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105學年度第一學期信義鄉豐丘國民小學四年級國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一、課程架構圖
二、課程理念
1.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習方法為主線,整體發展為主旨,透過字、詞、句、段、篇的訓練;聽、說、讀、寫、思、作的教程設計,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陶冶有機的結合起來。
2. 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改變語文「高消耗,低效益」的缺失。
3.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時代精神。
4. 以單元組織方式進行。
5. 特別重視學科體系的規畫、統整,和與其他領域橫向課程的設計、整合。
6. 循環反覆,循序漸進,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教材不只呈現了工具性的規律特點,也凸顯了科學性、時代性的進步要求。
三、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此階段為語文學習第二階段。語文學習是素質學科也是工具學科,除了利用注音符號,欣賞語文的優美之外,作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訓練重點,更是奠定語文基礎的重要時期。
四、課程目標:
1.
透過閱讀,認識課文結構特色,並發揮想像力,運用修辭技巧嘗試創作。
2.
能抓住觀察特點,寫出大地之美,並練習不同類型的寫作方法。
3.
能利用課文的句型、詞語、結構練習口述的句子,並確實掌握聆聽的方法,合適的表現語言。
4.
能美讀詩歌,感受語文的優美。
5.
能聆聽課文,說出表達者的情緒,感受說話者的情緒,並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6.
能運用部件和偏旁的變化輔助識字,運用簡易六書輔助識字。
7.
能熟練的運用工具書,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心得。
五、教學策略建議:
四年級是正式發展閱讀寫作的黃金年齡,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此階段重要的教學目標。至於,如何進行寫作能力的基本訓練,建議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段落作為例子,進行段落教學的起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智能。實施方法如下:
(1)
注意教材的階段性
中年級時,可練習掌握一、二種構段方式,在說清楚的基礎上,注意把重點的地方說具體。
(2)
注意教學過程的多樣性
包含:以寫促讀、從讀學寫以及自由練習。
實施段落訓練,難度低,形式活潑,十分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生活經歷,是此階段訓練作文的絕佳途徑,建議教師可多利用。
六、參考資料:
1.我最喜愛的中國神話 文:曾文娟 小天下 民國九十六年
2.漫步在雲端
文:黃源明
野人文化
民國九十四年
3.大地笙歌
文:楊美玲
國語日報
民國八十九年
4.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 文:馬偕 譯:林晚生 前衛 民國九十六年
5.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文:海倫•凱勒 漢湘文化 民國九十八年
6.閃亮的籃球新星—─林書豪 文:詹姆斯.巴克利(James Buckley Jr.) 譯:區國強 繪:陳威達 小天下 民國一○一年
7.美食的世界地圖 文:鄭迪蔚 維綺文化 民國一○一年
8.摩天大樓建築之謎:從臺北一○一發現建築科技的奧妙 文:高橋俊介 譯:姚淑娟 晨星 民國九十八年
9.潔西卡的箱子 文:彼得.卡納華斯 譯:卿敏良 大穎文化 民國九十七年
10.戲劇
文:周思芸
天下文化 民國九十七年
11.康軒版第七冊教師手冊
七、課程計畫:
學習總目標:
1.能用心精讀,深究內容,歸納大意。
2.能在聆聽過程中,從說話者語調的變化,感受說話者的情緒,並系統歸納他人發表之內容。
3.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情境相聯結,透過生活化的語文,學習解決問題,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4.透過觀察,了解並欣賞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變化,欣賞自然景觀的情趣。
5.培養面對挫折的勇氣,以及樂觀積極的態度,發揮自己的潛能。
6.體驗並認識世界各地的特殊風情,從而建立文化概念,了解各地不同的環境及人文風情。
7.配合各單元和其他領域,引導學生從事多元的閱讀,並學習與人討論分享。
起訖週次 |
起訖日期 |
主 題 |
單元名稱 |
對應能力指標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重點 |
教學節數 |
教學資源 |
評量方式 |
重大議題 |
十大基本能力 |
一 |
8/28 - 9/3 |
親近大自然 |
一、大地巨人 |
【一、大地巨人】 |
【一、大地巨人】 1.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意義,讀出大地風光的詩文之美。 |
【一、大地巨人】 1.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的理解。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朗讀) 2.實作評量 (發表) 3.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
二 |
9/4 - 9/10 |
親近大自然 |
一、大地巨人/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
【一、大地巨人】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
【一、大地巨人】 1.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要點,並回答問題。 2.透過閱讀活動,進行討論並表達對大地的情感。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辨識相似字。 4.發揮豐富的想像力,練習「譬喻」的修辭技巧。 5.根據自己的旅遊經驗,進行口述作文。 6.懂得欣賞和感激大自然,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1.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意義,讀出阿里山觀日的文句之美。 2.正確記取聆聽內容景點特色的描述。 |
【一、大地巨人】 1.能記住聆聽內容的要點,並回答問題。 2.了解詩歌中,把大地想像成巨人的描述,並體會大地的寬厚。 3.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4.練習用「是」來連接,寫出「譬喻」修辭的句子。 5.能完整介紹自己曾經觀賞過的景物。 6.學習運用「擬人法」寫景技巧的詩歌。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1.運用注音符號,找出本課的多音字及用法。 2.進行高山青歌曲欣賞、聆聽故事的活動,利用視聽媒體或朗誦的方式,體驗景觀之美。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朗讀) 2.實作評量 (發表) 3.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三 |
9/11 - 9/17 |
親近大自然 |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1.透過閱讀活動,理解描寫景物的技巧及敘事的方式。 2.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認識多音字及應用。 3.學習「譬喻」的修辭技巧。 4.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並運用在短文的寫作。 5.認識臺灣的著名景點,並體驗大自然之美帶給心靈的感動。 |
【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1.了解寫景遊記的敘述手法,感受阿里山日出和雲海之 美,以及觀景者的心情。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練習用「像……又像……更像……」的敘述方式。 4.想像力練習,運用感官體驗的心得,仿寫「譬喻」、「頂真」修辭的句子。 5.進行「私房景點大公開」的活動,介紹一處值得大家前往觀賞的景點。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發表)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四 |
9/18 - 9/24 |
親近大自然 |
三、秋色入山林 |
【三、秋色入山林】 |
【三、秋色入山林】 1.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意義,讀出漫步山林的心境。 2.正確記取聆聽內容,摘取故事描述景物的重點。 3.透過閱讀活動,學習透過感官描寫景物的技巧。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認識多音字及應用。 5.學習「譬喻」、「類疊」的修辭技巧。 6.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並運用感官描寫景物的特色。 7.親近山林並懂得觀察自然的細微處,體驗大自然撫慰人心的力量。 |
【三、秋色入山林】 1.運用注音符號,將形近字作統整練習。 2.進行「鳥」自然樂章、聆聽故事的活動,利用視聽媒體或朗誦的方式,體驗山林之美。 3.學習寫景、寫物的敘述手法,感受秋天的山林與湖畔之美,並體驗與自然為伍的樂趣。 4.運用注音符號,找出本課的多音字及用法。 5.練習使用適切的形容詞,描繪事物的特色。 6.練習寫景遊記,透過感官體驗與心情的感受,描寫景物的特色。 7.美讀課文,讀出山林的幽靜與平靜的心情。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發表)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4.同儕互評 |
【環境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五 |
9/25 - 10/1 |
親近大自然/閱讀開門一 |
統整活動一/四、永遠的馬偕 |
【統整活動一】 【四、永遠的馬偕】 |
【統整活動一】 1.學習朗讀的技巧,並實際運用。2.能認識寫作中的「審題」與「立意」,並學會分析題意、抓取寫作重點、範圍和方向。 【四、永遠的馬偕】 1.能學習閱讀傳記故事。 |
【統整活動一】 1.教師請學生先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朗讀技巧。 2.請學生讀出朗讀要點的開頭,再分成兩組讀出人物對話,逐項討論與分析。 3.請學生根據前三個要點,練習朗讀該項要點所提出的課文語句。 4.提供學生朗讀符號表參考,並討論各個符號代表的意思。 5.指導學生在短文的句子旁,標記朗讀符號,並試著自己小聲的朗讀一次。 6.鼓勵學生勇敢的大聲朗讀,並給予讚美或進行修正。 7.將學生分成男女兩組,分別讀出第一和第二個人物對話,再進行審題活動的分析與討論。 8.教師提出相似的題目,讓學生舉一反三,做出適切的審題活動。 【四、永遠的馬偕】 1.利用注音符號輔助閱讀,認識人物傳記。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2.同儕互評 3.實作評量 (朗讀) 4.實作評量 (發表) |
【人權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
六 |
10/2 - 10/8 |
人物寫真 |
四、永遠的馬偕/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
【四、永遠的馬偕】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
【四、永遠的馬偕】 1.細聆聽,聽出故事重點。 2.能討論故事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 3.能利用部首查找生字新詞。 4.能讀出傳記人物的特色及其影響。 5.能讀懂詞語在句中的作用,練習造句。 6.能關懷與尊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能利用注音符號,了解字詞的音義,閱讀課外讀物。 |
【四、永遠的馬偕】 1.仔細聆聽人物傳記。 2.聽懂人物生平事蹟的重點。 3.分辨部首偏旁類似的形近字。 4.讀懂「永遠的馬偕」含義。 5.運用適當的詞語表達想法。 6.討論發表學習本課之後的心得。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利用注音符號,幫助理解難詞。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同儕互評 2.習作評量 3.口頭評量 4.實作評量 (演講) |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七 |
10/9 - 10/15 |
人物寫真 |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能正確記住聆聽的故事內容,歸納重點。 2.能按情節發展講述一則名人奮鬥的故事。 3.能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注意筆畫及偏旁的變化。 4.能主動閱讀名人奮鬥的故事,摘要故事內容。 5.能仔細觀察周圍、用心生活,記錄心得感想。 6.能學習名人努力奮鬥的精神,積極迎接挑戰。 |
【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1.記住聆聽的內容,並回答問題。 2.以「名人奮鬥的故事」為主題,進行三分鐘演講。 3.注意偏旁的變化,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4.讀出海倫•凱勒故事的脈絡和重點。 5.學習觀察記錄生活周圍事物的方法。 6.主動閱讀名人奮鬥的故事,並能摘要重點。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演講)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摘錄大綱) 5.實作評量(撰寫綱要) 6.實作評量 (發表) 7.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
八 |
10/16 - 10/22 |
人物寫真 |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1.能利用注音符號朗讀讀書報告,從中感受語文的優美。 2.聆聽人物傳記,從中記取要點。 3.能有條理、有系統的分享人物傳記。 4.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5.閱讀課文和人物傳記,學習讀書報告的寫法。 6.能讀懂詞語在句中的作用,練習造句。 7.能以人物傳記為鏡,學習勇於追夢、永不放棄的精神。 |
【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1.能運用注音符號閱讀人物傳記。 2.能專心聆聽本課教材,理解聆聽內容。 3.能說出人物傳記的內容概要。 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學習讀書報告的寫作方式。 6.學習運用適當詞語書寫讀後心得。 7.根據閱讀經驗,分享讀後心得。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發表) 2.觀察評量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 (操作) 5.習作測驗 6.實作評量 (問答、發表) 7.實作評量 (聆聽、記錄) |
【生涯發展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九 |
10/23 - 10/29 |
人物寫真 |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1.利用注音符號,與同學分享「追求夢想」的經驗。 2.仔細聆聽同學分享的事例,並能摘要說出同學報告的重點。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4.學習描述事物情景的句子。 5.深究課文內容,體認「克服困難,永不放棄」的重要性。 6.配合說話教學,學習描述事物情景的方法。 7.體會面對困難,不斷追求夢想的樂趣。 |
【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1.利用注音符號,重點記下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經過,並與同學分享。 2.仔細聆聽同學分享事例,並摘要說出同學的報告重點。 3.熟練運用字(詞)典並查出詞語意思,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4.練習描述面對困難時,心情轉折的過程。 5.藉著勇往直前追夢的過程,體認課文中面對困難的勇氣與決心。 6.配合說話教學,描述事物處理的經驗,並與同學分享。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問答、發表) 2.實作評量 (聆聽、記錄)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朗讀) |
【性別平等教育】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十 |
10/30 - 11/5 |
人物寫真 |
統整活動二 |
【統整活動二】 |
【統整活動二】 1.學習閱讀人物傳記的方法,並能喜愛閱讀。 2.能利用本單元所提供的故事,學習文章取材方法。 |
【統整活動二】 1.請學生回想曾讀過哪些人物傳記,並想一想這些人物傳記有什麼特色? 2.指導學生閱讀人物傳記的精采片段。 3.引導學生閱讀「寫作指導」的說明,透過一步步的引導,思考如何為自己的文章取材。 4.指導學生訂定寫作主題、蒐集文章材料。 5.分組討論文章架構,將材料細節組織在文章中,最後進行口頭或書面發表。 |
5 |
1.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2.習作評量 |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
十一 |
11/6 - 11/12 |
閱讀開門一/世界風情 |
種樹的人/八、美味的一堂課 |
【閱讀開門一、種樹的人】 【八、美味的一堂課】 |
【閱讀開門一、種樹的人】 1.應用「理解監控」閱讀文章。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提升自學能力。 2.能專心聆聽他人口語表達,並理解其內容重點。 |
【閱讀開門一、種樹的人】 1.閱讀段落或文章之後,檢查自己有沒有讀懂,有沒有困難。圈出不懂的字詞句。 2.評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並作記號。 3.小組分享發表解決不懂的方法。 4.教師引導歸納閱讀文章遇到不懂的詞彙可以採取的方法。 5.引導學生運用師生共同討論如何運用上下文的意思推測不懂意義。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文章。 2.能認真聆聽同學分享自己和家人或朋友吃美食的經驗。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朗讀) 2.實作評量 (報告) 3.習作評量 4.實作評量 (觀察) 5.實作評量 (操作、發表) |
【資訊教育】 【人權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
十二 |
11/13 - 11/19 |
世界風情 |
八、美味的一堂課/九、走進蒙古包 |
【八、美味的一堂課】 【九、走進蒙古包】 |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認識並具體說出其他國家飲食的特色。 2.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新詞。 3.能了解文章主旨與結構。 4.能認識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並學會接納、包容與尊重。 【九、走進蒙古包】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提升自學能力。 2.聆聽敕勒川網路音訊,認識古人對蒙古風光的讚頌,並了解他人口語表達的意思。 |
【八、美味的一堂課】 1.能認識並具體說出其他國家飲食的特色。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能了解文章結構並寫出段落大意。 4.能運用「沒想到…竟然…」對比手法來敘述強調的事情。 【九、走進蒙古包】 1.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本課生字及新詞。 2.聆聽敕勒川網路音訊教學,並記住要點。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 (觀察) 3.紙筆評量 4.口頭評量 5.實作評量 (操作、問答、發表) 6.實作評量 (朗讀) |
【資訊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
十三 |
11/20 - 11/26 |
世界風情 |
九、走進蒙古包/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
【九、走進蒙古包】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
【九、走進蒙古包】 1.了解課文內容與閱讀相關資料,認識蒙古風情特色。 2.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3.精讀課文,理解文中描述的景象。 4.認識蒙古風情,欣賞並尊重不同文化的特色。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各國高樓建築的相關資料。 2.能養成專心聆聽他人口語表達的意思。 |
【九、走進蒙古包】 1.閱讀蒙古或其他地區風情有關的文章,了解當地特色。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美讀課文,用適當的語調,讀出旅遊所見的驚奇、讚嘆之情。 4.練習擴寫句子,習寫加上時間、形容詞、動作描述的句子。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高樓建築的報導或文章。 2.能專心聆聽,回答老師提問。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 (觀察) 3.同儕評量 4.口頭評量 5.實作評量 (發表) 6.實作評量 (朗讀) |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資訊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十四 |
11/27 - 12/3 |
世界風情 |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統整活動三 |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統整活動三】 |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具體說出各國高樓建築的特色。 2.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3.能了解文章結構,認識不同國家的建築特色。 4.能認識說明文的寫作技巧,練習寫作。 【統整活動三】 1.能認識獨體、合體字的間架與結構。 |
【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1.能口述課文每棟高樓建築的外型特色。 2.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3.能以「總分總」結構習寫說明文。 4.能重組文句並正確應用標點符號。 【統整活動三】 1.教師先蒐集各課的生字卡,或把相關國字製作成短牌,解釋什麼是獨體字和合體字。 2.分分看一:請學生將生字卡分類,分成獨體字和合體字兩大類。 3.分分看二:請學生將相同間架與結構的字放在一起,全班共同訂正,老師講解說明。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習作評量 |
【環境教育】 【資訊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十五 |
12/4 - 12/10 |
世界風情/閱讀天地 |
統整活動三/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
【統整活動三】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
【統整活動三】 1.能認識「總—分—總」的文章結構。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聆聽同學朗誦楊喚的詩歌,體會詩歌豐富的想像。 2.理解本課的詞語,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3.能體會詩歌的意境,讀出抑揚頓挫的情感。 |
【統整活動三】 1.老師給全班一篇沒有分段的文章(補充資料),請全班讀一讀。老師提問: (1)這篇文章和平常讀的文章有什麼不同? (2)你讀起來有什麼感覺? (3)大家現在試著來把這篇文章分段。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能認真聆聽楊喚的詩歌,體會詩歌的趣味與想像。 2.認識本課詞語、語句,理解水果們的晚會的內容。 3.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詩歌,並與同學分享。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習作評量 2.實作評量 (報告) 3.觀察評量 4.口頭評量 |
【家政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十六 |
12/11 - 12/17 |
閱讀天地 |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十二、兩兄弟 |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十二、兩兄弟】 |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口述詩歌水果們的晚會,感受作者的想像力。 2.蒐集自己喜歡的童詩,整理喜歡的原因,並與同學分享。 3.培養觀察能力,從簡單的事物中尋求詩歌寫作的靈感。 【十二、兩兄弟】 1.能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聆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的真正含義。 3.能複述故事,說出起因、經過、結果。 |
【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1.能分享對詩歌的詮釋,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2.能蒐集相關的詩歌,整理喜歡的原因,與同學分享,並累積寫作的材料。 3.閱讀詩人楊喚的作品,感受詩人的童心與想像。 【十二、兩兄弟】 1.能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整理歸納。 2.能專心聆聽故事,聽懂故事的內容與表達的技巧。 3.能複述整個故事重點,說出起因、經過、結果。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聆聽、發表) 2.實作評量 (問答、發表) 3.觀察評量 4.口頭評量 5.習作評量 |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 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十七 |
12/18 - 12/24 |
閱讀天地 |
十二、兩兄弟/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
【十二、兩兄弟】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
【十二、兩兄弟】 1.利用相似部件辨識同音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2.能閱讀故事後,比較人物的遭遇。 3.能讀懂故事內容,完成閱讀筆記。 4.能學習推測作者評價,評價人物性格。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生活故事,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2.聆聽同學發表的生活故事,理解同學從生活中學到的事物。 3.能發表自己的經驗,說出從生活中的簡單事物,體驗出的道理。 |
【十二、兩兄弟】 1.能運用歸類的方式,利用相似部件辨識同音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2.閱讀故事後,比較人物的遭遇,透過自己提問方式,推測作者評價,評價人物性格。 3.以上下文閱讀推論的方式辨識詞語的多義性。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本課生字及新詞。 2.認識鑲嵌「東、南、西、北」的四字詞語。 3.能專心聆聽課文,理解故事的脈絡與作者的收穫。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實作評量 (朗讀)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發表) 4.實作評量 (聆聽、問答) |
【人權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家政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 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 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八 |
12/25 - 12/31 |
閱讀天地 |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十四、完璧歸趙 |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十四、完璧歸趙】 |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理解本課的語詞,習寫本課生字、詞語,認識鑲嵌「東、西、南、北」的四字詞語。 2.能閱讀富含哲理思考的故事,討論並分享故事內容。 3.口述課文——棉花上的沉睡者,說出作者從「種豆子」體驗到的哲理。 【十四、完璧歸趙】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課文和課外讀物,並應用在美讀課文上。 2.聆聽課文理解內容,了解完璧歸趙故事內容。 3.能口述課文的內容,分組演出完璧歸趙劇本。 |
【十三、棉花上的沉睡者】 1.能掌握說話的重點,說出生活中發生的故事,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認識本課詞語、語句,理解棉花上的沉睡者的故事內容。 2.能掌握說話的重點,說出生活中發生的故事,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3.口述棉花上的沉睡者,能說出作者種豆子的過程及領悟出的道理。 【十四、完璧歸趙】 1.能美讀課文,以適當的語氣讀出。 2.能專心聆聽同學誦讀「完璧歸趙」故事,練習聽的專注力。 3.進行劇本演出,說話對白自然流利,配合情境表演。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習作評量 3.實作評量 (朗讀) 4.實作評量 (報告) 5.實作評量 (發表) 6.實作評量 (聆聽、問答) |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十九 |
1/1 - 1/7 |
閱讀天地 |
十四、完璧歸趙/統整活動四 |
【十四、完璧歸趙】 【統整活動四】 |
【十四、完璧歸趙】 1.利用相似部件統整生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 2.了解完璧歸趙的故事,閱讀劇本或相關的課外讀物。 3.能運用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心理和個性。 【統整活動四】 1.認識劇本的形式與寫作方法。 |
【十四、完璧歸趙】 1.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2.主動擴大閱讀劇本或歷史故事相關的典故,並理解內容。 3.練習透過對話、動作,習寫劇本人物心情、個性的描寫。 【統整活動四】 1.教師請學生找到第十四課完璧歸趙,說一說對劇本的認知,劇本需具備哪些形式。 2.請學生先朗讀本題的四個小標,檢視和自己的認知有何異同。 (1)內容必須適合演出 (2)情節要有高潮起伏 (3)語言、動作符合人物的身分和個性 (4)「舞臺提示」要明確清楚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實作評量 (發表) 4.實作評量 (聆聽、問答) |
【人權教育】 |
二、欣賞、表現與 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二十 |
1/8 - 1/14 |
閱讀天地/閱讀開門二 |
統整活動四/沙漠之舟|駱駝 |
【統整活動四】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
【統整活動四】 1.能化一般敘述為具體的描寫,使文章增光添彩,讓表達更生動更適切。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1.認識「理解監控」。 2.應用「理解監控」閱讀文章。 |
【統整活動四】 1.教師先請學生先讀例句中的前二句,說出不同的地方。 2.教師解說:第二句加入了許多顏色摹寫,讀者透過文字感受到日出多層變換的美景。 3.指名學生朗讀顏色描寫的句子,體會加上顏色和形容詞使文句生動的妙處。 4.師生一起把語言對話、動作心理描寫的句子,依照相互比較法的方式,讓學生具體比較後,感受敘述與描寫的差異。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1.閱讀段落或文章之後,檢查自己有沒有讀懂,有沒有困難。圈出不懂的字詞句。 2.評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並作記號。 3.小組分享發表解決不懂的方法(運用學過的策略)。 4.學生自我檢視,練習把理解到的意義,放入句子中檢視語意是否通順。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
|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
二十一 |
1/15 - 1/19 |
閱讀開門二 |
沙漠之舟|駱駝 |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1.應用「理解監控」閱讀文章。 |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1.經由老師的引導示範及團體討論過程中,練習針對使用的方法進行評估。 |
5 |
1.教學CD 2.教學DVD 3.國語4上電子教科書 |
1.口頭評量 2.實作評量 3.觀察評量 |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畫、組織與實踐 |