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105學年度第二學期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三年級國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一、
課程架構圖:
二、
課程理念:
1.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習方法為主線,整體發展為主旨,透過字、詞、句、段、篇的訓練;聽、說、讀、寫、思、作的教程設計,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陶冶有機的結合起來。
2. 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改變語文「高消耗,低效益」的缺失。
3.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時代精神。
4. 以單元組織方式進行。
5. 特別重視學科體系的規畫、統整,和與其他領域橫向課程的設計、整合。
6. 循環反覆,循序漸進,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教材不只呈現了工具性的規律特點,也凸顯了科學性、時代性的進步要求。
三、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語文學習是素質學科,也是工具學科,除了利用注音符號,欣賞語文的優美之外,也會運用字、詞典統整識字,進而增加閱讀、描寫和聆聽的能力。
四、
課程目標:
1.
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擴充閱讀,記錄訊息,表達意見。
2.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並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3.
正確發音並說標準國語,把握說話主題。
4.
認識常用中國文字,激發寫字的興趣。
5.
掌握閱讀的基本技巧,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6.
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並利用文字表達想法。
7.
透過閱讀理解策略方式,學會思考文章文義、內涵,進而思考回答問題。
五、教學策略建議:
本冊以「活動操作」的方式為主軸,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習個體、教學情境、班級學生程度組織延伸活動,使學習與生活活動結合,落實學習活動化的目標。另外於語文焦點及統整活動中,提供多元的評量活動,兼顧聽、說、讀、寫、作和思考的應用。
1.閱讀教學:運用第四單元「閱讀交響樂」和「閱讀開門」等主題,結合課外讀物,落實語文應用的目標,發展兒童閱讀興趣,培養自學、獨立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並應用到各單元教學及生活當中。
2.寫作教學:透過本冊的語文焦點及統整活動,學習心情和景物描寫的方法,並能認識告示、說明類文章和讀書報告的寫法,懂得如何欣賞童詩,增加語文能力。
建議將本冊各單元視為一個主題探索,在一學期內配合其他領域教材,於彈性時間或快樂晨光中實施。並於期末彙整成個人或班級主題探索的專輯。
六、參考資料:
1. 我愛青蛙呱呱呱 文:林煥彰 圖:施政廷 小兵出版社 民國九十六年
2. 寫好作文的10堂感官體驗課 文:曾春 圖:黑野人 文房出版社 民國一○○年
3. 走進寶島看臺灣文化藏寶圖 文:陳馨儀 人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九十九年
4. 你的心情好嗎? 文、圖:安東尼.布朗 譯:余治瑩 維京出版社 民國一○○年
5. 油桐花下的精靈 文:廖大魚 小兵出版社 民國九十二年
6. 臺灣空中地理大教室:100個你不可不知的關鍵地貌 文:林俊全 貓頭鷹出版社 民國一○○年
7. 臺灣賞蟬圖鑑 文:陳振祥 天下文化 民國九十六年
8. 巨人和春天 文:郝廣才 圖:王家珠 格林文化 民國九十九年
9. 神奇的畫筆 文、圖:土田義晴 譯:周姚萍 小魯文化 民國九十九年
10. 康軒版第六冊教師手冊
七、課程計畫:
學習總目標:
1.生活中處處可以找到驚喜,只要品味觀察,生活中處處可發現值得回憶、保存的好滋味。蒐集、閱讀並用適當的語調朗讀有關生活的詩歌、文章。
2.心情會產生不同變化,並影響人的行為表現。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心情,理解人們會根據自我需求和認知,產生不同體會,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
3.透過閱讀,向大自然學習,欣賞千變萬化的自然奇觀,以及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祕密,了解大自然與我們息息相關,愛護生存環境,尊重大自然。
4.學習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有責任心和榮譽感,當一個會處理生活、品味生活的人。
5.認識童話,引導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認識童話的多樣性,並培養閱讀興趣。
6.走入文學世界,品味詩、劇本、童話等不同文類的作品,認識古今中外名家,了解文學作品的多樣性及趣味性,培養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起訖週次 |
起訖日期 |
單元名稱 |
課 名 |
對應能力指標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重點 |
教學節數 |
教學資源 |
評量方式 |
重大議題 |
十大基本能力 |
一 |
2/12 - 2/18 |
生活的滋味 |
單元主題引導/一、許願 |
【一、許願】 |
【一、許願】 1.了解注音符號語調的變化,讀出「許願」詩歌的節奏與情感。 2.能安靜聆聽同學發表的內容,提出恰當的回饋。 3.說出自己新學期的新希望。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寫出工整的字。 5.理解課文中表達的情感,以適當的抑揚頓挫讀出「許願」這首詩歌。 |
【一、許願】 1.運用注音符號朗讀課文,表現「許願」這首詩歌的節奏與情感。 2.認真聆聽同學朗讀詩歌的表現。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適當的抑揚頓挫表現「許願」這首詩歌。 4.能歸納字的部首,學習識字。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2.習作評量 3.口頭評量 |
【生涯發展教育】 |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二 |
2/19 - 2/25 |
生活的滋味 |
一、許願/二、晒棉被 |
【一、許願】 【二、晒棉被】 |
【一、許願】 1.欣賞詩歌表現的樂趣,掌握詞語的搭配,寫出完整的句子。 2.能立定志向,規畫自己的時間,期許自己有更好的表現。 【二、晒棉被】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生活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聆聽與家人相處的生活故事,理解故事中所要表達的意思。 3.能發表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與家人共同完成的事情。 4.理解本課的動作詞語,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運用敘述六要素的歸納方法,找出本課的大意。 |
【一、許願】 1.主動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詩歌,並理解詩歌的意涵。 2.引導學生欣賞課文詩歌,體會詞語搭配的效果。 【二、晒棉被】 1.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記錄聆聽的訊息。 2.認真聆聽與家人休閒有關的生活故事,並說出故事大要。 3.在聽過同學發表之後,清楚複述所聽到的事物。 4.理解字與部首的關聯,統整字的偏旁,學習識字。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實作評量(寫作) 4.習作評量 5.口頭評量 |
【生涯發展教育】 【家政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三 |
2/26 - 3/4 |
生活的滋味 |
二、晒棉被/三、下雨的時候 |
【二、晒棉被】 【三、下雨的時候】 |
【二、晒棉被】 1.口述課文,說出課文中角色彼此互動的樂趣。 2.能培養觀察能力,感受生活中的種種趣味。 【三、下雨的時候】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其他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 2.聆聽下雨的時候,理解課文中運用感官對雨的描寫。 3.能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能分辨相似部件並統整生字,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
【二、晒棉被】 1.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故事書。 2.口述課文,能說出家人合作完成事情的經過與樂趣。 【三、下雨的時候】 1.引導學生運用注音符號,讀出課文內容的感受。 2.聆聽同學表達對雨的感受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3.生動流利的說出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區辨相似字。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寫作) |
【家政教育】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四 |
3/5 - 3/11 |
生活的滋味 |
三、下雨的時候/四、追風車隊 |
【三、下雨的時候】 【四、追風車隊】 |
【三、下雨的時候】 1.能閱讀不同表述方式的文章,從問答中掌握文章大意。 2.能仿寫句子,造出通順的句子,並完成一篇短文。 【四、追風車隊】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提升自學能力。 2.聆聽課文理解內容,以及聽出他人口語表達的意思。 3.能口述課文的內容。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
【三、下雨的時候】 1.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文章。 2.練習運用感官描寫一件事物,寫出一段文字或短文。 【四、追風車隊】 1.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文章。 2.認真聆聽同學分享自己和家人或朋友出遊的經驗。 3.生動流利的說出自己和家人、朋友出遊的經驗。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寫作) 4.口頭評量 5.紙筆評量 |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五 |
3/12 - 3/18 |
生活的滋味 |
四、追風車隊/統整活動一 |
【四、追風車隊】 【統整活動一】 |
【四、追風車隊】 1.能在句子中辨識多義字在情境中的意思,並能正確選用。 2.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統整活動一】 1.能辨識並修改句子的語病。 2.能認識以「直接描寫」、「動作加上表情」、「表情加上對話」三種方式來描寫心情。 3.能運用「問題回答法」和「合併段意法」兩種方式,說出課文大意。 |
【四、追風車隊】 1.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文章。 2.修改句子,寫出正確的詞語。 【統整活動一】 1.教師解釋「語病」的意思。 2.指導學生將錯誤的地方修改成正確的句子後,再朗讀一遍。 3.教師先請學生找出第二、三、四課課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並以鉛筆標記下來。 4.指名學生朗讀描寫心情的句子,並將課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分類。 5.指名學生朗讀本頁內容,說一說用三種方式朗讀後的感覺有何不同。(「動作加表情」、「表情加對話」這兩種描寫心情的方式比較具體生動。) 6.以「考試」為題,教師鼓勵學生練習以不同的方式描寫心情。 7.教師指導學生以「問題回答法」找出課文大意。 8.教師圍繞著與課文追風車隊有關的「六何法」提問。 9.鼓勵學生就提問內容,回答課文中和標題相關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 以及角色對事件的感受。 10.師生共同把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和角色對事件的感受等要素連貫起來,加以整理,完成課文大意。 11.教師指導學生以「合併段意法」找出課文大意。 12.指名學生朗讀各段大意,師生共同整理文句,最後連結成課文大意。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紙筆評量 3.實作評量(朗讀) 4.實作評量(發表) 5.實作評量(寫作) 6.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六 |
3/19 - 3/25 |
心情組曲 |
單元主題引導/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童詩,欣賞詩句的趣味性。 2.能認真聆聽同學所創作的童詩。 3.能說出自己對「風」的感受。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閱讀童詩,並理解童詩的趣味性。 6.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1.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童詩。 2.認真聆聽同學所創作的童詩。 3.引導學生模擬作者的心情朗讀童詩,並說出對風的感受。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主動閱讀與「心情」相關的童詩。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實作評量(注音) 4.自我評量(聆聽) 5.口頭評量 6.習作評量 7.實作評量(寫作) |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七 |
3/26 - 4/1 |
心情組曲 |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六、黃金葛 |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六、黃金葛】 |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能觀察一種自然現象的不同風貌,並發揮想像力,抒發與它互動的心情。 【六、黃金葛】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心情生活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聆聽同學報告「我最心愛的玩具」,並抓取重點。 3.能流利說出「我最心愛的玩具」,並給予他人回饋。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能進行全篇文章的書寫,並轉化成說話的素材。 6.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口述「如果……」的想像世界,能說出自己對一種自然現象的期待與感受。 【六、黃金葛】 1.能運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心情生活故事。 2.能聽出同學報告的重點,並給予適切的回饋。 3.生動流利的說出「我最心愛的玩具」,並給予正向的回饋。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心情故事文章。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注音) 2.自我評量(聆聽) 3.口頭評量(說話) 4.口頭評量(閱讀) 5.紙筆評量(識字與寫字) 6.實作評量(寫作) 7.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八 |
4/2 - 4/8 |
心情組曲 |
六、黃金葛/七、最後的決定 |
【六、黃金葛】 【七、最後的決定】 |
【六、黃金葛】 •能覺察自己的心情好壞,並尋求解決辦法,轉換正向的能量。 【七、最後的決定】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校園生活故事,培養自我思辨的能力。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並能適時給予回饋。 3.能說出自己對課文故事的看法與評價。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
【六、黃金葛】 •筆述「我最心愛的玩具」,能寫出玩具的特色以及帶給自己的心情變化。 【七、最後的決定】 1.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生活故事。 2.專心聆聽故事內容與同學發表的內容。 3.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出閱讀文章「頑皮鬼的惡作劇」,並將故事大意說給家人聽。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注音) 2.實作評量(聆聽) 3.口頭評量(說話) 4.紙筆評量(識字與寫字) 5.口頭評量(閱讀) 6.自我評量(聆聽) 7.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九 |
4/9 - 4/15 |
心情組曲 |
七、最後的決定/統整活動二 |
【七、最後的決定】 【統整活動二】 |
【七、最後的決定】 1.能閱讀不同角度的心情故事,並理解人物的心情變化。 2.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3.能覺察自己行為的動機,並慎重做決定,避免造成不良的後果。 【統整活動二】 1.認識分號的用法。 2.認識並練習寫「物」的方法。 3.能認識並抓取告示內容要點。 |
【七、最後的決定】 1.學會閱讀告示,並抓取重點。 2.練習描述對話與情境的句子。 【統整活動二】 1.指導學生認識分號的寫法,並發表分號前後句子的相關性。 2.請學生依序讀出課本提供的例句,並以提問進行教學:如果請你將這三個物體進行分類,你會怎麼分? 3.討論之後,請學生再讀一次課本的文字敘述,再進行提問。 4.指導學生選擇身邊的物品,觀察物品外形,再跟同組同學說出它的特色。 5.請學生朗讀告示的說明,並根據提示,說出每張告示所要傳遞的訊息。 6.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公告內容重點述說一次。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注音) 2.自我評量(聆聽) 3.習作評量 4.口頭評量(閱讀) 5.紙筆評量 |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 |
4/16 - 4/22 |
閱讀開門一、探索大自然 |
彩色的天幕/單元主題引導 |
【閱讀開門一、彩色的天幕】 |
【閱讀開門一、彩色的天幕】 1.學生能應用「連結策略」閱讀文章。 2.透過討論分享連結主題,激發學生的背景知識。 3.學生以自身經驗,閱讀文本,並提出看法。 4.師引導學生透過排列句子和段落次序判斷,深入了解文章內容。 5.教師統整全篇內容與架構、分享經驗,掌握學生訊息連結的內涵。 |
【閱讀開門一、彩色的天幕】 1.學生連結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曾經看過或猜測的「天幕」形式,並且分享彼此的看法。 2.學生依據課文的題目,猜想與「彩色的天幕」有關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一邊瀏覽文章,一邊用筆標示自己預測正確的部分。 4.學生小組討論並發表:自己如何做預測?預測結果和文章內容有什麼異同?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實作評量(注音) 4.自我評量(聆聽) 5.口頭評量 6.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十一 |
4/23 - 4/29 |
探索大自然 |
八、油桐花•五月雪 |
【八、油桐花•五月雪】 |
【八、油桐花•五月雪】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有關美景的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並整理歸納。 2.能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說話者欣賞美景的情緒反應。 3.能在觀察景物後,用完整的語句簡要說明自己賞景的經驗。 4.能掌握部首和簡單造字原理,認識國字。 5.能讀懂課文內容,說出課文用遠近的觀察角度來描寫。 6.能運用學過的疊字詞和句型造出通順的句子。 |
【八、油桐花•五月雪】 1.運用注音符號,拼讀以「風景」為主題的文章。 2.專心聆聽同學發表欣賞美景的經驗。 3.用完整句子介紹自己賞花的經驗。 4.找出所學的字中,有相同「分」部件的字。 5.閱讀「景色」的相關文章。 6.配合經驗,仿寫課文句型,創作「賞○○花」。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遊戲) 2.實作評量(朗讀) 3.實作評量(發表) 4.習作評量 5.口頭評量 6.自我評量 |
【環境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十二 |
4/30 - 5/6 |
探索大自然 |
九、大自然的美術館 |
【九、大自然的美術館】 |
【九、大自然的美術館】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欣賞大自然的文章,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能仔細聆聽同學的發表。 3.能說出自己家鄉的自然風光,或生態旅遊的經驗。 4.能分辨形近字和多音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能閱讀介紹野柳的書籍,掌握重點並分享心得。 6.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7.能運用有條理的方式介紹、書寫風景。 |
【九、大自然的美術館】 1.運用注音符號,閱讀介紹臺灣各地自然景致的課外書籍。 2.仔細聆聽同學發表家鄉的自然風光和生態旅遊的經驗。 3.有條理的說出自己進行生態旅遊的經驗與心情。 4.辨認字的部件,正確識字。 5.能主動閱讀介紹野柳的相關書籍,掌握重點。 6.運用課文中寫景的方法,介紹自己的校園風光。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5.同儕互評 |
【海洋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三 |
5/7 - 5/13 |
探索大自然 |
十、臺灣的山椒魚 |
【十、臺灣的山椒魚】 |
【十、臺灣的山椒魚】 1.能整理閱讀內容,歸納出自己的看法。 2.能仔細聆聽有關山椒魚影片的說明介紹。 3.能觀察圖片或實物,簡要說明山椒魚的特色。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能閱讀介紹臺灣生物的書籍,並說出內容要點。 6.能掌握說明類文章的閱讀方法。 7.能重視生物多樣性,落實保育。 |
【十、臺灣的山椒魚】 1.運用注音符號輔助閱讀,認識臺灣特有生物。 2.仔細聆聽有關「臺灣的山椒魚」的生活特性。 3.清楚有條理的簡述如何實踐生態保育的方法。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能理解並掌握說明類文章的閱讀方法。 6.練習把收集到的資料,寫成介紹特有生物的身分證。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同儕互評 2.自我評量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發表) 5.口頭評量 6.紙筆評量 |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四 |
5/14 - 5/20 |
探索大自然、閱讀交響樂 |
統整活動三/單元主題引導/十一、蟬 |
【統整活動三】 【十一、蟬】 |
【統整活動三】 1.認識間隔號和破折號的意義與用法。 2.了解描寫風景時應該掌握的方向,並指導學生針對景物的特色,做有系統的觀察和描寫。 3.能理解並掌握說明類文章的閱讀方法。 【十一、蟬】 •能了解語調的變化,讀出本課三首詩歌的節奏。 |
【統整活動三】 1.指導學生認識間隔號和破折號的寫法。 2.請學生找找其他課次,有哪些地方運用到間隔號和破折號,並且把這個句子抄下來。 3.教師可先提供一張風景圖片或利用課本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4.指導學生利用定點觀察,找一個固定的地方,有條理的說出它的左右、上下等有哪些景物。 5.指導學生利用「移動描寫」,先指出一個定點,請學生有系統的說出所看到的景物,然後再依序指出另一個定點,讓學生依此說出。 6.請學生閱讀課文的說明,並以自己讀過的課文及書籍,舉例討論、分辨哪些是說明類的文章。 7.請學生分享生活中是否讀過說明類的文章,發表、舉例自己的閱讀內容。 8.教師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幫助閱讀說明類文章的方法,並請學生說說它們的功用。 【十一、蟬】 •能注意課文中注音符號語調的變化,讀出「夏天蟬鳴」的感覺。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五 |
5/21 - 5/27 |
閱讀交響樂 |
十一、蟬/十二、小紅 |
【十一、蟬】 【十二、小紅】 |
【十一、蟬】 1.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與歸納不同詩歌的內容。 2.能依照「蟬」的不同主題,表達自己的看法。 3.能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4.能閱讀詩歌,感受三首童詩的詩趣。 5.能讀懂「可是」、「只是」的詞意,練習仿寫與造句。 【十二、小紅】 •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劇本,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
【十一、蟬】 1.能仔細聆聽他人發表的想法。 2.根據主題,比較三首詩的異同。 3.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4.讀出詩歌韻律的美感,感受詩的想像。 5.仿寫詩歌的優美句子。 【十二、小紅】 •運用注音符號,學習閱讀課外的故事。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5.同儕互評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六 |
5/28 - 6/3 |
閱讀交響樂 |
十二、小紅 |
【十二、小紅】 |
【十二、小紅】 1.從聆聽中理解故事裡角色所發生的事情。 2.能融入角色,有感情的讀出劇本內容。 3.掌握國字筆畫順序、部首結構,寫出正確的國字。 4.能理解劇本內容及意涵,並歸納全課大意。 5.能運用學過的句型及詞語寫出通順的句子。 |
【十二、小紅】 1.專心聆聽同學發言,並掌握重點。 2.用完整語句回答教師的課堂提問。 3.用正確的筆順寫出工整的國字。 4.了解課文內容,從劇本對話中抓住故事意涵。 5.區別代名詞在「對話」與「直述句」的不同使用方法。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同儕互評 2.自我評量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發表) 5.實作評量(朗讀) |
【人權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十七 |
6/4 - 6/10 |
閱讀交響樂 |
十三、巨人的花園 |
【十三、巨人的花園】 |
【十三、巨人的花園】 1.運用注音符號閱讀,了解「巨人的花園」所表達的要旨,並在課後做延伸閱讀。 2.從聆聽中掌握故事大意,歸納重點。 3.能說出自己對課文故事的看法,並分享個人經驗。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利用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能讀出故事意涵,並分析課文結構。 6.能運用學過的句型及詞語寫出通順的句子。 |
【十三、巨人的花園】 1.運用注音符號,進行延伸閱讀。 2.從聆聽中掌握故事重點。 3.用完整的語句回答教師的課堂提問。 4.辨析本課的形近字。 5.理解課文中前後對比的情境描述。 6.練習觀察圖片,接寫句子。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實作評量(報告) 4.實作評量(寫作) 5.習作評量 6.同儕互評 |
【生涯發展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十八 |
6/11 - 6/17 |
閱讀交響樂 |
十四、神筆馬良 |
【十四、神筆馬良】 |
【十四、神筆馬良】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童話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能聆聽故事「神筆馬良」,理解故事中角色所發生事件的經過。 3.能流利說出自己對課文故事的了解與看法。 4.能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能理解課文內容,並體會課文想要表達的主旨。 6.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
【十四、神筆馬良】 1.運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童話故事。 2.專心聆聽故事「神筆馬良」,理解故事的脈絡。 3.能發表自己日常生活中,熱心助人的例子。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理解本課意涵,領會課文所要表達的豐富想像力。 6.寫出「神筆馬良」的閱讀報告。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同儕互評 3.實作評量(報告) 4.實作評量(發表) 5.習作評量 6.實作評量(寫作) 7.口頭評量 8.活動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人權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九 |
6/18 - 6/24 |
閱讀交響樂 |
統整活動四 |
【統整活動四】 |
【統整活動四】 1.認識童詩的特色,學習欣賞童詩的方法,並能掌握詩文,思考適合的題目。 2.認識讀書報告的寫法。 3.掌握讀書報告的寫法,並能寫出一篇完整的讀書報告。 |
【統整活動四】 1.請學生回想曾讀過哪些童詩,並想一想這些詩有什麼特色?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童詩,認識童詩的特色,例如分行形式、文字精鍊且往往省略連接詞,以及內容充滿想像。 3.教師也可提出學生曾經讀過的童詩,全班共同欣賞。 4.引起動機,教師提問:當你看到美麗的風景時, 會怎麼把這分感動留下來呢?當你看到一篇很棒的文章, 會怎麼把這分感動記下來呢?請學生想一想,
一篇讀書報告要包括哪些部分? 5.引導學生朗讀「讀書報告」的說明,透過實例,分析讀書報告應具備的部分,請學生將每個部分的內容朗讀一遍。 6.請學生想一想,寫讀書報告,對語文學習有什麼益處? |
5 |
•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活動評量 3.實作評量 4.習作評量 |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二十 |
6/25 - 6/30 |
閱讀開門二 |
拜訪火燒島 |
【閱讀開門二、拜訪火燒島】 |
【閱讀開門二、拜訪火燒島】 1.應用「連結策略」來閱讀文章。 2.透過討論分享連結主題,激發學生的背景知識,喚起自己的經驗,閱讀文本,並提出看法。 3.透過排列句子,發現連結詞的作用,注意連結的意義。 4.教師引導學生透過排列段落次序的判斷,深入了解文章內容邏輯性。 5.教師統整全篇內容與架構、分享經驗,掌握學生訊息連結的內涵。 |
【閱讀開門二、拜訪火燒島】 1.請學生連結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拜訪小島的經驗。 2.學生依據課文標題,連結舊經驗,思考「火燒島」可能是怎樣的小島,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 3.請學生瀏覽插圖後,連結插圖的線索,推測文章的內容。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實作評量(注音) 4.自我評量(聆聽) 5.口頭評量 6.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