能認識速度的意義及其常用單位。 6-n-13 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 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a-04) 6-a-04 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 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n-13) 連結: C-S-3,C-S-4 |
1.能應用距離、時間和速率三者的關係,解決生活中有關速率的問題。 2.解決船與水流、追趕、火車的速率問題。 |
【活動五】速率的應用 1.解決同向、反向的速率問題。 2.解決平均速率的應用問題。 【數學步道I】速率問題的應用 1.透過布題的討論和觀察,解決有關流水的速率應用問題。 2.透過布題的討論和觀察,解決有關追趕的速率應用問題。 3.透過布題的討論和觀察,解決有關火車的速率應用問題。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
【人權教育】 1-3-2 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 1-3-3 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六 |
3/19 - 3/25 |
數與量、幾何、代數 |
三、柱體面、邊的關係與體積 |
6-n-15 能理解簡單直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同6-s-05) 6-s-04 能認識面與面的平行與垂直,線與面的垂直,並描述正方體與長方體中面與面、線與面的關係。 6-s-05能理解簡單直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同6-n-15) 6-a-03 能用符號表示常用的公式。 連結: C-R-1,C-R-2,C-R-3,C-R-4,C-T-3,C-S-2,C-S-3,C-C-1,C-C-2,C-C-5,C-C-7,C-C-9 |
1.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中面與面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及線與面的垂直關係。 2.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 |
【活動一】柱體面與面、邊與面的關係 1.了解正方體與長方體面與面的垂直關係並判別兩面之間是否垂直。 2.了解柱體面與面的垂直關係,並判別兩面是否平行。 3.了解正方體邊與面的垂直關係。 【活動二】柱體的體積 1.複習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公式,並觀察柱體的體積變化。 2.理解長方體、底面為平行四邊形的柱體、三角柱及圓柱的體積公式。 |
4 |
1.附件1、2、4~6 2.三角板 3.小白板 4.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1 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七 |
3/26 - 4/1 |
數與量、幾何、代數 |
三、柱體面、邊的關係與體積 |
6-n-15 能理解簡單直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同6-s-05) 6-s-01 能利用幾何形體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幾何問題。 6-s-05能理解簡單直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同6-n-15) 6-a-03 能用符號表示常用的公式。 連結: C-R-1,C-R-2,C-R-3,C-R-4,C-T-3,C-S-2,C-S-3,C-C-1,C-C-2,C-C-5,C-C-7,C-C-9 |
1.能計算複合形體的體積。 2.認識並求算三角柱與圓柱的表面積。 |
【活動三】複合形體的體積 1.解決實心複合形體的體積。 2.解決空心長方柱的體積。 3.解決有底無蓋的空心圓柱的體積。 【數學步道II】柱體的表面積 1.認識並求算三角柱的表面積。 2.認識並求算圓柱的表面積。 |
4 |
1.附件3、6~9 2.小白板 3.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1 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八 |
4/2 - 4/8 |
數與量、代數 |
四、基準量與比較量 |
6-n-13 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a-04) 6-a-04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n-13) 連結: C-R-1,C-R-2,C-R-3,C-T-1,C-T-2,C-T-4,C-S-1,C-S-2,C-S-3,C-S-4,C-C-1,C-C-2,C-C-4,C-C-5,C-C-9,C-E-1 |
1.認識基準量與比較量。 |
【活動一】基準量與比較量 1.能利用基準量與比較量的關係解決倍數問題。 2.解決由倍數關係求比較量或基準量的問題。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
【人權教育】 1-3-2 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 1-3-3 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九 |
4/9 - 4/15 |
數與量、代數 |
四、基準量與比較量 |
6-n-13 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a-04) 6-a-04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n-13) 連結: C-R-1,C-R-2,C-R-3,C-T-1,C-T-2,C-T-4,C-S-1,C-S-2,C-S-3,C-S-4,C-C-1,C-C-2,C-C-4,C-C-5,C-C-9,C-E-1 |
1.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和的方法。 2.能了解並運用由母子和求母數與子數的方法。 |
【活動二】基準量與比較量的應用(兩量之和) 1.由母數和子數的倍數(整數倍、小數倍、分數倍)或百分率關係,求出母子和。 2.運用母子和的方法,解決加成問題(百分率關係)。 3.能由母數與子數為分數倍(或小數倍)關係的母子和求出母數和子數。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
【人權教育】 1-3-2 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 1-3-3 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 |
4/16 - 4/22 |
數與量、代數 |
四、基準量與比較量 |
6-n-13 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a-04) 6-a-04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n-13) 連結: C-R-1,C-R-2,C-R-3,C-T-1,C-T-2,C-T-4,C-S-1,C-S-2,C-S-3,C-S-4,C-C-1,C-C-2,C-C-4,C-C-5,C-C-9,C-E-1 |
1.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差的方法。 2.能了解並運用由母子差求母數與子數的方法。 |
【活動三】基準量與比較量的應用(兩量之差) 1.由母數和子數的倍數(小數倍、分數倍)或百分率關係,求出母子差。 2.能由母數和子數為倍數(整數倍、小數倍、分數倍)或百分率關係的母子差求出母數和子數。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
【人權教育】 1-3-2 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 1-3-3 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一 |
4/23 - 4/29 |
數與量、代數 |
五、怎樣解題 |
6-n-13 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a-04) 6-a-04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n-13) 連結: C-R-1,C-R-2,C-R-3,C-T-1,C-T-2,C-T-4,C-S-1,C-S-2,C-S-3,C-S-4,C-C-1,C-C-2,C-C-4,C-C-5,C-C-9,C-E-1 |
1.能簡化或圖示題目,透過思考、分析找出解題的方法。 2.能列出適當的算式解決問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 |
【活動一】雞羊問題 1.透過列表或圖示的方法,解決雞羊同籠問題。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
【人權教育】 1-3-2 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 1-3-3 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二 |
4/30 - 5/6 |
數與量、代數 |
五、怎樣解題 |
6-n-13 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a-04) 6-a-04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n-13) 連結: C-R-1,C-R-2,C-R-3,C-T-1,C-T-2,C-T-4,C-S-1,C-S-2,C-S-3,C-S-4,C-C-1,C-C-2,C-C-4,C-C-5,C-C-9,C-E-1 |
1.能列出適當的算式解決問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 |
【活動二】年齡問題 1.觀察與討論布題情境,使用圖示方法引導學生簡化年齡問題,並思考解題方法。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1 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三 |
5/7 - 5/13 |
數與量、代數 |
五、怎樣解題 |
6-n-13 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a-04) 6-a-04能利用常用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進行解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同6-n-13) 連結: C-R-1,C-R-2,C-R-3,C-T-1,C-T-2,C-T-4,C-S-1,C-S-2,C-S-3,C-S-4,C-C-1,C-C-2,C-C-4,C-C-5,C-C-9,C-E-1 |
1.能簡化或圖示題目,透過思考、分析找出解題的方法。 2.能列出適當的算式解決問題,並檢驗解的合理性。 |
【活動三】平均問題 1.理解平均的意義。 2.利用平均概念解決問題。 【活動四】間隔問題 1.簡化間隔問題並思考解題方法。 2.簡化路燈問題並解題。 3.解決圓形周圍的植樹問題。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
【人權教育】 1-3-2 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 1-3-3 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四 |
5/14 - 5/20 |
統計與機率 |
六、統計圖 |
6-d-01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並製成長條圖。 6-d-02能整理生活中的有序資料,並繪製成折線圖。 連結: C-T-3,C-S-3,C-C-1 |
1.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並繪製及報讀長條圖。 2.能報讀及整理有序資料,並繪製及報讀折線圖。 |
【活動一】繪製長條圖 1.透過課本情境,說明並引導學生將統計表的資料繪製成長條圖。 2.介紹並利用省略符號改變長條圖的呈現。 3.透過課本情境,繪製變形的長條圖並觀察。 【活動二】繪製折線圖 1.透過課本情境,說明並引導學生將統計表的資料繪製成折線圖。 2.透過課本情境,繪製變形的折線圖並觀察。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回家作業 |
【資訊教育】 3-3-6 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 【性別平等教育】 1-3-1 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 2-3-5 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五 |
5/21 - 5/27 |
統計與機率 |
六、統計圖 |
6-d-03 能報讀生活中常用的圓形圖,並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製成圓形圖。 連結: C-T-3,C-S-3,C-C-1 |
1.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及報讀圓形百分圖。 2.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及報讀圓形圖。 |
【活動三】圓形百分圖 1.教師說明圓形百分圖的使用時機。 2.引導學生認識並報讀圓形百分圖。 3.引導學生繪製圓形百分圖。 4.提出百分率總和為何不是100%?學生經討論提出取概數產生的誤差,進而引導調整百分率最大部分,使百分率總和為100%。 【活動四】圓形圖 1.以課本情境,說明並引導學生將統計表的資料繪製成圓形圖。。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
【生涯發展教育】 1-3-1 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2-3-2 學習兩性間的互動與合作。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六 |
5/28 - 6/3 |
統計與機率 |
六、統計圖 |
6-d-03 能報讀生活中常用的圓形圖,並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製成圓形圖。 連結: C-T-3,C-S-3,C-C-1 |
1.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及報讀圓形百分圖。 2.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及報讀圓形圖。 |
【活動五】圓形百分圖和圓形圖的應用 1.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根據圓形百分圖,計算出各種類的數量。 2.學生觀察課本的圓形圖並回答問題,教師說明並澄清迷思。 |
4 |
1.小白板 2.白板筆 |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
【生涯發展教育】 3-2-3 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 【家政教育】 1-3-3 接納他人所喜歡的食物。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七 |
6/4 - 6/10 |
|
總複習 |
|
|
|
|
|
|
|
|
十八 |
6/11 - 6/17 |
|
總複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