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105學年度第一學期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二年級生活領域教學計畫表 |
﹙一﹚二年級上學期之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自己的家庭有哪些成員。
2. 能運用音樂節奏介紹自己的家庭狀況。
3. 能觀察並介紹家人特徵和生活習性。
4. 能描述和家人一起生活的情況。
5. 能說出家庭生活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6. 能欣賞藝術作品並描述作品給人的感受。
7. 能將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用藝術創作的方式呈現,並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
8. 能察覺和家人相處時想法不同的情況。
9. 能知道和家人意見不合時應該怎樣解決。
10. 能和同學合作演出戲劇。
11. 能說出維繫家人情感的方式。
12. 能發現在陽光下活動時會有影子。
13. 能察覺室內也會有影子。
14. 能在教室裡實際製作影子。
15. 能了解可以利用影子演出影子戲。
16. 能透過討論決定影子戲的故事和角色。
17. 能實際做出影子戲需要的影子。
18. 能和同學合作演出影子戲。
19. 能利用歌曲替影子戲加上配樂。
20. 能發表自己看完影子戲的心得。
21. 能知道觀賞表演時應有的禮儀。
22. 能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
23. 能知道和同學一起玩玩具時可能發生的情況。
24. 能和大家一起開心的玩玩具。
25. 能了解不同玩具的特性。
26. 能表現玩具動起來的樣子。
27. 能跟著音樂打節奏並藉由歌曲表現玩玩具的快樂氣氛。
28. 能知道玩過哪些利用其他材料做成的玩具。
29. 能知道可以利用哪些方式使玩具動起來。
30. 能自己動手製作玩具。
31. 能利用自製的玩具進行競賽。
32. 能感受〈玩具兵進行曲〉中的故事。
33. 能仔細聆聽各種聲音。
34. 能分辨自己聽到的聲音。
35. 能說出自己對聲音的感受。
36. 能說出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聲音。
37. 能歸納出好聽聲音的特性。
38. 能分辨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
39. 能利用樂器發出好聽的聲音。
40. 能利用不同物品當作樂器。
41. 能知道要如何進行合奏才好聽。
42. 能利用樂器進行合奏。
43. 能認識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
44. 能了解合奏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45. 能以五官觀察校園,並找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46. 能說出對顏色的感覺。
47. 能找出顏色的相似色。
48. 能畫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49. 能運用彩繪工具畫出顏色的深淺。
50. 能運用彩繪工具體驗基本色的混合,並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51. 能說出自己喜歡的校園美景。
52. 能運用各種彩繪工具及彩繪技巧畫出校園中的美景。
53. 能介紹自己所畫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54. 能欣賞別人的作品並說出自己的想法。
55. 能說出自己在生活環境中常看見到的事物。
56. 能說出自己的生活環境比較像哪一種類型。
57. 能利用歌曲形容自己居住的生活環境。
58. 能說出自己對生活環境什麼事物最感興趣。
59. 能做好探訪生活環境前的準備。
60. 能在探訪生活環境時有所發現。
61. 能將蒐集到的資料分類整理,並用不同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62. 能根據探訪過程中,分析自己生活環境中有那些特色。
63. 能根據生活環境的特色,發表介紹活動。
64. 能了解生活環境的人及事物並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二年級上學期之生活領域教學計畫表
1.學科領域:生活
2.適用對象:一○四學年度上學期二年級學生
3.架構圖:
(三) |
二 |
年級上學期九年一貫 |
生活 |
課程各單元內涵分析 |
起迄週次 |
起迄 日期 |
主題 |
單元 |
分段能力指標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節數 |
教學資源 |
評量 方法 |
重大議題 |
十大基本能力 |
一 |
8/28 - 9/3 |
主題一、我的家 |
單元一、我的家人 |
1-1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
1.能了解自己的家庭有哪些成員。 |
1.引導學童了解平常有哪些家人和自己生活在一起。 2.引導學童了解每個家庭的成員不大相同。 |
7 |
教師準備: 1.音樂情境CD。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二 |
9/4 - 9/10 |
主題一、我的家 |
單元一、我的家人 |
1-1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
1.能運用音樂節奏介紹自己的家庭狀況。 2.能觀察並介紹家人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
1.引導學童學會跟著節奏打拍子。 2.引導學童利用音樂節奏和念謠分享家中的成員。 3.引導學童藉由仔細觀察,發現家人的特徵。 4.引導學童了解家人的生活習性。 |
7 |
教師準備: 1.音樂情境CD。 學生準備: 1.家人的照片。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三 |
9/11 - 9/17 |
主題一、我的家 |
單元二、有家人真好 |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2-3察覺不同人、不同生物、不同文化各具特色,理解並尊重其歧異性,欣賞其長處。 3-1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4 養成參與、欣賞展示及演出時的基本禮儀與態度。 |
1.能描述和家人一起生活的情況。 2.能說出家庭生活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3.能欣賞藝術作品並描述作品給人的感受。 4. 能將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用藝術創作的方式呈現,並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 |
1.引導學童發表自己平時和家人一起相處的情形。 2.引導學童從自己和家人互動的情形中,說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3.引導學童欣賞和家人相處有關的藝術作品。 4.引導學童畫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家庭生活。 |
7 |
教師準備: 1.8開圖畫紙。 學生準備: 1.彩繪工具。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四 |
9/18 - 9/24 |
主題一、我的家 |
單元三、家人的相處 |
2-2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3-2練習並運用探究人、事、物的方法,解決生活的問題、美化生活的環境、增加生活的趣味。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4-3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4養成參與、欣賞展示及演出時的基本禮儀與態度。 |
1.能察覺和家人相處時想法不同的情況。 2. 能知道和家人意見不合時應該怎樣解決。 3. 能和同學合作演出戲劇。 4. 能說出維繫家人情感的方式。 |
1.引導學童思考家庭生活中,是否有意見不合的情況。 2.引導學童思考自己平常是怎麼和家人相處的。 3.引導學童思考自己在和家人意見不同時,會怎麼解決。 4.引導學童了解演戲時,應該注意的事情,並和同學合作演出戲劇 5.引導學童討論維繫家人情感的方式。 6.引導根據討論出來的方式加以實踐,增進家人間的情感。 |
7 |
教師準備: 1.西卡紙、膠帶、剪刀。 學生準備: 1.彩色筆。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五 |
9/25 - 10/1 |
主題二、光和影 |
單元一、發現影子 |
1-1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2-2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3-2練習並運用探究人、事、物的方法,解決生活的問題,美化生活的環境、增加生活的趣味。 |
1.能發現在陽光下活動時會有影子。 2. 能察覺室內也會有影子。 3.能在教室裡實際製作影子。 |
1.引導學童在校園中去尋找影子。 2.引導學童分享在找影子過程中的發現。 3.引導學童在教室中尋找影子。 4.引導學童發現教室裡的影子和陽光下的影子看起來不大相同。 5.引導學童了解影子的產生和光有關。 6.引導學童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製造影子。 7.引導學童了解如何製造出清楚的影子。 |
7 |
教師準備: 1.人工光源(例如:手電筒、檯燈、投影機、蠟燭等)。 2.不同形狀的物體。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六 |
10/2 - 10/8 |
主題二、光和影 |
單元二、影子變變變 |
1-2透過各種媒材進行探索活動,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3-1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4-3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1.能了解可以利用影子演出影子戲。 2. 能透過討論決定影子戲的故事和角色。 3. 能實際做出影子戲需要的影子。 |
1.引導學童討論在教室裡演出影子戲時要做的準備工作。 2.引導學童決定要演出的故事。 3.引導學童決定故事裡的角色。 4.引導學童利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出故事裡角色的影子。 |
7 |
教師準備: 1.剪刀、膠帶。 學生準備: 1.西卡紙。 2.紙杯。 3.竹筷子。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七 |
10/9 - 10/15 |
主題二、光和影 |
單元三、影子戲開演 |
3-2練習並運用探究人、事、物的方法,解決生活的問題,美化生活的環境、增加生活的趣味。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4-3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4養成參與、欣賞展示及演出時的基本禮儀與態度。 |
1.能和同學合作演出影子戲。 2. 能利用歌曲替影子戲加上配樂。 3. 能發表自己看完影子戲的心得。 4. 能知道觀賞表演時應有的禮儀。 |
1.引導學童合作演出影子戲。 2.引導學童發表觀賞影子戲之後的心得。 |
7 |
教師準備: 1.光源。 2.布幕。 3.情境CD。 學生準備: 1.演出影子戲的道具。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八 |
10/16 - 10/22 |
主題三、玩具世界 |
單元一、我的寶貝玩具 |
1-1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3-2練習並運用探究人、事、物的方法,解決生活的問題、美化生活的環境、增加生活的趣味。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4-2學習體會他人的立場、體諒別人,並與人和諧相處。 |
1.能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 2. 能知道和同學一起玩玩具時可能發生的情況。 3. 能和大家一起開心的玩玩具。 |
1.教師引導學童說出自己喜歡的玩具。 2.教師引導學童和同學一起玩玩具。 3.教師引導學童發表在一起玩玩具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況。 4.教師引導學童討論要怎樣做,大家才能開心地一起玩。 |
7 |
學生準備: 1.各種玩具。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九 |
10/23 - 10/29 |
主題三、玩具世界 |
單元二、有趣的玩具 |
1-1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
1.能了解不同玩具的特性。 2. 能表現玩具動起來的樣子。 3. 能跟著音樂打節奏並藉由歌曲表現玩玩具的快樂氣氛。 |
1.引導學童藉由玩玩具發現不同玩具的特性。 2.引導學童表演玩具動起來的樣子。 3.引導學童演唱〈玩具國〉。 4.引導學童一邊念歌詞、一邊隨著音樂打節奏。 |
7 |
教師準備: 1.情境CD。 學生準備: 1.各種玩具。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 |
10/30 - 11/5 |
主題三、玩具世界 |
單元三、動手做玩具 |
1-1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3-1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4-3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1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
1.能知道玩過哪些利用其他材料做成的玩具。 2. 能知道可以利用哪些方式使玩具動起來。 3.能自己動手製作玩具。 4.能利用自製的玩具進行競賽。 5.能感受〈玩具兵進行曲〉中的故事。 |
1.引導學童回想自己用過哪些方式做玩具。 2.引導學童了解讓玩具動起來的方法。 3.引導學童利用不同的方式,自己製作玩具。 4.引導學童討論比賽的項目和規則。 5.引導學童實際進行比賽。 6.引導學童仔細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7.引導學童發揮想像力,感受音樂表現的故事。 8.引導學童了解〈玩具兵進行曲〉中,不同段落所代表的意義。 |
7 |
教師準備: 1.生活中的物品。 2.西卡紙、剪刀。 學生準備: 1.彩繪工具。 2.黏著工具。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一 |
11/6 - 11/12 |
主題四、奇妙的聲音 |
單元一、聽聽聲音 |
1-1以五官和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
1.能仔細聆聽各種聲音。 2. 能分辨自己聽到的聲音。 3. 能說出自己對聲音的感受。 4. 能說出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聲音。 5. 能歸納出好聽聲音的特性。 |
1.引導學童仔細聆聽在校園裡聽到的聲音。 2.引導學童分辨自己聽到的聲音。 3.引導學童發表自己對於聽到的聲音有什麼感受。 4.引導學童說出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聲音。 5.引導學童歸納出好聽的聲音有哪些特性。 |
7 |
教師準備: 1.各種情境的聲音CD。 2.樂音與噪音CD。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二 |
11/13 - 11/19 |
主題四、奇妙的聲音 |
單元二、聲音魔術師 |
1-1以五官和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1-2透過各種媒材進行探索活動,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 3-3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5-1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
1.能分辨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 2. 能利用樂器發出好聽的聲音。 3. 能利用不同物品當作樂器。 4. 能知道要如何進行合奏才好聽。 |
1.引導學童認識不同的樂器,並分辨它們發出來的聲音。 2.引導學童利用樂器替〈小木魚〉伴奏。 3.引導學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發出聲音。 4.引導學童自行設計製作樂器。 5.引導學童利用身體發出聲音。 6.引導學童練習利用各種不同的聲音一起演出。 |
7 |
教師準備: 1.木魚。 2.鈴鼓。 3.三角鐵。 4.沙鈴。 5.響板。 學生準備: 1.自製樂器用的材料。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三 |
11/20 - 11/26 |
主題四、奇妙的聲音 |
單元三、小小音樂會 |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3-3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4-3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4養成參與、欣賞展示及演出時的基本禮儀與態度。 |
1能利用樂器進行合奏。 2. 能認識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附點二分音符的時值。 3. 能了解合奏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
1.引導學童利用樂器替〈歡樂年華〉伴奏。 2.引導學童認識不同音符的時值。 3.引導學童說出自己在聆聽大家的合奏後,有什麼感覺。 4.引導學童了解合奏時應該注意的事情。 |
7 |
教師準備: 1.情境CD。 學生準備: 1.自製的樂器。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十四 |
11/27 - 12/3 |
主題五、繽紛色彩 |
單元一、一起找 顏色 |
1-1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
1.能以五官觀察校園,並找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2. 能說出對顏色的感覺。 3. 能找出顏色的相似色。 |
1.引導學童到校園中找尋顏色。 2.引導學童發表自己喜歡哪些地方的顏色。 3.引導學童發表自己喜歡哪些地方的顏色,並說明喜歡的原因。 4.引導學童思考喜歡的顏色給自己什麼感覺。 5.引導學童發表校園裡哪些地方的顏色相似。 6.引導學童思考可以如何將自己喜歡的地方介紹給大家。 |
7 |
教師準備: 1.各種情境的照片。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五 |
12/4 - 12/10 |
主題五、繽紛色彩 |
單元二、色彩魔術師 |
1-2透過各種媒材進行探索活動,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 3-1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3-3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5-2察覺自己對許多事物的想法與做法,有時也很管用。 |
1.能畫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2. 能運用彩繪工具畫出顏色的深淺。 3. 能運用彩繪工具體驗基本色的混合,並調出自己想要的顏色。 |
1.引導學童討論如何畫出校園不同場景的顏色。 2.引導學童畫出深淺不同的顏色。 3.引導學童練習利用混色的方式,調製出另一種顏色。 |
7 |
教師準備: 1.8開圖畫紙。 學生準備: 1.水彩。 2.蠟筆。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六 |
12/11 - 12/17 |
主題五、繽紛色彩 |
單元三、校園寫生畫 |
3-1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3-2練習並運用探究人、事、物的方法,解決生活的問題、美化生活的環境、增加生活的趣味。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
1.能說出自己喜歡的校園美景。 2. 能運用各種彩繪工具及彩繪技巧畫出校園中的美景。 3. 能介紹自己所畫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4. 能欣賞別人的作品並說出自己的想法。 |
1.引導學童將在校園裡觀察到的景物畫下來。 2.引導學童針對用色和構圖等內容,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3.引導學童欣賞別人的作品,並給予讚美和鼓勵。 |
7 |
教師準備: 1.8開圖畫紙。 學生準備: 1.水彩。 2.蠟筆。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七 |
12/18 - 12/24 |
主題六、我們生活的地方 |
單元一、我家在哪裡 |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3-1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
1.能說出自己在生活環境中常看到的事物。 2. 能說出自己生活環境比較像哪一種類型。 3. 能利用歌曲形容自己居住的生活環境。 |
1.引導學童藉由發表社區中常見的事物,了解自己生活環境的類型。 2.引導學童演唱能表現生活環境美好的歌曲。 3.引導學童了解音符的位置。 4.引導學童思考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常看見哪些事物。 |
7 |
教師準備: 1.教學DVD。 學生準備: 1.生活環境附近的照片。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十八 |
12/25 - 12/31 |
主題六、我們生活的地方 |
單元二、探索生活環境 |
2-3察覺不同人、不同生物、不同文化各具特色,理解並尊重其歧異性,欣賞其長處。 3-3養成動手探究事物的習慣,並能正確、安全且有效地行動。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5-2察覺自己對許多事物的想法與做法,有時也很管用。 |
1.能說出自己對社區什麼事物最感興趣。 2. 能做好探訪社區前的準備。 3.能在探訪社區時有所發現。 |
1.引導學童說出自己對社區的哪個地方最感興趣,並引發學童想要去認識它的動機。 2.引導學童了解可以藉由哪些方式去了解社區。 3.引導學童了解去探訪社區前應該做的準備,並確實完成。 4.引導學童發表自己在探訪過程中的發現。 |
7 |
學生準備: 1.紀錄簿。 2.筆。 3.相機。 4.帽子。 5.水壺。 6.背包。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九 |
1/1 - 1/7 |
主題六、我們生活的地方 |
單元三、 愛我生活的地方 |
2-3察覺不同人、不同生物、不同文化各具特色,理解並尊重其歧異性,欣賞其長處。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4-3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5產生愛護生活環境、尊重他人與關懷生命的情懷。 |
1.能將蒐集到的資料分類整理,並用不同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2. 能根據探訪過程中分析自己生活環境中有那些特色。 3.能根據生活環境的特色,發表介紹活動。 4.能了解生活環境的人及事物,並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1.引導學童替收集到的資料做分類整理。 2.引導學童將整理好的資料分享給大家。 |
7 |
學生準備: 1.壁報紙。 2.學習單。 3.彩色筆。 4.黏著工具。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二十 |
1/8 - 1/14 |
主題六、我們生活的地方 |
單元三、 愛我生活的地方 |
2-3察覺不同人、不同生物、不同文化各具特色,理解並尊重其歧異性,欣賞其長處。 4-1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4-3能聽取團體成員的意見、遵守規則、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4養成參與、欣賞展示及演出時的基本禮儀與態度。 5-5產生愛護生活環境、尊重他人與關懷生命的情懷。 |
1.能說出聆聽發表後的心得。 2. 能根據探訪過程中分析自己生活環境中有那些特色。 3.能根據生活環境的特色,發表介紹活動。 4.能了解生活環境的人及事物,並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1.引導學童發表自己社區的特色。 2.引導學童向大家介紹自己社區的特色。 |
7 |
學生準備: 1.壁報紙。 2.學習單。 3.彩色筆。 4.黏著工具。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二十一 |
1/15-1/19 |
總複習 |
|
|
|
|
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