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105學年度第一學期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一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計畫表

文字方塊: 數學1上一、 課程架構圖:

 

 

 

 

 

 

 

 

 



二、 課程理念

數學課程發展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各階段學生的身心與思考型態的發展歷程,提供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學習方式。學習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討論,激盪各種想法,激發創造力,明確表達想法,強化合理判斷的思維與理性溝通的能力,期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建立數學知識。

 

三、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以現實生活的題材為中心,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掌握數、量、形的概念與關係;從現實生活中和同學或家庭成員理性溝通數學;從現實生活中,擬定數學問題,並培養其批判、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欣賞數學的能力

 

四、 課程目標:

1.   掌握數、量、形的概念與關係

2.   培養日常所需的數學素養

3.   發展形成數學問題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4.   發展以數學作為明確表達、理性溝通工具的能力。

5.   培養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

6.   培養欣賞數學的能力。

 

五、 教學策略建議:

編輯教材時,適時納入各類評量問題與活動,希望能幫助教師在各種脈絡中適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同時在評量問題中,也適時納入學生與學生間及學生與教師間溝通的機制,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與人溝通、分析與批判的能力。甚至納入學生與家庭成員共同學習的機制,一方面讓學生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家長了解數學教育的走向。

 

六、 參考資料:

1.  朱建正、楊瑞智(1989),數學的應用之一:單一數的使用。研習資訊,第48期,27-31。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2.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教育部。

3.  楊瑞智(1992)國小新生的數概念。中華民國第八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279-297

4.  Carraher, T.N.(1988), Street mathematics and school mathematics. PME 12,Veszprem, Hungary.

5.  GinsburgH.P. (1977), Childrens Arithmetic: The Learning Process. New York: D. van Nostrand.

6.  Lesh, R., Post, T., & Behr, M. (1987), Representations and translations among representation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C. Janvier(ed),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pp.125-145).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7.  NCTM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8.  Schaeffer, B., Eggleston, V.H., & Scott, J.L. (1974), Number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Cognitive Psychology, 6, 357-379.

 

七、 課程計畫:

學習總目標:

1.數與量:唱數130,並確定30以內的量;作30以內各數的形、音、量的連結,並寫數字;用不同形式表徵30以內的數量;認識30以內的數詞序列;比較30以內兩量的多少與數的大小;描述物件的長;直接比較物件的長度;複製及記錄物件的長度,並作間接比較;進行10以內的合成、分解問題;認識並使用0;認識加、減算式;以算式記錄10以內的加減問題和結果;解決10以內「比較型」的問題;區分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以及比較所花時間的長短;使用常用時間用語;認識鐘面並報讀整點、半點的時刻。

2.幾何:描述某物在觀察者的前後、上下位置;認識並描述某物在觀察者的左右位置;利用10以內的數詞序列,描述事物的位置及先後順序;認識直線、曲線;辨認、描述與分類簡單立體形體和平面形體;使用標準名詞描述簡單平面圖形。

3.統計與機率:用畫記做資料整理;統計圖表。


 

起訖週次

起訖日期

   

單元名稱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8/28

-

9/3

數與量

一、數到10

1-n-01 能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個位」、「十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2,C-S-3,C-C-2

1.唱數110,並確定10以內的量。

2.10以內各數的形、音、量的連結。

【活動一】認識15

1.點算課本情境圖中各種不同動物的數量。

2.由課本情境認識1-5數字,並拿出數字卡來表示。

【活動二】認識610

1.點算課本情境圖中指定動物的數量。

2.由課本情境認識6-10數字,並拿出數字卡來表示。

3

1.附件12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9/4

-

9/10

數與量

一、數到10

1-n-01 能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個位」、「十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2,C-S-3,C-C-2

1.認識並使用0

2.用不同形式表徵10以內的數量。

【活動三】認識0

1.藉由猴子吃香蕉的情境,經驗由有到無的事實。

2.認識0

【活動四】表示數量

1.藉由「老師說,你來找」的遊戲,進行聽到數詞,拿出物品表示數量。

2.用圖象、花片、手指或畫圈表示「7隻蝴蝶」的數量。

3.拿出附件進行數學拼圖。

【活動五】玩遊戲

1.找出卡片中,數量相同的動物,進行點數數量的應用。

2.找出卡片中,沒有相同數量的動物。

3.利用記憶大考驗的遊戲,進行綜合評量。

3

1.附件1~4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9/11

-

9/17

數與量

二、比長短

1-n-09 能認識長度,並做直接比較。

1-n-10 能利用間接比較或以個別單位實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長短。

連結:

C-T-1,C-S-4

1.認識並描述物件的長。

2.直接比較物件的長度。

【活動一】比長短

1.用手比比看,鉛筆有多長。

2.比出各文具的長是從哪裡到哪裡,並直觀比較各文具的長。

3.利用手握住兩枝筆的情境,引入不能直觀比較的兩物品長度。

4.由比較鉛筆長度,直接比較兩直線物品的長。

5.由三隻動物比高矮的情境,直接比較兩物的高度。

3

1.不同長度的鉛筆兩枝

 

1.紙筆測驗

2.實測評量

3.口頭回答

4.分組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9/18

-

9/24

數與量、幾何

二、比長短

1-n-10 能利用間接比較或以個別單位實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長短。

1-s-01 能認識直線與曲線。

連結:

C-T-1,C-S-4

1.認識直線、曲線。

2.複製物件的長度,並做間接比較。

【活動二】直線和曲線

1.利用繩子認識直線和曲線。

2.比較直線和曲線的長度。

3.利用繞圈的情境,比較紅繩與藍繩的長短關係。

【活動三】畫畫看、剪剪看

1.用尺畫直線。

2.使用直線記錄鉛筆的長度,進行複製活動。

3.利用繩子複製桌面和腰圍,進行間接比較。

3

1.繩子數條

2.色筆

3.

4.鉛筆

5.小白板

6.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實力測驗

3.口頭回答

4.分組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9/25

-

10/1

數與量

三、排順序、比多少

1-n-03 能運用數表達多少、大小、順序。

連結:

C-R-1,C-R-2,C-R-3,C-R-4,C-T-1,C-S-3,C-S-5,C-C-1

1.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等位置的語詞。

2.認識10以內的數詞序列。

3.利用10以內的數詞序列,描述事物的位置及先後順序。

 

【活動一】認識上下、前後、左右

1.利用課本教室情境,進行上下前後位置語詞的認識。

2.利用真實教室情境,進行上下前後位置語詞的複習。

3.認識自己的左右手。

4.由聽口令,從模仿做動作中,熟悉身體的左右。

【活動二】排數字

1.由排火車圖卡,認識1-10的數詞序列。

【活動三】排在第幾個

1.藉由「老師說」的遊戲,認識第幾個人和前面幾個人的差別。

2.由排隊情境知道指定人物(志琦)排在第幾個。

3.由排隊情境認識志琦的「前一個」和「後一個」。

4.由排隊情境認識志琦的「前面有幾個」、「後面有幾個」和「總共有幾個人」。

5.由鞋櫃情境,利用上下加上序數描述物件位置。

6.藉由動物排隊的情境,利用左右加上序數描述動物位置。

3

1.附件7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報告

4.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10/2

-

10/8

數與量

三、排順序、比多少

1-n-03 能運用數表達多少、大小、順序。

連結:

C-R-1,C-R-2,C-R-3,C-R-4,C-T-1,C-S-3,C-S-5,C-C-1

1.比較10以內兩量的多少。

【活動四】比多少

1.由小朋友玩碰碰車(不可移動且整齊排列的物品)的情境,比較10以內兩量的多少。

2.由狗住狗屋和狗吃狗骨頭(不可移動且整齊排列的物品)的情境,比較10以內兩量的多少。

3.由抓花片的遊戲(可移動的物品),比較10以內兩量的多少。

4.由吃水餃的情境,排花片比較10以內兩量的多少。

5.由摺紙飛機的情境,學生自行畫圈比較10以內兩量的多少。

6.由盒子中色球的情境,利用敘述的概念,比較10以內兩量的多少。

7.利用畫展中的畫(不可移動且隨意排列),比較10以內兩量的多少,並經驗數量相近的時候,需經點數才可確認何者較多。

【探索樂園】第幾個

1.透過照片的情境,練習利用左右方位語詞解釋指定人物的位置。

2.透過蛋糕的情境,練習利用上下方位語詞解釋指定位置。

3

1.附件3

2.小白板

3.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報告

4.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10/9

-

10/15

數與量

四、分與合

1-n-04 能從合成、分解的活動中,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使用+、-、=做橫式紀錄與直式紀錄,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連結:

C-T-2,C-S-3,C-C-2,C-C-3

1.進行10以內量的合成、分解活動。

【活動一】10以內的合成

1.利用過生日插蠟燭的情境,解決10以內數量的合成(併加型)問題。

2.利用收到生日禮物的情境,解決10以內數量的合成(添加型)問題。

【活動二】10以內的分解

1.透過小猴子、小兔子和松鼠、狐狸的情境,解決10以內數量的分解問題。

3

1.附件38

2.小白板

3.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家庭作業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10/16

-

10/22

數與量

四、分與合

1-n-04 能從合成、分解的活動中,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使用+、-、=做橫式紀錄與直式紀錄,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連結:

C-T-2,C-S-3,C-C-2,C-C-3

1.進行10以內數的合成、分解活動。

【活動三】分與合

1.藉由丟球比賽,討論數量變化關係(5可以分成幾個和幾個)

2.學生自行塗色,解決6可以分成幾個和幾個的問題。

3.由手拿花片的情境,討論8可以怎麼分成兩堆的問題。

4.由盤子上糖果的情境,討論9的合成。

5.由擲骰子的情境,討論7的合成。

6.由花片的情境,討論10的合成。

【探索樂園】合十遊戲

1. 由撲克牌的情境討論10的合成。

3

1.附件39

2.小白板

3.白板筆

4.撲克牌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家庭作業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10/23

-

10/29

幾何

五、方盒、圓罐、球

1-s-02 能辨認、描述與分類簡單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

連結:

C-R-1,C-R-2,C-R-3,C-R-4,C-T-2,C-S-3,C-S-4,C-C-1,C-C-2,C-C-3

1.辨認、描述與分類簡單立體形體。

【活動一】堆疊與分類

1.利用學生帶來的物品,描述物品的外形。

2.利用帶來的物品,將物品分類。

3.利用帶來的物品,觀察出什麼東西容易堆疊或滾動。

4.歸納出什麼物品有平平的面,有彎彎的面。

5.觸摸並感覺基本立體型體的特性。

3

1.三角柱、圓柱的紙盒等

2.空罐

3.

1.紙筆測驗

2.實測評量

3.分組報告

4.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環境教育】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10/30

-

11/5

幾何

五、方盒、圓罐、球

1-s-02 能辨認、描述與分類簡單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

1-s-03 能描繪或仿製簡單平面圖形。

1-s-04 能依給定圖示,將簡單形體做平面鋪設與立體堆疊。

連結:

C-R-1,C-R-2,C-R-3,C-R-4,C-T-2,C-S-3,C-S-4,C-C-1,C-C-2,C-C-3

 

1.能描繪或仿製簡單平面圖形。

2.使用標準名稱描述簡單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3.用平面圖形做平面造型設計。

【活動二】認識平面圖形

1.利用紙盒的面,複製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2.將平面圖形分類。

3.進行平面圖形的命名活動。

4.利用教室的情境,找出基本平面圖形。

【活動三】平面造形設計

1.從課本情境圖中,找出各種平面圖形,並計數數量。

2.利用附件中各種平面圖形,拼成一幅圖畫,並計數數量。

【探索樂園】圖形的規律、生活中的圖形

1.利用布置教室的情境,觀察圖形規律,並熟練基本形體名稱。

2.觀察拼板舟上的圖形,認識各種圖形。

3

1.附件1011

2.白紙

3.立體形體

1.紙筆測驗

2.實測評量

3.分組報告

4.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環境教育】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一

11/6

-

11/12

數與量

六、數到30

1-n-01 能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個位」、「十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

1-n-03 能運用數表達多少、大小、順序。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5,C-C-1,C-C-2

1.認識30以內的數與量。

【活動一】數到20

1.利用老奶奶桌上食物的情境,知道20以內數所代表的量,並拿出數字卡表示。

2.由罐子中糖果的情境,以1019為起點,進行累1的活動,建立20以內的數詞序列,並拿出數字卡表示。

3.利用珠子上的數字,練習順數和逆數20以內的數。

4.利用麵包情境,先聚十再點數20以內的數量。

【活動二】數到30

1.由盤子中蛋糕的情境,以20為起點,進行加、減1的活動,建立30以內的數詞序列。

2.練習先聚十再點數,建立以20為起點的數詞序列。

3

1.附件12

2.小白板

3.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十二

11/13

-

11/19

數與量

六、數到30

1-n-01 能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個位」、「十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

1-n-03 能運用數表達多少、大小、順序。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5,C-C-1,C-C-2

1.認識30以內的數與量。

2.用序數描述30以內數的順序與位置。

【活動三】表示數量

1.利用畫圈表示迴紋針的數量。

2.利用「抽數字卡、做動作」的遊戲,學習表徵數量。

3.利用不同包裝的酵母乳,練習表示數量。

【活動四】30以內的序數

1.藉由「排隊買甜甜圈」情境,經由點數並說出指定物排在第幾個。

2.說出排在第幾個的是誰。

3.知道排在第X個的前()面一個人,排在第幾個。

4.藉由排隊的情境,利用序數的概念求總數。

3

1.附件312~14

2.小白板

3.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十三

11/20

-

11/26

數與量

六、數到30

1-n-01 能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個位」、「十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

1-n-03 能運用數表達多少、大小、順序。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5,C-C-1,C-C-2

1.比較30以內量的多少與數的大小。

【活動五】比大小

1.利用烏龜和小魚的數量,比較20以內兩量的多少及兩數的大小。

2.利用畫圈比較20以內兩數的大小關係。

3.利用小朋友和帽子的情境,透過具體物或圖象比較30以內兩數量的多少和大小。

【探索樂園】大數吃小數

1.利用操作數字卡進行遊戲,比較兩數間的大小關係。

3

1.附件15

2.小白板

3.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十四

11/27

-

12/3

數與量

七、10以內的加減

1-n-04 能從合成、分解的活動中,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使用+、-、=做橫式紀錄與直式紀錄,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5,C-C-1,C-C-2

1.解決10以內的合成問題。

2.認識加法算式。

3.以算式記錄10以內的加法問題和結果。

【活動一】10以內的加法

1.利用老鼠娶親的情境,引入併加的問題。

2.揭示加法算式並討論算式意義。

3.利用有幾隻老鼠的情境,引入添加的問題。

4.利用花和氣球的情境,解決10以內的加法問題。

5.利用加法心算卡熟練基本加法。

3

1.附件16

2.小白板

3.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五

12/4

-

12/10

數與量

七、10以內的加減

1-n-04 能從合成、分解的活動中,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使用+、-、=做橫式紀錄與直式紀錄,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5,C-C-1,C-C-2

1.解決10以內的分解問題。

2.認識減法算式。

3.以算式記錄10以內的減法問題和結果。

【活動二】10以內的減法

1.利用小朋友玩沙的情境,引入拿走型的問題。

2.揭示減法算式並討論算式意義。

3.利用貝殼和沙堡的情境,解決10以內的減法問題。

4.利用減法心算卡熟練基本減法。

3

1.附件16

2.小白板

3.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六

12/11

-

12/17

數與量

七、10以內的加減

1-n-04 能從合成、分解的活動中,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使用+、-、=做橫式紀錄與直式紀錄,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5,C-C-1,C-C-2

1.解決10以內「比較型」問題。

【活動三】比一比

1.利用畫圈解決比較型減法問題。

【探索樂園】數指頭遊戲

1.利用猜拳遊戲,熟練加法計算。

2.利用猜拳遊戲,先比較兩數的大小,並熟練減法計算。

3

1.小白板

2.白板筆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七

12/18

-

12/24

數與量

八、幾點鐘

1-n-08 能認識常用時間用語,並報讀日期與鐘面上整點、半點的時刻。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5,C-C-1,C-C-2

1.區分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以及比較所花時間的長短。

2.使用常用時間用語(例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

3.認識鐘面並報讀整點的時刻。

【活動一】先和後

1.利用課本情境,說明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及原因。

2.藉由生活情境中,比較時間的長短。

【活動二】認識時鐘

1.觀察各式各樣的時鐘和手錶。

2.觀察時鐘,認識鐘面。

【活動三】幾點鐘

1.利用灰姑娘的一天,引起學習的動機。

2.觀察鐘面上的長、短針的位置,報讀幾點鐘,並利用常用時間用語(例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

3.進行撥鐘遊戲,撥出整點時刻。

3

1.附件17~19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八

12/25

-

12/31

數與量

八、幾點鐘

1-n-08 能認識常用時間用語,並報讀日期與鐘面上整點、半點的時刻。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5,C-C-1,C-C-2

1.使用常用時間用語(例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

2.報讀半點的時刻。

【活動四】幾點半

1.藉由課本情境,認識半點鐘。

2.透過小明戶外教學的情境,報讀整點和半點。

3

1.附件19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4.分組報告

5.實測評量

6.實作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九

1/1

-

1/7

數與量

八、幾點鐘

1-n-08 能認識常用時間用語,並報讀日期與鐘面上整點、半點的時刻。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2,C-S-5,C-C-1,C-C-2

1.使用常用時間用語(例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

2.依據鐘面報讀指定時刻的前後12小時的時刻。

【活動五】會是幾點鐘

1.利用課本情境,知道指定時刻後12小時的時刻。

2.利用課本情境,知道指定時刻前12小時的時刻。

3

1.附件19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分組討論

4.分組報告

5.實測評量

6.實作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廿

1/8

-

1/14

統計與機率

九、分類整理

1-d-01 能對生活中的事件或活動做初步的分類與記錄。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3,C-S-1,C-S-3,C-C-1,C-C-4

 

1.能對生活中的事件或活動做初步的分類與記錄。

【活動一】分類活動

1.利用小美人魚的故事,將資源回收做初步分類。

2.分類圖卡並記錄結果。

3

1.附件20

2.小白板

3.白板筆

 

1.實測評量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紙筆測驗

5.家庭作業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廿一

1/15

-

1/19

統計與機率

九、分類整理

1-d-01 能對生活中的事件或活動做初步的分類與記錄。

1-d-02 能將紀錄以統計表呈現並說明。

連結:

C-R-1,C-R-2,C-R-3,C-R-4,C-T-1,C-T-3,C-S-1,C-S-3,C-C-1,C-C-4

 

1.能對生活中的事件或活動做初步的記錄。

2.能將紀錄以統計表呈現並說明。

【活動二】做紀錄和報讀統計表

1.透過遊戲活動,引導做紀錄的需求,並將事物做分類與整理。

2.透過操作簡化並記錄(以非正式記錄)分類結果。

3.透過操作報讀分類記錄的結果。

4.透過票選活動的操作,使用不同記錄方式,記錄票選的結果。

5.透過簡化畫記的方法整理資料。

6.透過操作和討論,認識「正」畫記的方式。

7.透過操作和討論,說明畫記的結果並解決問題。

8.對於生活中常見的統計表能做簡易的報讀。

3

1.附件21

2.小白板

3.白板筆

4.紅、黃、藍、綠色球各若干個

1.實測評量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紙筆測驗

5.家庭作業

【性別平等教育】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1-1-2 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