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105學年度第學期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三年級國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一、     課程架構圖

 

 

 

 

 

 

 

 

 

 


 

二、     課程理念

1.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習方法為主線,整體發展為主旨,透過字、詞、句、段、篇的訓練;聽、說、讀、寫、思、作的教程設計,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陶冶有機的結合起來。

2.   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改變語文「高消耗,低效益」的缺失。

3.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時代精神。

4.   以單元組織方式進行。

5.   特別重視學科體系的規畫、統整,和與其他領域橫向課程的設計、整合。

6.   循環反覆,循序漸進,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教材不只呈現了工具性的規律特點,也凸顯了科學性、時代性的進步要求。

 

三、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語文學習是素質學科,也是工具學科,除了利用注音符號,欣賞語文的優美之外,也會運用字、詞典統整識字,進而增加閱讀、描寫和聆聽的能力。

 

四、     課程目標:

1.   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擴充閱讀,記錄訊息,表達意見。

2.   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並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3.   正確發音並說標準國語,把握說話主題。

4.   認識常用中國文字,激發寫字的興趣。

5.   掌握閱讀的基本技巧,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6.   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並利用文字表達想法。

7.   透過閱讀理解策略方式,學會思考文章文義、內涵,進而思考回答問題。

 

 

五、教學策略建議:

本冊以「活動操作」的方式為主軸,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習個體、教學情境、班級學生程度組織延伸活動,使學習與生活活動結合,落實學習活動化的目標。另外於語文焦點及統整活動中,提供多元的評量活動,兼顧聽、說、讀、寫、作和思考的應用。

1.閱讀教學:運用第四單元「閱讀交響樂」和「閱讀開門」等主題,結合課外讀物,落實語文應用的目標,發展兒童閱讀興趣,培養自學、獨立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並應用到各單元教學及生活當中。

2.寫作教學:透過本冊的語文焦點及統整活動,學習心情和景物描寫的方法,並能認識告示、說明類文章和讀書報告的寫法,懂得如何欣賞童詩,增加語文能力。

建議將本冊各單元視為一個主題探索,在一學期內配合其他領域教材,於彈性時間或快樂晨光中實施。並於期末彙整成個人或班級主題探索的專輯。

 

六、參考資料:

1.  我愛青蛙呱呱呱  文:林煥彰 圖:施政廷  小兵出版社  民國九十六年

2.  寫好作文的10堂感官體驗課  文:曾春 圖:黑野人  文房出版社 民國一○○年

3.  走進寶島看臺灣文化藏寶圖 文:陳馨儀 人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九十九年

4.  你的心情好嗎? 文、圖:安東尼.布朗 譯:余治瑩 維京出版社 民國一○○年

5.  油桐花下的精靈 文:廖大魚 小兵出版社 民國九十二年

6.  臺灣空中地理大教室:100個你不可不知的關鍵地貌 文:林俊全 貓頭鷹出版社 民國一○○年

7.  臺灣賞蟬圖鑑 文:陳振祥 天下文化 民國九十六年

8.  巨人和春天 文:郝廣才 圖:王家珠 格林文化 民國九十九年

9.  神奇的畫筆 文、圖:土田義晴 譯:周姚萍 小魯文化 民國九十九年

10. 康軒版第六冊教師手冊

 

 

 

七、課程計畫:

學習總目標:

1.生活中處處可以找到驚喜,只要品味觀察,生活中處處可發現值得回憶、保存的好滋味。蒐集、閱讀並用適當的語調朗讀有關生活的詩歌、文章。

2.心情會產生不同變化,並影響人的行為表現。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心情,理解人們會根據自我需求和認知,產生不同體會,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

3.透過閱讀,向大自然學習,欣賞千變萬化的自然奇觀,以及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祕密,了解大自然與我們息息相關,愛護生存環境,尊重大自然。

4.學習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有責任心和榮譽感,當一個會處理生活、品味生活的人。

5.認識童話,引導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認識童話的多樣性,並培養閱讀興趣。

6.走入文學世界,品味詩、劇本、童話等不同文類的作品,認識古今中外名家,了解文學作品的多樣性及趣味性,培養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起訖週次

起訖日期

單元名稱

課  名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2/12

-

2/18

生活的滋味

單元主題引導/一、許願

【一、許願】

1-2-2 能了解注音符號和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2-2-2-4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說話者的情緒。

3-2-1-3 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4-2-1-1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2-4-2 能讀出文句的抑揚頓挫與文章情感。

【一、許願】

1.了解注音符號語調的變化,讀出「許願」詩歌的節奏與情感。

2.能安靜聆聽同學發表的內容,提出恰當的回饋。

3.說出自己新學期的新希望。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寫出工整的字。

5.理解課文中表達的情感,以適當的抑揚頓挫讀出「許願」這首詩歌。

【一、許願】

1.運用注音符號朗讀課文,表現「許願」這首詩歌的節奏與情感。

2.認真聆聽同學朗讀詩歌的表現。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適當的抑揚頓挫表現「許願」這首詩歌。

4.能歸納字的部首,學習識字。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2.習作評量

3.口頭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

2-2-2 激發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2/19

-

2/25

生活的滋味

一、許願/二、晒棉被

【一、許願】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二、晒棉被】

1-2-3-1 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記錄訊息。

2-2-1-1 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3-2-1-4 能清楚複述所聽到的事物。

3-2-4-1 能抓住重點說話。

4-2-1-1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2-8-2 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一、許願】

1.欣賞詩歌表現的樂趣,掌握詞語的搭配,寫出完整的句子。

2.能立定志向,規畫自己的時間,期許自己有更好的表現。

【二、晒棉被】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生活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聆聽與家人相處的生活故事,理解故事中所要表達的意思。

3.能發表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與家人共同完成的事情。

4.理解本課的動作詞語,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運用敘述六要素的歸納方法,找出本課的大意。

【一、許願】

1.主動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詩歌,並理解詩歌的意涵。

2.引導學生欣賞課文詩歌,體會詞語搭配的效果。

【二、晒棉被】

1.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記錄聆聽的訊息。

2.認真聆聽與家人休閒有關的生活故事,並說出故事大要。

3.在聽過同學發表之後,清楚複述所聽到的事物。

4.理解字與部首的關聯,統整字的偏旁,學習識字。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實作評量(寫作)

4.習作評量

5.口頭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

2-2-2 激發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

【家政教育】

4-2-5 了解參與家庭活動的重要性。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2/26

-

3/4

生活的滋味

二、晒棉被/三、下雨的時候

【二、晒棉被】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三、下雨的時候】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5 能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聆聽學習的效果。

3-2-2-2 能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文學作品。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二、晒棉被】

1.口述課文,說出課文中角色彼此互動的樂趣。

2.能培養觀察能力,感受生活中的種種趣味。

【三、下雨的時候】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其他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

2.聆聽下雨的時候,理解課文中運用感官對雨的描寫。

3.能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能分辨相似部件並統整生字,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二、晒棉被】

1.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故事書。

2.口述課文,能說出家人合作完成事情的經過與樂趣。

【三、下雨的時候】

1.引導學生運用注音符號,讀出課文內容的感受。

2.聆聽同學表達對雨的感受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3.生動流利的說出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區辨相似字。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寫作)

【家政教育】

4-2-5 了解參與家庭活動的重要性。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3/5

-

3/11

生活的滋味

三、下雨的時候/四、追風車隊

【三、下雨的時候】

5-2-4-1 能閱讀各種不同表述方式的文章。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四、追風車隊】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3-1 能聽出他人優美的表達技巧。

3-2-2-5 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三、下雨的時候】

1.能閱讀不同表述方式的文章,從問答中掌握文章大意。

2.能仿寫句子,造出通順的句子,並完成一篇短文。

【四、追風車隊】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提升自學能力。

2.聆聽課文理解內容,以及聽出他人口語表達的意思。

3.能口述課文的內容。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三、下雨的時候】

1.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文章。

2.練習運用感官描寫一件事物,寫出一段文字或短文。

【四、追風車隊】

1.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文章。

2.認真聆聽同學分享自己和家人或朋友出遊的經驗。

3.生動流利的說出自己和家人、朋友出遊的經驗。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寫作)

4.口頭評量

5.紙筆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環境教育】

3-2-2 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3/12

-

3/18

生活的滋味

四、追風車隊/統整活動一

【四、追風車隊】

5-2-7-1 能概略讀懂不同語言情境中句子的意思,並能依語言情境選用不同字詞和句子。

6-2-1-1 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統整活動一】

5-2-1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5-2-7-1 能概略讀懂不同語言情境中句子的意思,並能依語言情境選用不同字詞和句子。

6-2-1-1 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6-2-4-1 能概略知道寫作的步驟,如:從蒐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及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6-2-7-2 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技巧,練習寫作。

5-1-2-2 能概略了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5-1-7-3 能從閱讀的材料中,培養分析歸納的能力。

5-2-3-2 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四、追風車隊】

1.能在句子中辨識多義字在情境中的意思,並能正確選用。

2.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統整活動一】

1.能辨識並修改句子的語病。

2.能認識以「直接描寫」、「動作加上表情」、「表情加上對話」三種方式來描寫心情。

3.能運用「問題回答法」和「合併段意法」兩種方式,說出課文大意。

【四、追風車隊】

1.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文章。

2.修改句子,寫出正確的詞語。

【統整活動一】

1.教師解釋「語病」的意思。

2.指導學生將錯誤的地方修改成正確的句子後,再朗讀一遍。

3.教師先請學生找出第二、三、四課課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並以鉛筆標記下來。

4.指名學生朗讀描寫心情的句子,並將課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分類。

5.指名學生朗讀本頁內容,說一說用三種方式朗讀後的感覺有何不同。(「動作加表情」、「表情加對話」這兩種描寫心情的方式比較具體生動。)

6.以「考試」為題,教師鼓勵學生練習以不同的方式描寫心情。

7.教師指導學生以「問題回答法」找出課文大意。

8.教師圍繞著與課文追風車隊有關的「六何法」提問。

9.鼓勵學生就提問內容,回答課文中和標題相關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 以及角色對事件的感受。

10.師生共同把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和角色對事件的感受等要素連貫起來,加以整理,完成課文大意。

11.教師指導學生以「合併段意法」找出課文大意。

12.指名學生朗讀各段大意,師生共同整理文句,最後連結成課文大意。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口頭評量

2.紙筆評量

3.實作評量(朗讀)

4.實作評量(發表)

5.實作評量(寫作)

6.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3-2-2 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3/19

-

3/25

心情組曲

單元主題引導/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1-2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4-2-1-1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2-8-2 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童詩,欣賞詩句的趣味性。

2.能認真聆聽同學所創作的童詩。

3.能說出自己對「風」的感受。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閱讀童詩,並理解童詩的趣味性。

6.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1.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童詩。

2.認真聆聽同學所創作的童詩。

3.引導學生模擬作者的心情朗讀童詩,並說出對風的感受。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主動閱讀與「心情」相關的童詩。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實作評量(注音)

4.自我評量(聆聽)

5.口頭評量

6.習作評量

7.實作評量(寫作)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3/26

-

4/1

心情組曲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六、黃金葛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6-2-1-1 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六、黃金葛】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1 能聽出重點。

3-2-3-5 說話用詞正確,語意清晰,內容具體,主題明確。

4-2-1-3 能利用新詞造句。

5-2-10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能觀察一種自然現象的不同風貌,並發揮想像力,抒發與它互動的心情。

【六、黃金葛】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心情生活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聆聽同學報告「我最心愛的玩具」,並抓取重點。

3.能流利說出「我最心愛的玩具」,並給予他人回饋。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能進行全篇文章的書寫,並轉化成說話的素材。

6.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五、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口述「如果……」的想像世界,能說出自己對一種自然現象的期待與感受。

【六、黃金葛】

1.能運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心情生活故事。

2.能聽出同學報告的重點,並給予適切的回饋。

3.生動流利的說出「我最心愛的玩具」,並給予正向的回饋。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心情故事文章。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注音)

2.自我評量(聆聽)

3.口頭評量(說話)

4.口頭評量(閱讀)

5.紙筆評量(識字與寫字)

6.實作評量(寫作)

7.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4/2

-

4/8

心情組曲

六、黃金葛/七、最後的決定

【六、黃金葛】

6-2-3-2 能以短文寫出自己身邊的人、事、物。

【七、最後的決定】

1-2-3-1 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記錄訊息。

2-2-2-4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說話者的情緒。

3-2-1-1 在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4-2-3 能概略了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六、黃金葛】

•能覺察自己的心情好壞,並尋求解決辦法,轉換正向的能量。

【七、最後的決定】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校園生活故事,培養自我思辨的能力。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並能適時給予回饋。

3.能說出自己對課文故事的看法與評價。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六、黃金葛】

•筆述「我最心愛的玩具」,能寫出玩具的特色以及帶給自己的心情變化。

【七、最後的決定】

1.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生活故事。

2.專心聆聽故事內容與同學發表的內容。

3.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出閱讀文章「頑皮鬼的惡作劇」,並將故事大意說給家人聽。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注音)

2.實作評量(聆聽)

3.口頭評量(說話)

4.紙筆評量(識字與寫字)

5.口頭評量(閱讀)

6.自我評量(聆聽)

7.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生涯發展教育】

3-2-2 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4/9

-

4/15

心情組曲

七、最後的決定/統整活動二

【七、最後的決定】

5-2-7-1 能概略讀懂不同語言情境中句子的意思,並能依語言情境選用不同字詞和句子。

6-2-1-1 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統整活動二】

6-2-5 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6-2-8-1 能從內容、詞句、標點方面,修改自己的作品。

6-2-9 能了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在寫作時恰當的使用。

6-2-10-1 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6-2-2-2 能配合日常生活,練習寫簡單的應用文(如:賀卡、便條、書信及日記等)。

【七、最後的決定】

1.能閱讀不同角度的心情故事,並理解人物的心情變化。

2.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3.能覺察自己行為的動機,並慎重做決定,避免造成不良的後果。

【統整活動二】

1.認識分號的用法。

2.認識並練習寫「物」的方法。

3.能認識並抓取告示內容要點。

【七、最後的決定】

1.學會閱讀告示,並抓取重點。

2.練習描述對話與情境的句子。

【統整活動二】

1.指導學生認識分號的寫法,並發表分號前後句子的相關性。

2.請學生依序讀出課本提供的例句,並以提問進行教學:如果請你將這三個物體進行分類,你會怎麼分?

3.討論之後,請學生再讀一次課本的文字敘述,再進行提問。

4.指導學生選擇身邊的物品,觀察物品外形,再跟同組同學說出它的特色。

5.請學生朗讀告示的說明,並根據提示,說出每張告示所要傳遞的訊息。

6.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公告內容重點述說一次。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注音)

2.自我評量(聆聽)

3.習作評量

4.口頭評量(閱讀)

5.紙筆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

3-2-2 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4/16

-

4/22

閱讀開門一、探索大自然

彩色的天幕/單元主題引導

【閱讀開門一、彩色的天幕】

5-2-3-2 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2-4-1 能閱讀各種不同表述方式的文章。

5-2-8-1 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5-2-10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5-2-13 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5-2-14-2 能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5-2-14-4 學會自己提問,自己回答的方法,幫助自己理解文章的內容。

 

【閱讀開門一、彩色的天幕】

1.學生能應用「連結策略」閱讀文章。

2.透過討論分享連結主題,激發學生的背景知識。

3.學生以自身經驗,閱讀文本,並提出看法。

4.師引導學生透過排列句子和段落次序判斷,深入了解文章內容。

5.教師統整全篇內容與架構、分享經驗,掌握學生訊息連結的內涵。

【閱讀開門一、彩色的天幕】

1.學生連結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曾經看過或猜測的「天幕」形式,並且分享彼此的看法。

2.學生依據課文的題目,猜想與「彩色的天幕」有關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一邊瀏覽文章,一邊用筆標示自己預測正確的部分。

4.學生小組討論並發表:自己如何做預測?預測結果和文章內容有什麼異同?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實作評量(注音)

4.自我評量(聆聽)

5.口頭評量

6.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3-2-2 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一

4/23

-

4/29

探索大自然

八、油桐花•五月雪

【八、油桐花•五月雪】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4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說話者的情緒。

3-2-1-2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4-2-1-1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2-14-5 能說出文章的寫作技巧或特色。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八、油桐花•五月雪】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有關美景的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並整理歸納。

2.能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說話者欣賞美景的情緒反應。

3.能在觀察景物後,用完整的語句簡要說明自己賞景的經驗。

4.能掌握部首和簡單造字原理,認識國字。

5.能讀懂課文內容,說出課文用遠近的觀察角度來描寫。

6.能運用學過的疊字詞和句型造出通順的句子。

【八、油桐花•五月雪】

1.運用注音符號,拼讀以「風景」為主題的文章。

2.專心聆聽同學發表欣賞美景的經驗。

3.用完整句子介紹自己賞花的經驗。

4.找出所學的字中,有相同「分」部件的字。

5.閱讀「景色」的相關文章。

6.配合經驗,仿寫課文句型,創作「賞○○花」。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遊戲)

2.實作評量(朗讀)

3.實作評量(發表)

4.習作評量

5.口頭評量

6.自我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二

4/30

-

5/6

探索大自然

九、大自然的美術館

【九、大自然的美術館】

1-2-1 能運用注音符號,理解字詞音義,提升閱讀效能。

2-2-1-2 能養成喜歡聆聽不同媒材的習慣。

3-2-2-2 能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文學作品。

4-2-1-1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2-8-1 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九、大自然的美術館】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欣賞大自然的文章,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能仔細聆聽同學的發表。

3.能說出自己家鄉的自然風光,或生態旅遊的經驗。

4.能分辨形近字和多音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能閱讀介紹野柳的書籍,掌握重點並分享心得。

6.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7.能運用有條理的方式介紹、書寫風景。

【九、大自然的美術館】

1.運用注音符號,閱讀介紹臺灣各地自然景致的課外書籍。

2.仔細聆聽同學發表家鄉的自然風光和生態旅遊的經驗。

3.有條理的說出自己進行生態旅遊的經驗與心情。

4.辨認字的部件,正確識字。

5.能主動閱讀介紹野柳的相關書籍,掌握重點。

6.運用課文中寫景的方法,介紹自己的校園風光。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5.同儕互評

【海洋教育】

1-2-5 了解家鄉或鄰近沿海或河岸景觀的特色。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三

5/7

-

5/13

探索大自然

十、臺灣的山椒魚

【十、臺灣的山椒魚】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1-1 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3-2-1-2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4-2-1-1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2-4 能閱讀不同表述方式的文章,擴充閱讀範圍。

5-2-8 能共同討論閱讀內容,並分享心得。

6-2-3-3 能以短文表達自己對日常生活的想法。

【十、臺灣的山椒魚】

1.能整理閱讀內容,歸納出自己的看法。

2.能仔細聆聽有關山椒魚影片的說明介紹。

3.能觀察圖片或實物,簡要說明山椒魚的特色。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能閱讀介紹臺灣生物的書籍,並說出內容要點。

6.能掌握說明類文章的閱讀方法。

7.能重視生物多樣性,落實保育。

【十、臺灣的山椒魚】

1.運用注音符號輔助閱讀,認識臺灣特有生物。

2.仔細聆聽有關「臺灣的山椒魚」的生活特性。

3.清楚有條理的簡述如何實踐生態保育的方法。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能理解並掌握說明類文章的閱讀方法。

6.練習把收集到的資料,寫成介紹特有生物的身分證。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同儕互評

2.自我評量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發表)

5.口頭評量

6.紙筆評量

【環境教育】

3-2-2 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四

5/14

-

5/20

探索大自然、閱讀交響樂

統整活動三/單元主題引導/十一、蟬

【統整活動三】

5-2-3-1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

5-2-4 能閱讀不同表述方式的文章,擴充閱讀範圍。

5-2-14-3 能從閱讀的材料中,培養分析歸納的能力。

6-2-1-1 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6-2-2-1 能練習寫作簡短的文章。

6-2-3-2 能以短文寫出自己身邊的人、事、物。

6-2-4-3 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蒐集各類可供寫作的材料,並練習選擇材料,進行寫作。

6-2-5-1 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6-2-8-1 能從內容、詞句、標點方面,修改自己的作品。

6-2-9 能了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在寫作時恰當的使用。

【十一、蟬】

1-2-2 能了解注音符號和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統整活動三】

1.認識間隔號和破折號的意義與用法。

2.了解描寫風景時應該掌握的方向,並指導學生針對景物的特色,做有系統的觀察和描寫。

3.能理解並掌握說明類文章的閱讀方法。

【十一、蟬】

•能了解語調的變化,讀出本課三首詩歌的節奏。

【統整活動三】

1.指導學生認識間隔號和破折號的寫法。

2.請學生找找其他課次,有哪些地方運用到間隔號和破折號,並且把這個句子抄下來。

3.教師可先提供一張風景圖片或利用課本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4.指導學生利用定點觀察,找一個固定的地方,有條理的說出它的左右、上下等有哪些景物。

5.指導學生利用「移動描寫」,先指出一個定點,請學生有系統的說出所看到的景物,然後再依序指出另一個定點,讓學生依此說出。

6.請學生閱讀課文的說明,並以自己讀過的課文及書籍,舉例討論、分辨哪些是說明類的文章。

7.請學生分享生活中是否讀過說明類的文章,發表、舉例自己的閱讀內容。

8.教師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幫助閱讀說明類文章的方法,並請學生說說它們的功用。

【十一、蟬】

•能注意課文中注音符號語調的變化,讀出「夏天蟬鳴」的感覺。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

2-2-1 了解不同性別者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環境教育】

3-2-2 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五

5/21

-

5/27

閱讀交響樂

十一、蟬/十二、小紅

【十一、蟬】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3-5 說話用詞正確,語意清晰,內容具體,主題明確。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8-2 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6-2-1-3 能經由作品欣賞、朗讀、美讀等方式,培養寫作的興趣。

【十二、小紅】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十一、蟬】

1.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與歸納不同詩歌的內容。

2.能依照「蟬」的不同主題,表達自己的看法。

3.能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4.能閱讀詩歌,感受三首童詩的詩趣。

5.能讀懂「可是」、「只是」的詞意,練習仿寫與造句。

【十二、小紅】

•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劇本,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十一、蟬】

1.能仔細聆聽他人發表的想法。

2.根據主題,比較三首詩的異同。

3.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4.讀出詩歌韻律的美感,感受詩的想像。

5.仿寫詩歌的優美句子。

【十二、小紅】

•運用注音符號,學習閱讀課外的故事。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5.同儕互評

【性別平等教育】

2-2-1 了解不同性別者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環境教育】

3-2-2 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人權教育】

1-2-5 察覺並避免個人偏見與歧視態度或行為的產生。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六

5/28

-

6/3

閱讀交響樂

十二、小紅

【十二、小紅】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2-2 能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文學作品。

4-2-5-1 能正確掌握筆畫、筆順及形體結構。

5-2-14-2 能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十二、小紅】

1.從聆聽中理解故事裡角色所發生的事情。

2.能融入角色,有感情的讀出劇本內容。

3.掌握國字筆畫順序、部首結構,寫出正確的國字。

4.能理解劇本內容及意涵,並歸納全課大意。

5.能運用學過的句型及詞語寫出通順的句子。

【十二、小紅】

1.專心聆聽同學發言,並掌握重點。

2.用完整語句回答教師的課堂提問。

3.用正確的筆順寫出工整的國字。

4.了解課文內容,從劇本對話中抓住故事意涵。

5.區別代名詞在「對話」與「直述句」的不同使用方法。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同儕互評

2.自我評量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發表)

5.實作評量(朗讀)

【人權教育】

1-2-5 察覺並避免個人偏見與歧視態度或行為的產生。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七

6/4

-

6/10

閱讀交響樂

十三、巨人的花園

【十三、巨人的花園】

1-2-4 能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注音讀物,培養自我學習興趣。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1-1 在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4-2-1-1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2-14-3 能從閱讀的材料中,培養分析歸納的能力。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十三、巨人的花園】

1.運用注音符號閱讀,了解「巨人的花園」所表達的要旨,並在課後做延伸閱讀。

2.從聆聽中掌握故事大意,歸納重點。

3.能說出自己對課文故事的看法,並分享個人經驗。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利用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能讀出故事意涵,並分析課文結構。

6.能運用學過的句型及詞語寫出通順的句子。

【十三、巨人的花園】

1.運用注音符號,進行延伸閱讀。

2.從聆聽中掌握故事重點。

3.用完整的語句回答教師的課堂提問。

4.辨析本課的形近字。

5.理解課文中前後對比的情境描述。

6.練習觀察圖片,接寫句子。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實作評量(報告)

4.實作評量(寫作)

5.習作評量

6.同儕互評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八

6/11

-

6/17

閱讀交響樂

十四、神筆馬良

【十四、神筆馬良】

1-2-2 能了解注音符號和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1-2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8-2 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6-2-1-3 能經由作品欣賞、朗讀、美讀等方式,培養寫作的興趣。

【十四、神筆馬良】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童話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能聆聽故事「神筆馬良」,理解故事中角色所發生事件的經過。

3.能流利說出自己對課文故事的了解與看法。

4.能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能理解課文內容,並體會課文想要表達的主旨。

6.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十四、神筆馬良】

1.運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童話故事。

2.專心聆聽故事「神筆馬良」,理解故事的脈絡。

3.能發表自己日常生活中,熱心助人的例子。

4.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理解本課意涵,領會課文所要表達的豐富想像力。

6.寫出「神筆馬良」的閱讀報告。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同儕互評

3.實作評量(報告)

4.實作評量(發表)

5.習作評量

6.實作評量(寫作)

7.口頭評量

8.活動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

2-2-1 了解不同性別者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人權教育】

1-2-2 能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並能關心弱勢。

【人權教育】

1-2-3 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九

6/18

-

6/24

閱讀交響樂

統整活動四

【統整活動四】

5-2-8-1 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5-2-10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5-2-12-1 能在閱讀中領會並尊重作者的想法。

5-2-14-2 能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5-2-14-5 能說出文章的寫作技巧或特色。

6-2-1-1 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6-2-1-2 能相互觀摩作品。

6-2-7-1 能蒐集自己喜好的優良作品,並加以分類。

6-2-2-1 能練習寫作簡短的文章。

6-2-3-3 能以短文表達自己對日常生活的想法。

6-2-7-4 能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心得、摘要等。

 

【統整活動四】

1.認識童詩的特色,學習欣賞童詩的方法,並能掌握詩文,思考適合的題目。

2.認識讀書報告的寫法。

3.掌握讀書報告的寫法,並能寫出一篇完整的讀書報告。

【統整活動四】

1.請學生回想曾讀過哪些童詩,並想一想這些詩有什麼特色?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童詩,認識童詩的特色,例如分行形式、文字精鍊且往往省略連接詞,以及內容充滿想像。

3.教師也可提出學生曾經讀過的童詩,全班共同欣賞。

4.引起動機,教師提問:當你看到美麗的風景時, 會怎麼把這分感動留下來呢?當你看到一篇很棒的文章, 會怎麼把這分感動記下來呢?請學生想一想, 一篇讀書報告要包括哪些部分?

5.引導學生朗讀「讀書報告」的說明,透過實例,分析讀書報告應具備的部分,請學生將每個部分的內容朗讀一遍。

6.請學生想一想,寫讀書報告,對語文學習有什麼益處?

5

•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口頭評量

2.活動評量

3.實作評量

4.習作評量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二十

6/25

-

6/30

閱讀開門二

拜訪火燒島

【閱讀開門二、拜訪火燒島】

5-2-3-2 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2-4-1 能閱讀各種不同表述方式的文章。

5-2-8-1 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5-2-10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5-2-13 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5-2-14-2 能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5-2-14-4 學會自己提問,自己回答的方法,幫助自己理解文章的內容。

 

【閱讀開門二、拜訪火燒島】

1.應用「連結策略」來閱讀文章。

2.透過討論分享連結主題,激發學生的背景知識,喚起自己的經驗,閱讀文本,並提出看法。

3.透過排列句子,發現連結詞的作用,注意連結的意義。

4.教師引導學生透過排列段落次序的判斷,深入了解文章內容邏輯性。

5.教師統整全篇內容與架構、分享經驗,掌握學生訊息連結的內涵。

【閱讀開門二、拜訪火燒島】

1.請學生連結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拜訪小島的經驗。

2.學生依據課文標題,連結舊經驗,思考「火燒島」可能是怎樣的小島,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

3.請學生瀏覽插圖後,連結插圖的線索,推測文章的內容。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下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實作評量(注音)

4.自我評量(聆聽)

5.口頭評量

6.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