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105學年度第 一 學期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三年級國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一、
課程架構圖
二、
課程理念
1.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習方法為主線,整體發展為主旨,透過字、詞、句、段、篇的訓練;聽、說、讀、寫、思、作的教程設計,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陶冶有機的結合起來。
2. 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改變語文「高消耗,低效益」的缺失。
3.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時代精神。
4. 以單元組織方式進行。
5. 特別重視學科體系的規畫、統整,和與其他領域橫向課程的設計、整合。
6. 循環反覆,循序漸進,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教材不只呈現了工具性的規律特點,也凸顯了科學性、時代性的進步要求。
三、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識字和寫字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根基,而想透過大量閱讀,增廣見聞,更必須以大量識字作為根基。因此,可以透過各種巧思,結合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在閱讀中掌握中國字在形、音、義上的巧妙變化,享受更扎實的閱讀之樂。
四、
課程目標:
1.
透過閱讀,認識課文中的情感和內容,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
2.
利用課文中的句型、詞語、結構練習口述,並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練習述說一件事。
3.
利用常用的偏旁部首和結構輔助識字,並認識楷書基本筆畫的變化。
4.
運用單元結構,描寫所住的地方,並相互觀摩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
5.
從觀察體驗中,學習真實經驗的描寫,並能舉例說明一句話、一件事。
6.
利用電子詞典理解字義,提升自我學習效能。
7.
透過「聽記練習」,提升聆聽能力,邊聽邊思考,而且說話語音清晰。
五、教學策略建議:
中年級的語文教學,應較低年級更為強調對詞語的認識,因為詞語是構成句子的重要元素,教師可以適時引導,透過情境設計,厚植語文的根基。
1.詞語具體化:豐富的想像力和修辭功夫,以舉例方式、肢體表演或擴寫的方式,讓學生將詞語具體化,例如:我來說你來比、原影重現、比手畫腳等方式。
2.詞語黑白配:透過詞語「配對」和「聯想」,先將教學單元中出現的動詞、名詞、形容詞區分開來,再讓學生串成一段文章。
3.詞語變裝秀:將課文詞語展示,讓學生找出相似的詞語或相反的詞語,練習透過造句方式感受兩者的不同,並進一步將相似詞改編課文,以相反詞創造課文新氣象。
在九年一貫實施的多元統整理念下,教師多一點巧思和敏感,可讓語文學習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風貌。
六、參考資料:
1. 媽媽與我 文:夏洛特•佐 圖:安妮塔•羅北兒 譯:宋珮 天下雜誌 民國九十五年
2. 只要我長大:孩子的一○一件生活樂趣 文:Alecia T.Devantier 譯:崔鮮泉 新視野出版社 民國九十四年
3. 總鋪師,上菜囉! 文:李光福 圖:張振松 康軒文教事業 民國一○○年
4. Why?發明與現的故事 文:金明載 世一文化 民國九十七年
5. 微笑的魚 文/圖:幾米ˉ大塊文化ˉ民國九十二年
6. 台灣河川之美──淡水河 文:俞珩 圖:林鴻堯 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九十六年
7. 鹿角神木ˉ文:鄭清文ˉ玉山社ˉ民國九十九年
8. 字族識字活用寶典 文:羅秋昭 小魯出版社 民國九十五年
9. 語文教學新智能 文:陳麗雲 萬卷樓出版社 民國九十八年
10. 康軒版第五冊教師手冊
七、課程計畫:
學習總目標:
1.從閱讀的詩歌和文章中,學會觀察事物,進而藉物抒情,用分說法和順敘法描述事情。
2.從統整識字中,認識標點符號,增強文字的運用能力。
3.從閱讀的文章中,學習欣賞不同的寫法,並將參觀或蒐集的資料加以整理。
4.了解文章內涵,了解打開新視野的重要,進而主動積極的打開心胸,擴充自己的學習視窗。
5.從欣賞課文文章中,學會珍愛時光,認識生活的智慧,體驗臺灣的好風光,並閱讀各種有趣的文章。
起訖週次 |
起訖日期 |
單元名稱 |
課 名 |
對應能力指標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重點 |
教學節數 |
教學資源 |
評量方式 |
重大議題 |
十大基本能力 |
一 |
8/28 - 9/3 |
時間的腳步 |
單元主題引導/一、爸爸的相簿 |
【一、爸爸的相簿】 |
【一、爸爸的相簿】 •了解注音符號語調的變化,讀出詩歌的節奏。 |
【一、爸爸的相簿】 •學生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
【家政教育】 |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二 |
9/4 - 9/10 |
時間的腳步 |
一、爸爸的相簿/二、長大這件事 |
【一、爸爸的相簿】 【二、長大這件事】 |
【一、爸爸的相簿】 1.專心聆聽教材,感受情緒的變化。 2.了解詞語的意義,並寫出工整的國字。 3.運用偏旁部首、結構部件記憶字形。 4.能閱讀詩歌,培養歸納的能力。 5.能感受相簿對成長歷史的重要,養成整理相片,並做文字紀錄的好習慣。 【二、長大這件事】 1.能清楚聽出語句所表達的意思。 2.能連繫生活經驗說出自己所想表達的意思。 |
【一、爸爸的相簿】 1.指導學生能結合多媒體資源,提升聆聽的能力,以提高學習興趣。 2.指導學生能用完整的句子說出相片的內容。 3.指導學生能利用課文中的新詞造句。 4.閱讀詩歌,感受自己的成長轉變。 5.指導學生嘗試把自己長大的改變和想法寫出來。 【二、長大這件事】 1.指導學生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形近字與多音字。 2.指導學生能結合多媒體資源,提升聆聽的能力,以提高學習興趣。 3.指導學生連繫生活經驗說出自己所想表達的意思。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同儕互評 2.自我評量 3.實作評量(發表) 4.實作評量(寫作) 5.習作評量 |
【家政教育】 【家政教育】 【家政教育】 |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三 |
9/11 - 9/17 |
時間的腳步 |
二、長大這件事 |
【二、長大這件事】 |
【二、長大這件事】 1.能掌握國字筆畫順序,寫出正確的國字。 2.能理解課文中,面對事情有不同反應的訊息。 3.能運用敘述四要素,記錄成長中的趣事。 4.透過分享和討論,能接受自己在成長中的改變。 |
【二、長大這件事】 1.指導學生利用課文中的新詞造句。 2.指導學生理解內容大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生運用簡單時序整理日常生活中的資料,記錄成長中的趣事。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同儕互評 2.自我評量 3.實作評量 (朗讀) 4.實作評量(發表) 5.實作評量(寫作) 6.習作評量 |
【家政教育】 【家政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四 |
9/18 - 9/24 |
時間的腳步 |
三、老寶貝 |
【三、老寶貝】 |
【三、老寶貝】 1.利用注音符號,與同學分享「老寶貝,我永遠愛您!」的經驗。 2.仔細聆聽同學分享的事例,並說出同學報告的要點。 3.講述一則與「長輩相處」有關的經驗。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使用字(詞)典查出詞語。 5.理解課文所表現的祖孫情感,並與同學討論分享。 6.配合說話教學,寫出自己和長輩的互動情形,並與同學分享。 7.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人的關愛。 |
【三、老寶貝】 1.指導學生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的理解。 2.指導學生仔細聆聽同學分享與長輩互動的事例,並說出同學報告的要點。 3.學生講述一則與「與長輩互動」有關的經驗。 4.指導學生使用字(詞)典查出詞語,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5.學生學會判斷句子中多餘的字詞。 6.指導學生配合說話教學,寫出「與長輩相處」的經驗,並與同學分享。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朗讀) 2.實作評量 (發表)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5.同儕互評 6.實作評量(報告) 7.實作評量(寫作) |
【家政教育】 【家政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
五 |
9/25 - 10/1 |
時間的腳步 |
四、辦桌 |
【四、辦桌】 |
【四、辦桌】 1.能規畫自己喜歡的學習活動,記錄每天的活動內容。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並能適時給予回饋。 3.針對報告內容,有條理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了解文字偏旁的組合和變化,欣賞文字的趣味。 5.明白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珍惜周遭事物。 6.學會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態度。 |
【四、辦桌】 1.指導學生利用注音符號,寫出完整的句子。 2.指導學生能將自己的感受,清楚的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3.學生能配合嘆詞,用適當的語氣念出課文。 4.指導學生能分辨近義詞,並能正確使用。 5.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辦桌文化的起因和蘊含的情感內涵。 6.指導學生認識不同性質的文字特點——敘述四要素。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自我評量 2.同儕互評 3.實作評量(報告) 4.實作評量(寫作) 5.實作評量(發表) 6.習作評量 7.問答評量 8.口頭評量 9.紙筆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六 |
10/2 - 10/8 |
時間的腳步、生活的智慧 |
統整活動一/單元主題引導/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
【統整活動一】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
【統整活動一】 1.明白夾注號、連接號的意義和作用。 2.透過標點符號的認識,加強理解文意。 3.能掌握敘述四要素的特性。 4.透過敘述四要素,把人物的經歷、言行和事物發展的過程交代和表達出來。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科普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
【統整活動一】 1.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語句,了解語句的意思,認識標點符號的作用。 2.教師說明使用夾注號、連接號的作用。 3.教師讓學生發揮想像力,說一說夾注號像什麼,連接號像什麼。 4.教師說明例句,讓學生清楚區分夾注號、連接號使用上的差異。 5.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第四課習作第六大題。 6.指導學生先讀出短文。 7.教師說明四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和事情。 8.教師再以課文為例,指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敘述四要素。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指導學生利用注音符號,閱讀創意和發明的故事。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發表) 3.問答評量 4.口頭評量 5.紙筆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七 |
10/9 - 10/15 |
生活的智慧 |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1.能用心聽同學發表創意和發明的故事。 2.能說出自己運用創意,解決問題的方法。 3.能分辨形近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4.能利用圖書館,借閱科普故事書,並分享心得。 5.能用心思考、發揮創意,寫出自己的想法。 6.能仔細觀察,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1.學生仔細聆聽同學發表創意和發明的故事。 2.指導學生說出自己運用創意,解決問題的方法。 3.學生能認真辨認字的部件,寫出正確的字。 4.指導學生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科普書籍。 5.學生寫出創意發明的想像作文。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發表) 3.問答評量 4.紙筆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八 |
10/16 - 10/22 |
生活的智慧 |
六、不一樣的捷運站 |
【六、不一樣的捷運站】 |
【六、不一樣的捷運站】 1.能應用注音符號,閱讀與創作藝術相關的文章。 2.能安靜聆聽教師、同學報告的創作藝術特色。 3.能依「創作藝術」的主題,表達意見。 4.能認識部首,並正確讀出部首的讀音。 5.從閱讀過程中,認識創作藝術的特色。 6.能配合參觀活動,寫出創作藝術的特色。 7.能透過創作藝術感受生活中的創意與智慧。 |
【六、不一樣的捷運站】 1.指導學生利用注音符號,閱讀介紹創作藝術的書籍或相關資料。 2.指導學生喜歡聆聽他人報告創作藝術的特色與收穫。 3.學生清楚報告創作藝術參觀內容和收穫。 4.指導學生學習從字(詞)典中選取正確的字義。 5.指導學生主動閱讀介紹有關國內外創作藝術的資料。 6.指導學生學習並列式的文章結構。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紙筆評量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
【環境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九 |
10/23 - 10/29 |
生活的智慧 |
七、馬太鞍的巴拉告 |
【七、馬太鞍的巴拉告】 |
【七、馬太鞍的巴拉告】 1.能整理閱讀內容,利用注音符號,歸納出自己的看法。 2.能仔細聆聽有關「巴拉告」的說明。 3.能觀察圖片或實物,簡要說明「巴拉告」的特色。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能閱讀原住民文化的故事書,並記錄故事內容。 6.能讀懂詞語在句中的作用,練習仿寫與造句。 7.能欣賞與尊重不同族群的生活文化。 |
【七、馬太鞍的巴拉告】 1.指導學生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閱讀,認識不同的文化。 2.指導學生能聽懂「巴拉告」具有生態環保概念。 3.學生能簡述學習本課之後的心得。 4.學生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指導學生能從文章中找到訊息,理解文意。 6.指導學生認識「說明」的表述方式。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發表) 2.習作評量 3.自我評量 4.口頭評量 5.同儕評量 |
【環境教育】 |
一、自我了解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
十 |
10/30 - 11/5 |
生活的智慧 |
統整活動二 |
【統整活動二】 |
【統整活動二】 1.認識自然段和意義段。 2.了解擴句的表現方式。 3.能運用擴寫技巧,豐富寫作內容。 |
【統整活動二】 1.指導學生認識自然段的形式。 2.指導學生閱讀第五課課文後找到自然段。 3.將自然段按順序寫上編號。 4.指導學生了解第五課的文章內容先寫什麼(開頭),再寫什麼(正文) , 最後寫什麼(結尾)。 5.將第五課劃分為三個意義段。 6.指導學生了解意義段是根據文章內容來劃分的。 7.說明擴寫的定義。 8.指導擴寫的原則。 9.比較擴寫前後的句子有什麼不同? 10.配合第七課習作第五大題進行練習。 |
5 |
•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2.口頭評量 3.同儕評量 4.習作評量 |
【生涯發展教育】 |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十一 |
11/6 - 11/12 |
閱讀開門一、臺灣好風情 |
傘/單元主題引導/八、淡水小鎮 |
【閱讀開門一、傘】 【八、淡水小鎮】 |
【閱讀開門一、傘】 1.應用「預測策略」閱讀文章。 2.先從題目或標題的瀏覽,預測這篇文章可能在講什麼,或者在文章讀到一個段落後,去預測接下去的內容或故事的結局。 【八、淡水小鎮】 1.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記錄淡水小鎮的特色。 2.聆聽淡水小鎮的故事,並能有條理的掌握內容,複述大意。 |
【閱讀開門一、傘】 1.請學生連結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知道有關於傘的認知。 2.請學生依課文的題目,猜想與「第一把傘」有關的內容,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 3.瀏覽文章,學生一邊瀏覽一邊用筆標示自己預測正確的部分。 4.請學生小組討論並發表:自己如何做預測,預測結果和文章內容有什麼異同。 【八、淡水小鎮】 1.運用注音符號,閱讀報導家鄉的書籍和資料。 2.能安靜的聆聽同學分享參觀旅遊的經驗。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朗讀) 2.實作評量 (發表) 3.同儕互評 4.自我評量 5.實作評量 6.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十二 |
11/13 - 11/19 |
臺灣好風情 |
八、淡水小鎮/九、回到鹿港 |
【八、淡水小鎮】 【九、回到鹿港】 |
【八、淡水小鎮】 1.想像淡水小鎮的景色及風土民情,用標準國語朗讀,朗讀時注意語速的快、慢、頓、挫。 2.能了解簡單構字原理,輔助識字並寫出正確而優美的國字。 3.能讀懂描述淡水景象的句子,並能依語言情境選用不同語句。 4.能欣賞淡水小鎮的描寫特色,與同學觀摩並分享寫作的樂趣。 【九、回到鹿港】 1.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記錄看到的鹿港景色。 2.能邊聆聽邊思考同學報告「鹿港風光」的內容。 |
【八、淡水小鎮】 1.能表達珍惜自然景觀的行為,並體悟人文環境中特殊的意義。 2.辨認所學的字中,有「食」、「水」、「心」、「手」部,部首變形的字。 3.指導學生能辨認意思相近的詞語,並讀懂內容所指的生態環境。 4.指導學生能觀察周圍環境,發揮想像力,寫出優美的句子。 【九、回到鹿港】 1.指導學生運用注音符號,查尋閱讀臺灣古蹟名勝的書籍和資料。 2.聆聽同學介紹網路的旅遊資料與相關訊息。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5.實作評量 6.同儕互評 |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三 |
11/20 - 11/26 |
臺灣好風情 |
九、回到鹿港/十、參觀安平古堡 |
【九、回到鹿港】 【十、參觀安平古堡】 |
【九、回到鹿港】 1.能配合自己蒐集的「鹿港風光」,以完整語句清楚說明資料的內容。 2.能概略的認識字體大小,筆畫粗細和文字美觀的關係,用正確工整的硬筆字寫作業。 3.認識並學會使用字(詞)典、百科全書等工具書,以輔助體會鹿港的風土民情。 4.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蒐集旅遊寫作的材料。 【十、參觀安平古堡】 1.能運用注音符號,閱讀與古蹟相關的文章。 2.能喜歡聆聽教師、同學報告的古蹟特色和參觀收穫。 |
【九、回到鹿港】 1.能清楚明白的介紹鹿港的名勝古蹟、建築或小吃。 2.指導學生歸納本課生字的結構(分成左右、上下的字)。 3.指導學生閱讀與臺灣名勝古蹟相關的文章或書籍。 4.學生能觀察周圍環境,蒐集合適的資料,完整寫出自己的想法。 【十、參觀安平古堡】 1.運用注音符號,查尋介紹名勝古蹟的書籍和資料。 2.能聽懂教師朗讀文章的內容與主旨。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發表) 3.紙筆評量 4.口頭評量 5.同儕互評 |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四 |
11/27 - 12/3 |
臺灣好風情 |
十、參觀安平古堡/十一、聽神木說話 |
【十、參觀安平古堡】 【十一、聽神木說話】 |
【十、參觀安平古堡】 1.能依「古蹟」的主題,表達意見。 2.能認識「阜」、「口」、「宀」部首的字,並正確讀出部首的讀音。 3.從閱讀過程中,認識古蹟特色並掌握文章的敘述主旨。 4.能練習應用文,並配合參觀活動,寫出參觀古蹟的重點。 【十一、聽神木說話】 1.能運用注音符號,理解讀物內容並提升閱讀效能。 2.能安靜聆聽同學表達的經驗,感受情緒並適切的回應。 |
【十、參觀安平古堡】 1.能表達珍惜古蹟建築的行為,並體悟古人的智慧與情感。 2.學習從字(詞)典中選取正確的詞義。 3.閱讀不同文體,以各種表述方式介紹古蹟名勝的相關文章。 4.學生能觀察周圍環境,蒐集合適的資料,完整寫出自己的想法。 【十一、聽神木說話】 1.運用注音符號,查尋、閱讀國家公園景物的書籍和資料。 2.能聆聽並理解介紹動、植物的相關書籍和文章。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5.口頭評量 |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五 |
12/4 - 12/10 |
臺灣好風情 |
十一、聽神木說話/統整活動三 |
【十一、聽神木說話】 【統整活動三】 |
【十一、聽神木說話】 1.能清楚而完整的說出自己知道的生活經驗。 2.能了解簡單構字原理,輔助識字並寫出正確而優美的國字。 3.能說出文章的情節內容,並欣賞段落中的描寫詞語。 4.能仔細觀察生活環境細節,寫出通順優美的句子。 【統整活動三】 •能理解縮句的步驟並練習縮句。 |
【十一、聽神木說話】 1.能表達珍惜自然景觀的行為,並體悟環境中一草一木的可貴。 2.找出所學的字中,有「宀」部、「言」部部首的字。 3.閱讀國家公園相關的文章,並讀懂內容所指的生態環境。 4.指導學生能觀察周圍環境,蒐集合適的資料,完整寫出自己的想法。 【統整活動三】 1.教師指導學生朗讀例句。 2.指導學生安靜聆聽教師的引導,刪去比喻、形容詞或刪去例子、將同類合併,逐步讓句子更精簡。 3.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原句與縮句的差異,並說出自己的看法。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2.朗讀評量 3.口頭評量 4.自我評量 5.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
十六 |
12/11 - 12/17 |
臺灣好風情、語文萬花筒 |
統整活動三/單元主題引導/十二、文字變變變 |
【統整活動三】 【十二、文字變變變】 |
【統整活動三】 •能理解敘事的重點描寫,並閱讀相關的內容。 【十二、文字變變變】 1.能運用注音符號,正確拼讀各種形近字。 2.能清楚聽出語句所表達的意思。 3.能清晰生動的說出自己所想表達的意思。 4.能掌握國字筆畫順序,寫出正確的國字。 |
【統整活動三】 1.教師揭示統整活動內容,請學生默讀「學習炸薯條」文章。 2.教師引導學生指出閱讀內容的重點。 3.教師引導學生指出敘事的重點描寫。 【十二、文字變變變】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以文字為主題的趣味童詩。 2.引導學生聽出教師美讀課文的語調變化。 3.能清楚說出分段大意、全文大意。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5.口頭評量 |
【人權教育】 |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七 |
12/18 - 12/24 |
語文萬花筒 |
十二、文字變變變/十三、數字好好玩 |
【十二、文字變變變】 【十三、數字好好玩】 |
【十二、文字變變變】 1.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2.從閱讀的材料中,辨認文字的差異與變化。 3.能運用學過的字詞,造出通順的短語或句子。 4.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十三、數字好好玩】 1.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歸納與整理數字詞語或成語的用法。 2.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相聲表演內容。 3.使用標準國語表現相聲的趣味,展現語言的趣味與深度。 |
【十二、文字變變變】 1.引導學生將兩個部件組合成不同的字。 2.學生閱讀與文字變化有關的故事或詩歌。 3.引導學生能根據情境寫出適當的動詞與副詞。 【十三、數字好好玩】 1.能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成語故事。 2.記住聆聽的內容,並回答問題。 3.能用正確流利、生動具體的方式表演對口相聲。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同儕互評 2.自我評量 3.實作評量 4.習作評量 5.實作評量(朗讀) |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十八 |
12/25 - 12/31 |
語文萬花筒 |
十三、數字好好玩/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 |
【十三、數字好好玩】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 |
【十三、數字好好玩】 1.能利用花瓣造字辨識形近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2.喜愛閱讀相關數字成語的故事,理解故事含義。 3.透過數字詞語或成語的學習,培養寫作的樂趣。 4.學習應用數字詞語或成語使事物更生動,體會語言韻律與智慧的表現。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 1.能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聆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的真正含義。 3.能流利說出描寫人物的方式。 |
【十三、數字好好玩】 1.運用花瓣造字的方式,歸類統整字的部件,辨識形近字。 2.練習針對事物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幫助理解課文。 3.辨認數字詞語使用的適當時機和正確用法。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 1.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整理歸納。 2.認真聆聽同學描述事件的內容,理解事情的順序。 3.生動流利的說出故事內容,並簡述聽過故事之後的聯想。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同儕互評 2.實作評量(朗讀) 3.實作評量(發表) 4.習作評量 5.自我評量 |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九 |
1/1 - 1/7 |
語文萬花筒 |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統整活動四 |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 【統整活動四】 |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 1.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2.能閱讀文句後讀懂詞語,辨識多義詞。 3.能讀懂句子的意思,練習仿寫與造句。 4.能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個謙虛的孩子。 【統整活動四】 •學會找出段落大意的方法。 |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 1.運用歸類的方式,辨識形近字。 2.閱讀故事後,透過自己的提問歸納文章主旨。 3.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完成「我的○○」的篇章寫作。 【統整活動四】 1.指導學生以找中心句的方式,找出段落大意。中心句亦稱主題句,就是最能代表這一段內容的句子。 2.指導學生讀一讀段落的句子,再使用畫線策略,圈出段落中重要的關鍵詞語(句子的頭和身體)。 3.利用縮寫的方式找出段落大意。亦即利用之前學過縮句的方法,先將句子縮短。指導學生縮寫句子時,可以用刪除法,亦即先刪除不重要的詞語。 4.請學生讀一讀其他段落,學習用上面的方法,自行找出段落大意。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朗讀) 2.實作評量(發表) 3.習作評量 4.自我評量 5.口頭評量 6.同儕評量 |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廿 |
1/8 - 1/14 |
語文萬花筒、閱讀開門二 |
統整活動四/白鶴的禮物 |
【統整活動四】 【閱讀開門二、白鶴的禮物】 |
【統整活動四】 •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閱讀開門二、白鶴的禮物】 1.學生從標題、圖片、首行文字、章節小標題,或是其他的線索,嘗試獲得關於文本內容的訊息。 2.學生能一邊標記一邊閱讀,並從段落中尋找字詞或語句線索,運用自己對內容的認知,將線索與內容做猜測連結。 |
【統整活動四】 1.學生閱讀本單元的故事,說出各課有哪些人物,他們有什麼特色或與眾不同的表現。 2.教師可提供一篇描寫人物的文章讓學生閱讀,歸納出各段的段落大意。 3.教師結合寫作大綱和九宮格幫助聯想,指導討論描寫人物有哪些面向或材料可以書寫;最後將三至五個確定的材料填入寫作大綱中。 4.請一個人出來當模特兒,讓學生仔細觀察外貌,以九宮格幫助聯想,再將要描寫的細目有順序的寫下來,旁邊寫上觀察到的內容。 5.兩個一組,分別觀察對方的外形,有順序的說出五句描寫對方的句子。 6.指導學生觀察班上同學的個性或興趣、動作或說話的樣子,說出對他的觀察,並舉實際的例子或以他說過的話來佐證。 7.指導學生說出對描寫人物的感覺,可以是祝福、感想、影響、希望、懷念、讚美、影響、啟示、感嘆、勸誡、結果……。 【閱讀開門二、白鶴的禮物】 1.學生連結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對送禮物的看法。 2.引導學生依課文的題目,猜測與「白鶴的禮物」有關的內容,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 3.學生分享預測內容,並記錄原因。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2.口頭評量 3.朗讀評量 4.同儕評量5.習作評量 |
【生涯發展教育】 |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廿一 |
1/15 - 1/19 |
閱讀開門二 |
白鶴的禮物 |
【閱讀開門二、白鶴的禮物】 |
【閱讀開門二、白鶴的禮物】 •經「猜測又有比對」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看法可以得知猜測後的比對活動具有增進記憶與理解、以及自我修正評估。 |
【閱讀開門二、白鶴的禮物】 •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後發表:自己如何做預測,預測結果和文章內容可能有哪些異同。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3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2.口頭評量 3.朗讀評量 4.同儕評量 5.習作評量 |
【生涯發展教育】 |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