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105學年度第學期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四年級國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一、課程架構圖

 

文字方塊: 國語4上
 

 

 

 

 

 

 

 

 


 


二、課程理念

1.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習方法為主線,整體發展為主旨,透過字、詞、句、段、篇的訓練;聽、說、讀、寫、思、作的教程設計,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陶冶有機的結合起來。

2.   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改變語文「高消耗,低效益」的缺失。

3.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時代精神。

4.   以單元組織方式進行。

5.   特別重視學科體系的規畫、統整,和與其他領域橫向課程的設計、整合。

6.   循環反覆,循序漸進,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教材不只呈現了工具性的規律特點,也凸顯了科學性、時代性的進步要求。

 

三、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此階段為語文學習第二階段。語文學習是素質學科也是工具學科,除了利用注音符號,欣賞語文的優美之外,作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訓練重點,更是奠定語文基礎的重要時期。

 

四、課程目標:

1.   透過閱讀,認識課文結構特色,並發揮想像力,運用修辭技巧嘗試創作。

2.   能抓住觀察特點,寫出大地之美,並練習不同類型的寫作方法。

3.   能利用課文的句型、詞語、結構練習口述的句子,並確實掌握聆聽的方法,合適的表現語言。

4.   能美讀詩歌,感受語文的優美。

5.   能聆聽課文,說出表達者的情緒,感受說話者的情緒,並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6.   能運用部件和偏旁的變化輔助識字,運用簡易六書輔助識字。

7.   能熟練的運用工具書,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心得。

 

五、教學策略建議:

四年級是正式發展閱讀寫作的黃金年齡,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此階段重要的教學目標。至於,如何進行寫作能力的基本訓練,建議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段落作為例子,進行段落教學的起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智能。實施方法如下:

(1)    注意教材的階段性

中年級時,可練習掌握一、二種構段方式,在說清楚的基礎上,注意把重點的地方說具體。

(2)    注意教學過程的多樣性

包含:以寫促讀、從讀學寫以及自由練習。

    實施段落訓練,難度低,形式活潑,十分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生活經歷,是此階段訓練作文的絕佳途徑,建議教師可多利用。

 

六、參考資料:

1.我最喜愛的中國神話  文:曾文娟  小天下  民國九十六年

2.漫步在雲端  文:黃源明  野人文化  民國九十四年

3.大地笙歌  文:楊美玲  國語日報  民國八十九年

4.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  文:馬偕  譯:林晚生  前衛  民國九十六年

5.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文:海倫•凱勒  漢湘文化  民國九十八年

6.閃亮的籃球新星—─林書豪  文:詹姆斯.巴克利(James Buckley Jr.  譯:區國強  繪:陳威達  小天下  民國一○一

7.美食的世界地圖  文:鄭迪蔚  維綺文化  民國一○一年

8.摩天大樓建築之謎:從臺北一○一發現建築科技的奧妙  文:高橋俊介  譯:姚淑娟  晨星  民國九十八年

9.潔西卡的箱子  文:彼得.卡納華斯  譯:卿敏良 大穎文化  民國九十七

10.戲劇  文:周思芸  天下文化  民國九十七年

11.康軒版第七冊教師手冊

 

 

七、課程計畫:

學習總目標:

1.能用心精讀,深究內容,歸納大意。

2.能在聆聽過程中,從說話者語調的變化,感受說話者的情緒,並系統歸納他人發表之內容。

3.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情境相聯結,透過生活化的語文,學習解決問題,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4.透過觀察,了解並欣賞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變化,欣賞自然景觀的情趣。

5.培養面對挫折的勇氣,以及樂觀積極的態度,發揮自己的潛能。

6.體驗並認識世界各地的特殊風情,從而建立文化概念,了解各地不同的環境及人文風情。

7.配合各單元和其他領域,引導學生從事多元的閱讀,並學習與人討論分享。

 

起訖週次

起訖日期

   

單元名稱

對應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8/28

-

9/3

親近大自然

一、大地巨人

【一大地巨人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一大地巨人

1.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意義,讀出大地風光的詩文之美。

 

【一大地巨人

1.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的理解。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朗讀)

2.實作評量

(發表)

3.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9/4

-

9/10

親近大自然

一、大地巨人/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一大地巨人

2-2-3-1 能聽出他人優美的表達技巧。

3-2-2-5 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7-1 能概略讀懂不同語言情境中句子的意思,並能依語言情境選用不同字詞和句子。

6-2-1-1 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一大地巨人

1.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要點,並回答問題。

2.透過閱讀活動,進行討論並表達對大地的情感。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辨識相似字。

4.發揮豐富的想像力,練習「譬喻」的修辭技巧。

5.根據自己的旅遊經驗,進行口述作文。

6.懂得欣賞和感激大自然,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1.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意義,讀出阿里山觀日的文句之美。

2.正確記取聆聽內容景點特色的描述。

 

【一大地巨人

1.能記住聆聽內容的要點,並回答問題。

2.了解詩歌中,把大地想像成巨人的描述,並體會大地的寬厚。

3.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4.練習用「是」來連接,寫出「譬喻」修辭的句子。

5.能完整介紹自己曾經觀賞過的景物。

6.學習運用「擬人法」寫景技巧的詩歌。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1.運用注音符號,找出本課的多音字及用法。

2.進行高山青歌曲欣賞、聆聽故事的活動,利用視聽媒體或朗誦的方式,體驗景觀之美。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朗讀)

2.實作評量

(發表)

3.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9/11

-

9/17

親近大自然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3-2-1-2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14-2 能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6-2-10-1 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1.透過閱讀活動,理解描寫景物的技巧及敘事的方式。

2.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認識多音字及應用。

3.學習「譬喻」的修辭技巧。

4.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並運用在短文的寫作。

5.認識臺灣的著名景點,並體驗大自然之美帶給心靈的感動。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1.了解寫景遊記的敘述手法,感受阿里山日出和雲海之

美,以及觀景者的心情。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練習用「像……又像……更像……」的敘述方式。

4.想像力練習,運用感官體驗的心得,仿寫「譬喻」、「頂真」修辭的句子。

5.進行「私房景點大公開」的活動,介紹一處值得大家前往觀賞的景點。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發表)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9/18

-

9/24

親近大自然

三、秋色入山林

三、秋色入山林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1-2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14-2 能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訊息。

6-2-10-1 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三、秋色入山林

1.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意義,讀出漫步山林的心境。

2.正確記取聆聽內容,摘取故事描述景物的重點。

3.透過閱讀活動,學習透過感官描寫景物的技巧。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認識多音字及應用。

5.學習「譬喻」、「類疊」的修辭技巧。

6.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並運用感官描寫景物的特色。

7.親近山林並懂得觀察自然的細微處,體驗大自然撫慰人心的力量。

 

三、秋色入山林

1.運用注音符號,將形近字作統整練習。

2.進行「鳥」自然樂章、聆聽故事的活動,利用視聽媒體或朗誦的方式,體驗山林之美。

3.學習寫景、寫物的敘述手法,感受秋天的山林與湖畔之美,並體驗與自然為伍的樂趣。

4.運用注音符號,找出本課的多音字及用法。

5.練習使用適切的形容詞,描繪事物的特色。

6.練習寫景遊記,透過感官體驗與心情的感受,描寫景物的特色。

7.美讀課文,讀出山林的幽靜與平靜的心情。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發表)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4.同儕互評

【環境教育】

1-2-2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9/25

-

10/1

親近大自然/閱讀開門一

統整活動一/四、永遠的馬偕

統整活動一

1-2-2能了解注音符號和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3-2-2-2能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文學作品。

6-2-4-1能概略知道寫作的步驟,如:從蒐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及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四、永遠的馬偕

1-2-4 能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注音讀物,培養自我學習興趣。

統整活動一

1.學習朗讀的技巧,並實際運用。2.能認識寫作中的「審題」與「立意」,並學會分析題意、抓取寫作重點、範圍和方向。

四、永遠的馬偕

1.能學習閱讀傳記故事。

統整活動一

1.教師請學生先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朗讀技巧。

2.請學生讀出朗讀要點的開頭,再分成兩組讀出人物對話,逐項討論與分析。

3.請學生根據前三個要點,練習朗讀該項要點所提出的課文語句。

4.提供學生朗讀符號表參考,並討論各個符號代表的意思。

5.指導學生在短文的句子旁,標記朗讀符號,並試著自己小聲的朗讀一次。

6.鼓勵學生勇敢的大聲朗讀,並給予讚美或進行修正。

7.將學生分成男女兩組,分別讀出第一和第二個人物對話,再進行審題活動的分析與討論。

8.教師提出相似的題目,讓學生舉一反三,做出適切的審題活動。

四、永遠的馬偕

1.利用注音符號輔助閱讀,認識人物傳記。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2.同儕互評

3.實作評量

(朗讀)

4.實作評量

(發表)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10/2

-

10/8

人物寫真

四、永遠的馬偕/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四、永遠的馬偕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1-1 在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4-2-1-1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2-8-2 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2-1 能運用注音符號,理解字詞音義,提升閱讀效能。

四、永遠的馬偕

1.細聆聽,聽出故事重點。

2.能討論故事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

3.能利用部首查找生字新詞。

4.能讀出傳記人物的特色及其影響。

5.能讀懂詞語在句中的作用,練習造句。

6.能關懷與尊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能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音義,閱讀課外讀物。

四、永遠的馬偕

1.仔細聆聽人物傳記。

2.聽懂人物生平事蹟的重點。

3.分辨部首偏旁類似的形近字。

4.讀懂「永遠的馬偕」含義。

5.運用適當的詞語表達想法。

6.討論發表學習本課之後的心得。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利用注音符號,幫助理解難詞。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同儕互評

2.習作評量

3.口頭評量

4.實作評量

(演講)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1-2-3察覺生活周遭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

【人權教育】

1-2-2關心弱勢並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生涯發展教育】

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10/9

-

10/15

人物寫真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1-4 能清楚複述所聽到的事物。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11 能喜愛閱讀課外讀物,主動擴展閱讀視野。

6-2-5-1 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能正確記住聆聽的故事內容,歸納重點。

2.能按情節發展講述一則名人奮鬥的故事。

3.能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注意筆畫及偏旁的變化。

4.能主動閱讀名人奮鬥的故事,摘要故事內容。

5.能仔細觀察周圍、用心生活,記錄心得感想。

6.能學習名人努力奮鬥的精神,積極迎接挑戰。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記住聆聽的內容,並回答問題。

2.以「名人奮鬥的故事」為主題,進行三分鐘演講。

3.注意偏旁的變化,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4.讀出海倫•凱勒故事的脈絡和重點。

5.學習觀察記錄生活周圍事物的方法。

6.主動閱讀名人奮鬥的故事,並能摘要重點。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演講)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摘錄大綱)

5.實作評量(撰寫綱要)

6.實作評量

(發表)

7.觀察評量

【人權教育】

1-2-2關心弱勢並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生涯發展教育】

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10/16

-

10/22

人物寫真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2-5 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8-1 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6-2-7-4 能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心得、摘要等。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1.能利用注音符號朗讀讀書報告,從中感受語文的優美。

2.聆聽人物傳記,從中記取要點。

3.能有條理、有系統的分享人物傳記。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閱讀課文和人物傳記,學習讀書報告的寫法。

6.能讀懂詞語在句中的作用,練習造句。

7.能以人物傳記為鏡,學習勇於追夢、永不放棄的精神。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1.能運用注音符號閱讀人物傳記。

2.能專心聆聽本課教材,理解聆聽內容。

3.能說出人物傳記的內容概要。

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學習讀書報告的寫作方式。

6.學習運用適當詞語書寫讀後心得。

7.根據閱讀經驗,分享讀後心得。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發表)

2.觀察評量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

(操作)

5.習作測驗

6.實作評量

(問答、發表)

7.實作評量

(聆聽、記錄)

 

【生涯發展教育】

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作決定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10/23

-

10/29

人物寫真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3-5 說話用詞正確,語意清晰,內容具體,主題明確。

4-2-3-2 能概略了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5-2-7-1 能概略讀懂不同語言情境中句子的意思,並能依語言情境選用不同字詞和句子。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1.利用注音符號,與同學分享「追求夢想」的經驗。

2.仔細聆聽同學分享的事例,並能摘要說出同學報告的重點。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4.學習描述事物情景的句子。

5.深究課文內容,體認「克服困難,永不放棄」的重要性。

6.配合說話教學,學習描述事物情景的方法。

7.體會面對困難,不斷追求夢想的樂趣。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1.利用注音符號,重點記下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經過,並與同學分享。

2.仔細聆聽同學分享事例,並摘要說出同學的報告重點。

3.熟練運用字(詞)典並查出詞語意思,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4.練習描述面對困難時,心情轉折的過程。

5.藉著勇往直前追夢的過程,體認課文中面對困難的勇氣與決心。

6.配合說話教學,描述事物處理的經驗,並與同學分享。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問答、發表)

2.實作評量

(聆聽、記錄)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朗讀)

【性別平等教育】

2-2-1了解不同性別者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環境教育】

3-2-2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10/30

-

11/5

人物寫真

統整活動二

【統整活動二】

5-2-11能喜愛閱讀課外讀物,主動擴展閱讀視野。

6-2-4-2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蒐集各類寫作的材料。

 

【統整活動二】

1.學習閱讀人物傳記的方法,並能喜愛閱讀。

2.能利用本單元所提供的故事,學習文章取材方法。

【統整活動二】

1.請學生回想曾讀過哪些人物傳記,並想一想這些人物傳記有什麼特色?

2.指導學生閱讀人物傳記的精采片段。

3.引導學生閱讀「寫作指導」的說明,透過一步步的引導,思考如何為自己的文章取材。

4.指導學生訂定寫作主題、蒐集文章材料。

5.分組討論文章架構,將材料細節組織在文章中,最後進行口頭或書面發表。

5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2.習作評量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一

11/6

-

11/12

閱讀開門一/世界風情

種樹的人/八、美味的一堂課

【閱讀開門一、種樹的人】

5-2-5能利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增進閱讀的能力。

5-2-14能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

【八、美味的一堂課】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閱讀開門一、種樹的人】

1.應用「理解監控」閱讀文章。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提升自學能力。

2.能專心聆聽他人口語表達,並理解其內容重點。

 

 

【閱讀開門一、種樹的人】

1.閱讀段落或文章之後,檢查自己有沒有讀懂,有沒有困難。圈出不懂的字詞句。

2.評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並作記號。

3.小組分享發表解決不懂的方法。

4.教師引導歸納閱讀文章遇到不懂的詞彙可以採取的方法。

5.引導學生運用師生共同討論如何運用上下文的意思推測不懂意義。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文章。

2.能認真聆聽同學分享自己和家人或朋友吃美食的經驗。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朗讀)

2.實作評量

(報告)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

(觀察)

5.實作評量

(操作、發表)

【資訊教育】

1-2-1能了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二

11/13

-

11/19

世界風情

八、美味的一堂課/九、走進蒙古包

【八、美味的一堂課】

3-2-3-5 說話用詞正確,語意清晰,內容具體,主題明確。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3-2 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九、走進蒙古包】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3-1 能聽出他人優美的表達技巧。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認識並具體說出其他國家飲食的特色。

2.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新詞。

3.能了解文章主旨與結構。

4.能認識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並學會接納、包容與尊重。

【九、走進蒙古包】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提升自學能力。

2.聆聽敕勒川網路音訊,認識古人對蒙古風光的讚頌,並了解他人口語表達的意思。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認識並具體說出其他國家飲食的特色。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能了解文章結構並寫出段落大意。

4.運用「沒想到…竟然…」對比手法來敘述強調的事情。

九、走進蒙古包

1.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本課生字及新詞。

2.聆聽敕勒川網路音訊教學,並記住要點。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

(觀察)

3.紙筆評量

4.口頭評量

5.實作評量

(操作、問答、發表)

6.實作評量

(朗讀)

【資訊教育】

1-2-1能了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3-2-3了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十三

11/20

-

11/26

世界風情

九、走進蒙古包/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九、走進蒙古包

3-2-2-5 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7-1 能概略讀懂不同語言情境中句子的意思,並能依語言情境選用不同字詞和句子。

6-2-1-1 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2-3-1 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記錄訊息。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九、走進蒙古包

1.了解課文內容與閱讀相關資料,認識蒙古風情特色。

2.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3.精讀課文,理解文中描述的景象。

4.認識蒙古風情,欣賞並尊重不同文化的特色。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各國高樓建築的相關資料。

2.能養成專心聆聽他人口語表達的意思。

 

九、走進蒙古包

1.閱讀蒙古或其他地區風情有關的文章,了解當地特色。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美讀課文,用適當的語調,讀出旅遊所見的驚奇、讚嘆之情。

4.練習擴寫句子,習寫加上時間、形容詞、動作描述的句子。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高樓建築的報導或文章。

2.能專心聆聽,回答老師提問。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

(觀察)

3.同儕評量

4.口頭評量

5.實作評量

(發表)

6.實作評量

(朗讀)

【環境教育】

3-2-3了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

【環境教育】

2-2-2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探究可能的改善方法。

【資訊教育】

1-2-1能了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四

11/27

-

12/3

世界風情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統整活動三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3-2-2-5 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4-2-1-1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2-3-1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

6-2-7-2 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技巧,練習寫作。

統整活動三

4-2-5-4能認識筆勢、間架、形體和墨色。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具體說出各國高樓建築的特色。

2.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3.能了解文章結構,認識不同國家的建築特色。

4.能認識說明文的寫作技巧,練習寫作。

統整活動三

1.能認識獨體、合體字的間架與結構。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口述課文每棟高樓建築的外型特色。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能以「總分總」結構習寫說明文。

4.能重組文句並正確應用標點符號。

統整活動三

1.教師先蒐集各課的生字卡,或把相關國字製作成短牌,解釋什麼是獨體字和合體字。

2.分分看一:請學生將生字卡分類,分成獨體字和合體字兩大類。

3.分分看二:請學生將相同間架與結構的字放在一起,全班共同訂正,老師講解說明。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2-2-2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探究可能的改善方法。

【資訊教育】

1-2-1能了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五

12/4

-

12/10

世界風情/閱讀天地

統整活動三/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統整活動三

6-2-7-2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技巧,練習寫作。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2-2 能了解注音符號和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2-2-1-2 能養成喜歡聆聽不同媒材的習慣。

3-2-2-2 能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文學作品。

3-2-3-1 他人與自己意見不同時,仍能理性的溝通。

 

統整活動三

1.能認識「總—分—總」的文章結構。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聆聽同學朗誦楊喚的詩歌,體會詩歌豐富的想像。

2.理解本課的詞語,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3.能體會詩歌的意境,讀出抑揚頓挫的情感。

統整活動三

1.老師給全班一篇沒有分段的文章(補充資料),請全班讀一讀。老師提問:

(1)這篇文章和平常讀的文章有什麼不同?

(2)你讀起來有什麼感覺?

(3)大家現在試著來把這篇文章分段。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能認真聆聽楊喚的詩歌,體會詩歌的趣味與想像。

2.認識本課詞語、語句,理解水果們的晚會的內容。

3.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詩歌,並與同學分享。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

(報告)

3.觀察評量

4.口頭評量

【家政教育】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六

12/11

-

12/17

閱讀天地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十二、兩兄弟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4-2-1-2 能利用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5-2-4-2 能讀出文句的抑揚頓挫與文章情感。

5-2-8-1 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6-2-1-3 能經由作品欣賞、朗讀、美讀等方式,培養寫作的興趣。

十二、兩兄弟

1-2-1 能運用注音符號,理解字詞音義,提升閱讀效能。

2-3-2-7 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3-2-2-3 能轉述問題的內容,並對不理解的問題,提出詢問。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口述詩歌水果們的晚會,感受作者的想像力。

2.蒐集自己喜歡的童詩,整理喜歡的原因,並與同學分享。

3.培養觀察能力,從簡單的事物中尋求詩歌寫作的靈感。

十二、兩兄弟

1.能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聆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的真正含義。

3.能複述故事,說出起因、經過、結果。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能分享對詩歌的詮釋,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2.能蒐集相關的詩歌,整理喜歡的原因,與同學分享,並累積寫作的材料。

3.閱讀詩人楊喚的作品,感受詩人的童心與想像。

【十二、兩兄弟】

1.能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整理歸納。

2.能專心聆聽故事,聽懂故事的內容與表達的技巧。

3.能複述整個故事重點,說出起因、經過、結果。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聆聽、發表)

2.實作評量

(問答、發表)

3.觀察評量

4.口頭評量

5.習作評量

 

【家政教育】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家政教育】

4-2-1了解個人具有不同的特質。

【生涯發展教育】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

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七

12/18

-

12/24

閱讀天地

十二、兩兄弟/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十二、兩兄弟】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10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6-2-7-2 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技巧,練習寫作。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3-2-1-2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4-2-2-1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十二、兩兄弟

1.利用相似部件辨識同音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2.能閱讀故事後,比較人物的遭遇。

3.能讀懂故事內容,完成閱讀筆記。

4.能學習推測作者評價,評價人物性格。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生活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聆聽同學發表的生活故事,理解同學從生活中學到的事物。

3.能發表自己的經驗,說出從生活中的簡單事物,體驗出的道理。

 

【十二、兩兄弟】

1.能運用歸類的方式,利用相似部件辨識同音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2.閱讀故事後,比較人物的遭遇,透過自己提問方式,推測作者評價,評價人物性格。

3.以上下文閱讀推論的方式辨識詞語的多義性。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本課生字及新詞。

2.認識鑲嵌「東、南、西、北」的四字詞語。

3.能專心聆聽課文,理解故事的脈絡與作者的收穫。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實作評量

(朗讀)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發表)

4.實作評量

(聆聽、問答)

【人權教育】

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家政教育】

4-2-1了解個人具有不同的特質。

【生涯發展教育】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家政教育】

1-2-2了解自己的飲食及喜好。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

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八

12/25

-

12/31

閱讀天地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十四、完璧歸趙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5-2-1 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5-2-8-1 能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閱讀的心得。

6-2-3-2 能以短文寫出自己身邊的人、事、物。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十四、完璧歸趙

1-2-2 能了解注音符號和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2-2-2-4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說話者的情緒。

3-2-2-5 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理解本課的語詞,習寫本課生字、詞語,認識鑲嵌「東、西、南、北」的四字詞語。

2.能閱讀富含哲理思考的故事,討論並分享故事內容。

3.口述課文——棉花上的沉睡者,說出作者從「種豆子」體驗到的哲理。

十四、完璧歸趙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並應用在美讀課文上。

2.聆聽課文理解內容,了解完璧歸趙故事內容。

3.能口述課文的內容,分組演出完璧歸趙劇本。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能掌握說話的重點,說出生活中發生的故事,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認識本課詞語、語句,理解棉花上的沉睡者的故事內容。

2.能掌握說話的重點,說出生活中發生的故事,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3.口述棉花上的沉睡者,能說出作者種豆子的過程及領悟出的道理。

十四、完璧歸趙

1.能美讀課文,以適當的語氣讀出。

2.能專心聆聽同學誦讀「完璧歸趙」故事,練習聽的專注力。

3.進行劇本演出,說話對白自然流利,配合情境表演。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口頭評量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朗讀)

4.實作評量

(報告)

5.實作評量

(發表)

6.實作評量

(聆聽、問答)

 

【家政教育】

1-2-2了解自己的飲食及喜好。

【人權教育】

1-2-3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十九

1/1

-

1/7

閱讀天地

十四、完璧歸趙統整活動四

【十四、完璧歸趙】

4-2-3-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5-2-14-3 能從閱讀的材料中,培養分析歸納的能力。

6-2-10-1 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統整活動四】

5-2-3-1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

【十四、完璧歸趙】

1.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2.了解完璧歸趙的故事,閱讀劇本或相關的課外讀物。

3.能運用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心理和個性。

【統整活動四】

1.認識劇本的形式與寫作方法。

十四、完璧歸趙

1.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2.主動擴大閱讀劇本或歷史故事相關的典故,並理解內容。

3.練習透過對話、動作,習寫劇本人物心情、個性的描寫。

統整活動四

1.教師請學生找到第十四課完璧歸趙,說一說對劇本的認知,劇本需具備哪些形式。

2.請學生先朗讀本題的四個小標,檢視和自己的認知有何異同。

(1)內容必須適合演出

(2)情節要有高潮起伏

(3)語言、動作符合人物的身分和個性

(4)「舞臺提示」要明確清楚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實作評量

(發表)

4.實作評量

(聆聽、問答)

【人權教育】

1-2-3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二、欣賞、表現與

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二十

1/8

-

1/14

閱讀天地/閱讀開門二

統整活動四/沙漠之舟|駱駝

統整活動四

6-2-7-2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技巧,練習寫作。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5-2-5能利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增進閱讀的能力。

5-2-14能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

 

統整活動四

1.能化一般敘述為具體的描寫,使文章增光添彩,讓表達更生動更適切。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1.認識「理解監控」。

2.應用「理解監控」閱讀文章。

統整活動四

1.教師先請學生先讀例句中的前二句,說出不同的地方。

2.教師解說:第二句加入了許多顏色摹寫,讀者透過文字感受到日出多層變換的美景。

3.指名學生朗讀顏色描寫的句子,體會加上顏色和形容詞使文句生動的妙處。

4.師生一起把語言對話、動作心理描寫的句子,依照相互比較法的方式,讓學生具體比較後,感受敘述與描寫的差異。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1.閱讀段落或文章之後,檢查自己有沒有讀懂,有沒有困難。圈出不懂的字詞句。

2.評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並作記號。

3.小組分享發表解決不懂的方法(運用學過的策略)。

4.學生自我檢視,練習把理解到的意義,放入句子中檢視語意是否通順。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二十一

1/15

-

1/19

閱讀開門二

沙漠之舟|駱駝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5-2-14能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1.應用「理解監控」閱讀文章。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1.經由老師的引導示範及團體討論過程中,練習針對使用的方法進行評估。

5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觀察評量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